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孩子的处境(3)
社会兴趣
人性本善吗?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会反映出教育者的基本观点,也会区分出不同的教育理论。有些父母或老师认为孩子天性中的恶必须被驯服,另一些则认为自己的主要职责不是阻碍而是尽可能地鼓励孩子发展天性中善良的冲动与能量,如此,前者所采用的教育方法会与后者截然不同。
不过,我们无须纠结于这一哲学争论,原因很简单:人类的本性是什么与我们要研究的问题似乎并不相关。最重要的事实在于,每个人都可以变好。但是,如果我们要定义“好”这个概念,则会引出另一个道德方面的问题。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先接受这个词的传统含义,并且遵循普遍的观点,即不预设任何“绝对的”价值标准,而是根据某种更务实的观点建立行为准则。在日常用语中,“好”这一概念是相对的,因为它涉及的规则和律令是由社会所制定的。任何人只要遵循他所在社会的规则,就被认为是“好”的。理解和观察社会规则需要一种特殊的资质,我们称之为“社会兴趣”。几千年来,人类以群居的方式生活,发现有必要与他人合作,并适应所在群体的要求。每个人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社会参与感,这源于人类群居生活的传承,同时也是个体自身生存的必要基础。生命伊始,人就需要这种社会参与感,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在他所降生的那个小群体中立足。婴儿通过哭泣、手势、笑容来让别人理解他。他学习速度飞快,并且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开始适应他所接触到的各种规则。
但是,社会兴趣必须得到进一步发展,这是因为孩子所习得的社会兴趣的大小会决定他未来的整个人生是否成功和幸福,决定他在多大程度上能与他人合作——他能否获得并维持友谊,他会引起反感还是获得认同,他能否审时度势并见机行事。社会兴趣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团结,表现为对其他人的兴趣,从其他人那里获得的归属感,以及对关系到共同利益问题的兴趣。一个人在感受到社会兴趣时会有与他人共同生活、搭档工作并做出贡献的强烈愿望。因此,一个人的社会兴趣可以通过其合作能力和对社会规则的尊重意愿来粗略衡量,即使遵守规则可能需要牺牲个人。命运或同伴加在我们肩上的担子就是对我们社会兴趣的一种持续考验。
成人的生活十分复杂,因此很难准确评估他们的社会兴趣。但对于孩子来说,这种评估要容易些,因为他们的行为无论对错都更为明显。孩子的社会兴趣决定了他是否举止得当,也就是说,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是否遵规守纪,无论是独处还是与其他孩子在一起时行为是否合乎礼仪。孩子会不断遇到新的群体问题,如果他的社会兴趣得不到自由充分的发展,他就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就此而言,礼貌、服从、勤奋、诚实、谦虚和自立等品质具有了一种新的、更具体的重要性。
因此,教育者必须识别那些有利于社会兴趣发展的因素,并避开那些有碍其发展的因素。秉持这种观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评估迄今为止所使用过的儿童训练方法。
社会不安感
孩子生来就需要适应他所降生的那个群体,但这会遇到很多困难。父母和老师所犯的一切错误都会构成障碍,一切错误的训练方法也都会产生相同的结果——哪怕这些方法有所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父母可能对孩子过于骄纵或过于严厉,可能太过关心孩子或者完全漠不关心。但是,不论他们对孩子是溺爱还是苛责、羞辱还是美化,结果几乎都是一样的:不但不会使孩子学会服从,还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和敌对心理。
这种敌意非常奇怪——它可能与爱交织在一起,它主要针对的是父母或教育者。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就是整个社会的代表,因为他们是社会规则的执行者。因此,首先针对父母的这种逆反会持续不断地扩展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教育者的斗争一定会发展成与一切秩序和规范的斗争。这种起初针对父母、随后针对社会的反抗,是由何种前后一贯的原因造成的呢?
一个人只有确信自己被接纳而不是被轻视或忽略,才可能感受到社会的团结。一个新生儿起初也许会感受到单纯生理上的愉悦或不适,但他不仅是一个生物有机体,他还是一个人。作为人,他迅速认识到社会关系也是愉悦或不适的来源。因此,他会调整自己的生理需求以符合群体规范,并且把与周围的人保持社会交往看得比身体功能还重要。此后,他的幸福主要取决于这些社会交往的质量。童年最大的烦恼和最深的痛苦并非源于生理疾病或身体不适,而是源于被群体排斥的感觉。没有归属感,被漠视、轻视和忽视才是每个孩子最痛苦的经历。
孩子在遭遇这一切时并不清楚他的不幸缘何产生。每个被群体孤立的人都会在某些方面感觉自己低人一等。这种自卑感虽然不会进入孩子的意识层面,但会明显表现在行为上,就像成人一样,而且无论孩子还是成人,都必须通过同样的方式——增强自尊来抵消自卑的消极作用。弱小的孩子对于被轻视这件事尤为敏感。他在家庭中的地位使他有充足的理由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低人一等。相比自己所在圈子里的其他人,他弱小得多,而且更笨拙、更不独立,他的地位只能通过其他人——那些比他更高大、更重要的人才能得到认可。他的权力总是要让位于其他人的权力,即便是在受宠的时候——那时情况可能更甚。不知有多少次,孩子感觉到自己完全被忽视了!为了消除这种社会不安感,孩子会竭尽所能,而且通常会走上争夺权力之路,这是自卑感带来的典型影响。无论是谁,只要感觉到自己被社会轻视,都会力争变得强大。每个人都希望成为举足轻重的人。
孩子的反抗源于他那被放大了的自卑感,同时,这种自卑感又会成为发展社会兴趣最大的绊脚石。感到自卑的孩子对社会参与不再感兴趣,相反,他会更关心自我的提升。他花在社会融入上的精力将会被转移到对优越感的追逐上。这种倾向一旦形成,一切过失和弱点、一切恶习和缺陷都有可能在孩子身上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