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不住的飞翔鸟:《肖申克的救赎》(3)
影片中最让人感动的一个场景是安迪在社会捐赠的图书中偶然发现了一张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的唱片,他胆大妄为地支开守卫,锁上房门,竟然用监狱的扩音器对着所有囚犯播放里面著名的咏叹调《夜色温柔》。在美妙的音乐声中,囚犯们纷纷停止了劳作和散步,转过头,目不转睛地盯着喇叭。瑞德说:“我从未搞懂她们唱什么,其实我也不想弄懂。此时无言胜有言,她们唱出难以言传的美,美得令你心碎。歌声直蹿云端,超越失意囚徒的梦想,宛如小鸟飞入牢房,使石墙消失无踪。就在这一瞬间,肖申克众囚仿佛重获自由。”
书本和音乐,就是两只翅膀,它们就是心灵的翅膀。有了这两只翅膀,灵魂便超越了高墙,飞出了探照灯、霰弹枪和铁丝网,成了自由的精灵。有了书本,有了音乐,即使是被关禁闭,安迪也会觉得莫扎特一直在陪伴着自己,那么20年的监禁又算得了什么呢?也正是文学和音乐支撑着安迪,陪伴他度过了艰难的铁窗岁月,而且在他心中深深种下了另一个精灵——希望的种子。安迪相信:“希望是美好的事物,也许是世上最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事物从不消逝。”正因为心中有希望,他才永不放弃,永不气馁。
安迪越狱成功之后,瑞德感慨地说:“有些鸟注定是不会被关在笼子里的,因为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安迪就是这样的鸟,这样的自由的飞翔鸟。
影片链接
《飞越疯人院》
这是1975年美国导演米洛斯·福尔曼执导的电影。该片是美国电影历史上最经典的电影之一,也被称为“影视表演的必修课”。曾获1975年奥斯卡5项大奖。
影片讲的是1963年,美国的一家精神病院来了一位新病人——麦克墨菲。精神病院的最高统治者是护士长,她惯用高压与残酷来统治病人。作为异类的麦克墨菲一到精神病院就开始了与护士长的斗争。他要求护士长放低喇叭声,提出要打开电视看世界棒球锦标赛的首场比赛,甚至提出要修改精神病院的作息时间表,以便他们能观看比赛,这些要求都被拒绝了。
麦克墨菲对护士长的高压专制忍无可忍,他竟然偷偷开出医院的客车,带着病友们到高墙之外的游轮上逍遥了一天,让院方大为震惊。在圣诞夜,他还在医院大厅举办舞会,将精神病院闹了个天翻地覆。事发后,护士长对“涉案人员”进行了严厉的追查,在护士长的迫害下,病友比利羞愤自杀。被激怒的麦克墨菲在愤怒中想为比利复仇,几乎掐死护士长,最后被医院护卫打晕。之后医院为他做了额叶切除手术,使他变成了真正的白痴。麦克墨菲的好友,同为病人的印第安人齐弗悲伤地拥抱自己的朋友,然后用枕头将已经生不如死的麦克墨菲闷死。最后,齐弗抱起沉重的压力水箱,砸破了医院的铁窗,跳出窗户,向自由飞奔而去。
对体制不屈的反抗与冲击是《飞越疯人院》和《肖申克的救赎》共同的主题。精神病院和监狱一样,都是对禁锢自由、摧残人性的体制的隐喻。在体制长期而严密的禁锢下,心中还有自由的渴望的异类必然被视为疯子或者囚徒,这二者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在安迪的身上,明显能够看到麦克墨菲的影子,或者说,成功越狱的安迪其实是麦克墨菲与齐弗的综合版,他们代表了人类对自由与未来永不熄灭的追求。
而对体制化的剖析,两部电影也是异曲同工的。《肖申克的救赎》借瑞德之口道出了体制化的魔力:“起先你恨它,然后习惯他,更久以后,你不能没有它。”在监狱待了几十年的老布在终于获得自由之后却无所适从,最后绝望自杀,就是对这种魔力的后果的最好诠释。而更多的囚犯早已失去了对自由的向往,只有安迪心底一直深藏着对自由的渴望,正是这种渴望驱使他用20年的时间,用一把小石锤凿出了通往自由的梦。
在《飞越疯人院》中,一直闷声不响被人认为是哑巴的印第安人齐弗也是那些在体制下逐渐失去信念的人的代表。长期的监禁生活已经使他习惯了没有自由,被欺凌与摧残的日子,这种习惯甚至让他失去了说话的能力。麦克墨菲的到来如同在平静的死水中投下一颗石子,也激起了齐弗内心对自由的渴求与向往,更激发了他追求自由的勇气与潜力。这一切促使他含着泪亲手结束了挚友的生命,因为他知道,没有自由与激情,朋友的生命已经毫无意义;也驱使他将谁也无法搬动的压力水箱连根拔起,砸破精神病院的铁窗,终于完成了一次完美的越狱。
学生笔下的《肖申克的救赎》
很多人一生多在渴望着这两个字——自由,似乎它美好神圣不容亵渎。想要拥有它,想要彻底地跟禁锢自己的牢笼说再见。可人啊,有时候就是左右摇摆,当自己梦寐以求的宝贝被人送到眼前时,却又茫然了,迟疑了,不知所措了,慌张地想要逃回自己痛恨过却习惯了、离不开了的环境——你,被体制化了。
不过,总有例外,比如安迪。青年才俊的大好前程被一场突来的冤案尽毁,进入监狱少不了碰到殴打和更残忍的事情,监狱从来不是安生的地方,初来乍到的他也不敢轻举妄动,用了一个月时间来接受自己被冤枉和妻子偷情被杀这双重打击的事实。他开始规划未来,离开?那是一定的,于是通过瑞德找来了“600年才挖得出通道”的石锤,在每个漫漫长夜挖开一条通往自由的天梯。
(赵晓蓓)
上周部分老师外出学习,而我们的表现反映出我们也被体制化了。在没有某些老师的“鞭策”下,我们开始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其实,我们真的应该静下来,认真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在没有人盯着的情况下,我们该如何做?何为自觉?请不要仅为服从命令而忘记自己心中所想。
(张珊)
自从看了这部电影之后,同学们最爱说的就是“体制化”,还打趣说我们也是被体制化的。我觉得这一点都不假。从最开始的恨到后来的习惯,最后不能没有它,这个转变过程在学生身上应该体现得最明显不过了。我们习惯了每天坐在教室里看着任课老师一个个地上课下课,也习惯了每天都忙于作业和听课这两件事,习惯了教室—食堂—寝室的三点一线,当放假的时候便会恐惧,无所适从。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约束,习惯了失去自由。所以当老布离开肖申克之后,他却因为这突如其来的自由而感到了恐惧,他已经不能再适应社会,因此他选择了自尽,只留下一句“老布到此一游”。
(蒋英)
希望是一种神奇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如同人的灵魂一般深不可测。它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可以把你推向深渊,也能让你在死亡的边缘活下来。同时,它也是一把双刃剑,可以带给你幸福,给予你精神的寄托,却也可以折磨你,折磨你直到死去。正是希望,安迪有了坚持下去的勇气,逃离肖申克,去一个人烟稀少的地方,驾船到海上,沉醉于那片蓝色的世界。像《海上钢琴师》中的1900一样,活在自己的世界,一个自由的世界,这看来是多么的美好啊!可是老布却似乎早已忘记了这种美好,我想,他也许并未真正地享受过生活吧!正如他的遗言:“老布到此一游。”来到这个世界,只是游走了某些地方就又回到了出发点。被限制自由久矣的他,已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抑或说,失去了享受生活的能力。
生活是美好的,不要因短暂的困境而失去希望,因为,那样对自己太过残忍。永远充满希望,即便是在监狱中,也可以像安迪那样获得无穷的乐趣。
希望起始于内心,通往你想到达的另一端,做个踏上未知旅途的自由人,沿途的希望之花将伴你而行。
(舒晓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