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船长,我的船长:《死亡诗社》(1)

书名:在光影中遇见七种青春本章字数:2276

教育包括培养和发展一个人全部潜能的教养过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

“名校”学生的痛苦

身在学校,自然对教育会有更多的关注,我也希望带着我的学生一起关注教育,正因为如此,“另眼看教育”这个板块安排的电影比其他板块稍多,一共有4部,除了前面鉴赏过的《三个傻瓜》和《放牛班的春天》,还有《死亡诗社》以及《浪潮》。

今天,我们将鉴赏第三部电影《死亡诗社》。还没来得及吃晚饭我就到学校了,因为跟孩子们商定,我们今天的电影课提前20分钟开始,这样就能早点结束,为他们省出做作业的时间。

11月的下午6点,正是华灯初上的时候,学生们已经整齐地坐在教室里了,不过有几个还在忙着吃方便面,我不由得苦笑一下。我走进教室的时候,教室里响起了掌声,因为他们知道,每个这样的晚上,都是我们一起在电影里面遨游、思索和收获的时候。

“上周我们鉴赏了《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的背景是一所被称为‘池塘之底’的寄宿学校,我看了大家的影评,有同学将这所学校称作‘少管所与孤儿院’的结合,我觉得定义相当准确。我们可以思考一下,在这样的学校里,那些学生承受的主要是哪些痛苦呢?”

“歧视!”

“暴力!”

“孤独!”

“压制!”

“抛弃!”

很多孩子争着回答。

“爱情!”

一个孩子冒冒失失地回答,惹得大家一阵哄笑。

“马修和那个学生的妈妈是有爱情嘛!”回答爱情的孩子委屈地争辩。

“可我问的是学生啊,”我笑着继续说,“我觉得大家概括得很好。在这样的所谓差学校里,孩子们所要承受的就有这些。那么我问大家一个问题:是不是在好的学校里面,学生就一定幸福呢?”

“不会!”

回答惊人的一致。

“哦,我差点忘了,你们就是名校的学生啊!”我笑着说,大家也笑了,“那么你们觉得在名校里面的学生可能会承受哪些痛苦呢?”

“压力!”很多孩子不假思索地回答。“歧视!”也有孩子回答。

“有人歧视你们吗?”

“成绩不好就要被歧视!”

我点头表示理解。

“还有期望!”一个女孩大声回答。

“然后失望!”一个男孩接话。

“最后绝望!”另一个孩子反应更快,教室里又爆发出一阵哄笑。

“很好!”我笑着总结,“看来大家对名校学生的痛苦是深有体会的了。在上周我们看了差学校学生承受的苦难之后,今天我们将通过电影走进一所名校,这所学校有100年的历史,有着优良的教育传统和骄人的考试业绩,这所学校的校训是传统、荣誉、纪律和优秀。这里的每一个学生家境都比较好,每个孩子都肩负着父母和老师的重托。可是他们仍然有他们的痛苦。就在这时候,出现了一个异类。

“我发觉几乎所有的教育电影都是从异类开始的,《放牛班的春天》里是马修,《三个傻瓜》里是兰彻,下周我们要鉴赏的《浪潮》里是赖纳·文格尔,而这部电影里的是……”我停顿了一下,“他不让学生叫他的名字,而让学生叫他‘船长’。”有孩子觉得十分好奇,我没有做解释,“其实他的名字叫约翰·基丁。

“为避免剧透,我打算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不过我有一个要求,影片开始不久,基丁先生第一次上课的时候他是吹着口哨进来的。我希望大家仔细听一下,他吹的是什么曲子。我提示一下,这首曲子我们在高一做音乐鉴赏的时候曾经专门鉴赏过。如果听出来了,请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他要吹这首曲子。在影片放映完之后,我将向大家提问。

“现在,关灯!”

影片情节

1959年,威尔顿预科学院是一所备受社会称道的预备学校。校方以他们拥有100年的悠久历史而骄傲,更为学校75以上的毕业生都升入了名牌大学而自豪。学院以“传统、荣誉、纪律、优秀”为四大支柱,凝重的风格与严谨的校风赢得了家长们狂热的追捧。但是另一方面,学校的教育模式却是固定而单调的,对学生的思想是严重的束缚。

这一年的开学典礼上,校长佩里先生宣布由于原来的英语老师退休,以后的英语课将由新来的约翰·基丁老师担任。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基丁老师的到来在后来引起了学校的剧烈震荡。

第一堂课,基丁老师吹着口哨,带着学生们走出了教室,在校史陈列馆里给学生们上了第一堂课——珍惜时间。在以后的课堂里,基丁老师叫学生撕掉陈旧的教材,带领他们走进运动场体会生命与美的活力,让他们站在课桌上换一个视角看世界,还用各种匪夷所思的方法引导他们坚持自我,寻找生命的本真。学生们十分喜欢这个新来的老师,他们也了解到,基丁老师年轻的时候曾经参加过一个叫“死亡诗社”的诗人团体,他们决定自己重组死亡诗社。

在基丁的影响下,学生开始了改变,而这种改变却让校方和一些家长感到不安。佩里先生当面表示对基丁老师改变学校沿袭已久的教学模式的不满,但是基丁老师并不接受。

基丁的学生尼尔酷爱表演,但是得不到家长的支持。尼尔好不容易得到一个在戏剧里出演的机会,出于恐惧,他不敢告诉父亲。但是父亲还是知道了这个消息,尼尔被狠狠训斥了一顿,只不过他还是没有屈服于父亲的警告,偷偷参加了演出。父子的矛盾激化到了顶点,一场争吵之后,尼尔在家举枪自杀。

校方将尼尔的自杀归咎于基丁对学生的教育毒化了学生的思想,并逼迫学生在准备好的证明上签字,驱逐基丁老师。在强大的压力下,学生们被迫签字。但是就在基丁黯然准备离开教室的时候,支持他的学生们不顾佩里先生要开除他们的警告,纷纷站上课桌,用基丁告诉他们的姿态与挚爱的老师告别。

观影指南——影片的几个关键词

从《1812序曲》到《欢乐颂》

影片开始之前,我要孩子们注意一个桥段:基丁先生第一次上课,他一边吹着口哨一边走进教室,然后又从教室后门走出去。“请大家仔细听一下,基丁吹的是什么曲子?”影片结束之后,我再次提起了这个问题,大多数孩子没有反应,毕竟他吹的只是一个小段落,但是还是有孩子准确地说出了答案:“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这首曲子在高一音乐鉴赏课中我曾经给同学们鉴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