五、第一次爬藤梯
俄的黑格早就停在这里等我们了。他指着藤梯对我们说:“这是第一段藤梯。你们花了45分钟才到这里。我如果不等你们,可能只要10分钟。”
望着几乎垂直向上的藤梯,头晕目眩的我们还没有缓过神来,心里莫名地就有了当“逃兵”的想法。
俄的黑格提醒我们:“这是我们要爬的第一段藤梯。请大家把手抓紧,别往下面看啊。只要不分神,慢慢往上爬,是安全的。”俄的黑格的语调很平常,但在我们听来却不寻常了。
我们面前的这段藤梯,一共有三层。最下面一层是腐朽的木棒,根本不敢伸出脚去踩;中间一层也是一些老化了的木棒,看起来要比下面一层结实一些,但我们仍不敢伸脚往上踩;最上面一层是用木棒和钢筋做成的梯步,旁边则吊着一根钢索。
俄的黑格为了让我们放心,紧接着介绍:“人往上爬时,可以借力钢索,这样爬起来就不那么费劲了。而且钢索抓起来很顺手,也很牢固、结实,可以缓解藤梯带来的悬空感,让人感到踏实,就不再觉得那么恐怖和头晕了。”
藤梯是何时出现的,莫色子古说不清楚,只是听村里的老人说,两百多年前,阿土勒尔村的先辈们为了躲避战乱和械斗,从远处寻觅至此,迁徙而来。可能原本是没有路的,是祖辈修建了这条藤梯之路。
莫色子古说,以前,通往山上山下的藤梯全是用藤条和木棒做成的。经过风吹雨淋日晒,藤梯腐朽得很快。这样一来,藤梯就变得很不安全了。要是有人不小心踩空了,就会活活摔死。一旦发生这样的事情,山上的村民就要担惊受怕一段时间。特别是有娃娃的村民,就会把娃娃看得紧紧的,生怕自家孩子从藤梯上摔下去。
见此情形,莫色子古与村上干部一起商量,要将藤梯的维护纳入村上的重要工作事项。商量下来,村上将藤梯之路分成四段维护,分别由牛觉社、特土社、勒尔社和古曲洛社四个社承担。维修一年一次,人力由各社义务派遣,所需材料则采取村社和农户自筹相结合的方式解决。
“这条路维护起来很艰难,加固、替换木棒等琐细的工作要爬在藤梯上完成。少则三四天,多则一个多星期。”莫色子古说,“不过,大家都没有什么怨言,毕竟这是大家上山下山最近的路。因为有了各社的定期维护,村民们上下藤梯一直没有出过事。”
但在2009年修建苏巴姑水电站期间,一个外地电焊工在走藤梯时,不幸掉下悬崖摔死了。这件事发生后,在村民中引起了警惕,水电站修建方也觉得藤梯的危险性不容小觑,于是找到莫色子古进行商议。为减少攀爬藤梯的危险性和方便村民出行,大家通过协商后,决定由水电站修建方无偿提供钢索、钢筋、钢丝等材料,村民出人力对藤梯进行加固。
“这次加固大概持续了一个月的时间。”莫色子古说,“加固时,村民还在梯子旁边固定了一根很粗的钢索。人往上爬时,可以抓着钢索借借力;往下走时,可以抓着钢索当保护绳。为了让人抓起来顺手,村民在固定钢索时,根据人使力的需要,没有把钢索绷得那么紧。”
“自2009年以后,这条路再也没有发生过摔死人的事了。”莫色子古接着说。
“把手抓紧,别往下看。”莫色子古一边传授攀爬方法,一边给我们讲解彝族人爬藤梯的规矩,“爬藤梯,我们彝族人是很讲究规矩的。从下往上爬时,男先女后;从上往下爬时,女先男后。至今我们还保持着这一古朴的传统。”
“在我的记忆中,小时候,爸爸要带我下山,就会带上一根绳子,一头系在他的腰上,一头系在我的腰上。上山时,我走前面,他走后面;下山时,我走后面,他走前面。”莫色子古说,“按我们这里的风俗习惯,孩子要由青壮年男人带着爬藤梯。10岁以下,腰间捆着绳子,另一头牢牢地系在男人身上;10岁以上,由男人护送着出行。有了强有力的保护,孩子们上下藤梯,一点都不怕。等到了16岁,孩子们便可以独自上下藤梯了。”
听了莫色子古的介绍和攀爬藤梯的方法指导,我们不安的心开始平静下来。大家按顺序一个接一个地攀爬藤梯,再加上钢索的助力,在一步又一步脚与藤梯的艰难磨合中,慢慢找到攀爬藤梯的方法。在一级又一级藤梯的丈量下,在莫色子古的带领下,中午12点55分,我们终于爬完最后一段藤梯。从早上8点40分出发,已经过去四个多小时了。
这时,我突然悟出了一个道理:人生也会经历许许多多的折磨,但是在这以后,总会有成功!人生就是这样,从宽广大道出发的人常常走投无路;从羊肠小道出发的人却总能投入成功的怀抱,欣赏到美丽的彩虹……有时,羊肠小道也是通向成功的捷径。
对村里人来说,上山一般只需一个半小时,下山则还要更快一些。这条路,维系着山上和外界的联系。为了换得盐、布、针线等生活必需品,山上的村民不知在这条路上打了多少个来回。
莫色子古对我们说:“通往山上的藤梯一共有12段218级,这在凉山州估计都是级数最多的藤梯了。”
当我们爬完最后一段藤梯,村支书某色吉日也来接大家了。
大家又沿着一条羊肠小道走了不到10分钟,便到了勒尔社。虽然位于悬崖之上,但村子处在一个开阔的缓坡地带。村民们的房前屋后,有很多收获过的玉米秆留在地里,路边还栽有成片的青花椒树和核桃树。
“除了不能种植水稻,其他的都可以种。”某色吉日向我们介绍说。
两百多年前,阿土勒尔村的先辈们为躲避战乱,迁徙到此。他们发现这里土地肥沃,易守难攻,就把家安在了这里。
勒尔社有43户人家,其中36户是海来莫色家,7户是拉俄惹什俄底家。村民们养了80多头牛、500多只山羊,还养了很多猪,而且几乎全是敞放。因为没有通公路,勒尔社的牛只是用来耕地;山羊敞放在深山老林里,需要宰杀的时候,就派年轻人去围捕;猪几乎也是自养自吃,没有成为商品。村民需要购买的东西,是盐、布、针线等生活日用品。
勒尔社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土地也较为肥沃,只要播种就有收获。与周边一些土地贫瘠的社相比,村民的衣食温饱已经不成问题。这里可以称得上是“世外桃源”。
但是,自从电视和手机带来了大量的信息,让村民们知道了天外还有天;自从有人外出打工回乡,表现出对故乡生活的不适应;自从扶贫工作深入农户,让困难户看到了美好未来;自从山外的交通越来越发达,红红绿绿的旅游者、背包客带来现代化的气息,搅动着大峡谷……低层次的自给自足、与世无争的恬静生活,就被打乱了。
不满自己的现实生活,就是动力。
摇摇晃晃的藤梯,已经承载不起通往梦想的脚步。我已经强烈地感受到,“悬崖村”必将翻开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