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不自由,毋宁死:《勇敢的心》(2)

书名:在光影中遇见七种青春本章字数:2019

观影指南——影片的几个关键词

风笛

很难想象,《勇敢的心》这部影片要是把其中的风笛演奏凭空抽走会是怎样的结果。

风笛又名风袋管,据说起源于古代西亚两河流域,约公元前1世纪传到古罗马。古罗马入侵大不列颠时,这种乐器传入了英格兰。14世纪成为风行欧洲的民间乐器。而今天我们说起风笛,很多人都会将其与苏格兰联系在一起,这种模样古怪的乐器和苏格兰方格裙一起成为苏格兰的象征。

很巧合的是,苏格兰风笛在古代就是苏格兰人打仗时使用的特殊乐器,并且由苏格兰王室规定为军队专用。苏格兰人用风笛召集高地人,在战争中鼓舞士气,在战后用来哀悼亡灵。高一的时候我们鉴赏《大河之舞》,第四场《致库丘林的挽歌》就是用风笛演奏的,影片《死亡诗社》开头的开学典礼,也是以风笛演奏《苏格兰勇士》开始的。“二战”诺曼底登陆的时候,英军甚至在风笛的伴奏下向德军阵地发动攻击,这个场景在电影《最长的一天》中有所展现。而风笛运用最经典的电影,则非《勇敢的心》莫属。

影片开头,长镜头依次展现苏格兰高耸的群山、宁静的湖泊、茂密的森林,悠扬的风笛声响起,在交响乐队的衬托下,似乎是一首献给故乡的颂歌。在哀悼威廉牺牲的父兄的一场戏中,夜幕下,火把的红光里,高地人聚集在英雄的墓旁,握着剑,风笛手吹起了致亡灵的挽歌。威廉问他们在做什么,叔叔说:“用他们特有的方式告别,奏着亡命曲调,吹着亡命风笛。我与你父亲也同在我们父亲丧命时吹奏过。”此时,苍凉悲壮的风笛已经成了苏格兰民族精神传承的载体,寄托的是一代代人为自由而战的勇气与梦想,也寄予了人们对为自由而牺牲的前人们的崇敬。一场村庄婚礼的戏中,风笛又奏出活泼欢快的曲调,成为人们欢快歌舞的背景音乐。这些生活困苦、衣衫褴褛的苏格兰人民,即使身在沉重的压迫下,也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寻找生命的快乐与激情。

而在一场斯特林桥战役的戏中,悲壮苍劲的风笛更是成为战士们浴血奋战的战歌。面对敌军闪耀的盔甲、纷飞的箭雨、恐怖的铁骑,这些穿着布衣、拿着木质盾牌的老百姓没有丝毫的畏惧。两军相遇,大战在即,风笛声起,如何不叫人血脉偾张?

《勇敢的心》的风笛之所以能有如此大的感染力,应该归功于影片的配乐,这是好莱坞最负盛名的配乐大师——詹姆斯·霍纳的作品。20世纪80年代末,詹姆斯·霍纳就因为电影《光荣》的配乐而获格莱美奖。1995年之后,他又凭《勇敢的心》《燃情岁月》《阿波罗十三号》的配乐而奠定了自己在电影音乐界无可争辩的霸主地位。其中,尤以《勇敢的心》中的配乐为评论界大为称道。两年以后,他又为卡梅隆的《泰坦尼克号》配乐,他创作的主题曲《我心永恒》随着电影的上映而响遍全球。他也因此获得当年奥斯卡金像奖和金球奖的两项音乐大奖。他的作品表不仅包括《勇敢的心》和《泰坦尼克号》,还有《虎胆龙威》《异形》《塘鹅暗杀令》《完美风暴》《侏罗纪公园3》《兵临城下》《风语者》《穿条纹睡衣的男孩》《四片羽毛》《阿凡达》……这哪是他个人的作品表,简直就是一张好莱坞大片的名单!

自由

“苏格兰之子,我是威廉·华莱士。我看到我的民族组成的军队向暴政宣战,你们作战是为了解放人民,你们也将自由。没有自由会怎么样?……作战你们可能会死。逃跑能活着,很多年后,在床上老死。你们是否愿意,用这一切来换取今天,换取一个机会,就一个机会杀死我们的敌人,也许他们会将我们杀死,但是他们永远夺不去我们的自由!”

这是影片中大战之前华莱士对犹疑的义军士兵们发表的演讲。自由,这是华莱士与战友们揭竿而起的原因和目的,也是贯穿整个电影的主线。为抵抗英格兰的暴政,赢得民族独立与自由,华莱士和他的乡邻们以最原始的武器——石头、棍棒——与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英格兰军队作战,用木制的盾牌抵抗英军的箭雨,用拙劣的长矛抗击英军的重甲骑兵。

作为领袖,他面对的不仅是强悍的敌人,还有背后苏格兰贵族的叛卖和英国人的收买拉拢。为了赢得盟友,华莱士低声下气请求罗伯特的支持,而面对英格兰的拉拢,他则是一如既往地严词拒绝:

伊莎贝拉:他建议你停止进攻并撤回去。作为回报,他可以给你贵族头衔、土地和这箱金子,这些我会当面交给你的。

华莱士:封地、爵位……还有黄金……你要把我变成犹大吗?

伊莎贝拉:和平就是这么来的。

华莱士:奴隶也是这么来的!

影片末尾,被捕的华莱士忍受了各种酷刑,却始终不肯对行刑官屈服,他承受的折磨甚至连痛恨他的围观的英格兰百姓都为之不忍,纷纷请求行刑官开恩。而当行刑官充满希望地想从他最后的话语中听出屈服时,他却用尽最后的力气高喊出了振聋发聩的一个词:“自由!”

跟《肖申克的救赎》不一样的是,本片强调的自由不是个人的人身自由和权利,而是整个民族的独立与自由,这就将对个人自由的追求提升到了爱国主义的层次。而对民族国家的自由的追求,往往需要付出个人的自由乃至生命的牺牲。能做出这种牺牲的人,就是我们所说的爱国者。

在梅尔·吉布森的多部影片中都塑造了这样的爱国者的形象,除了本片之外,还有《爱国者》中的本杰明·马丁、《我们曾是战士》中的哈若德·摩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