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三、与华清池和大唐帝国对话(2)

书名:寻找中国之美:少年西安行本章字数:3001

回到《长恨歌》,在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中,唐玄宗到底得到了赞美,还是嘲笑和批判?好,先说赞美,赞美他什么?痴情?可是他最后把杨贵妃杀掉了。不得已杀掉就可以吗?六军不发就杀她,那还叫痴情吗?这个怎么解释?你们所说的赞美就是他的这一面吗?那批判他什么?是重美色还是重爱情啊?重美色跟重爱情一样吗?

现在你们再来说说,白居易的《长恨歌》对唐玄宗更多的是褒还是贬?“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不是在歌颂他和杨贵妃的爱情吗?不是。因为第一句就已经破题了:“汉皇重色思倾国。”杨贵妃成了那个倾国倾城的人。“倾国”在这里是一个负面的用法,本来倾国倾城是形容美貌的,但这里说的“倾国”是指招来了灾祸。没有杨贵妃难道就不会有安禄山,不会有“安史之乱”吗?问题并不是出在她的美貌上。

我们现在来读一篇白话文——光其军的《华清池,美人已去池依旧》:

到西安不能不去华清池。

华清池,很早的时候就知道了它。记得在中学念书时,就曾背过白居易的《长恨歌》,那“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的诗句,至今仍记忆犹新。那时,就有一份念想——来这个华丽魅惑、风情旖旎的华清池,目睹或者印证《长恨歌》。

早晨的阳光很好,它从骊山的山脊滑行过来,竟然让冷冷的风也住了。我迎着同样的阳光,在不一样的时间,进入华清池。来迎接的不是那个风情万种衣袂翩跹的美人,而是美人已去却依旧汩汩流淌着的温泉。那个与美人命运息息相关的男人呢?恐怕也只有翻开史册,在字词句中间寻找一些蛛丝马迹了。

要知道,唐诗人白居易写下的不朽的爱情诗歌《长恨歌》,写尽了美人与男人之间恩爱缠绵的爱情。诗中这个故事美丽且让人感动,故事凄美且让人落泪。故事中的美人,美丽得让人陶醉,与美人息息相关的男人,爱得也很疯狂和执着。这是一段按现在我们的话来说可以称作爱情的爱情故事。只不过,当时的背景却不容许这样说,于是就给历史留了遗憾,同时也给人们增添莫名的伤感和不尽的唏嘘。美人是谁?美人就是杨玉环。男人是谁?男人就是唐玄宗李隆基。这两个人啊,是历史长河里熠熠发光的可怜的人。

读到这里,我想问,这两个人贵为皇帝和贵妃,作者却说他们是“熠熠发光的可怜的人”,熠熠发光和可怜似乎是矛盾的,这两个词放在一起,你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为什么说他们是熠熠发光的又是可怜的人?袁子煊,你说为什么作者认为皇帝是可怜的,贵妃是可怜的?他们是可怜的人,无论他们是皇帝还是贵妃,都不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不是该从这样的角度去理解呢?然后作者继续借着《长恨歌》往前推,这篇文章可以说是拿《长恨歌》作为线索来写的。作者在后面又写道:

阳光温暖地照着华清池的一草一木,也照着我不平静的心灵。物是人非,时光一晃就是一千多年过去了。华清池还在,可美人已去,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却源远流长,以至池边多了许多来自五湖四海的好奇以及崇拜的人。我站在华清池边,怎么看华清池怎么像是一个伤心的地方。也难怪荣华富贵不能终身,也难怪极尽迷恋过后就是消亡。李隆基只爱美人,不治理江山,终究不是事情,以至安史之乱,让杨贵妃香消玉殒。

许多年过去了,阳光依旧照在这里,照在温泉上,照在温泉边的青草上。泉还是那个泉,只是水不是那时的水了。阳光还是阳光,照的却是我现在看到的水了。我仔细地凑近温泉,想透过依旧清晰的水面找回一点当年的景象。可是水还是那样清澈,那样冒着热气。想当年,这温泉边或许走过李隆基与杨贵妃相拥的身影。而我在此追寻他们的踪影,这可能是他们当初万没想到的。我在这里是零距离亲近华清池,感受它的辉煌,感受它的悲壮。

读到这里,大家有没有发现,作者在写这篇文章时,动用的写作元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长恨歌》,那是白居易写的,是借来的;另一个是他来到华清池的一些感想。跟汪曾祺写兵马俑的个性不一样,汪曾祺在具体写出兵马俑的个性前面有感想,后面也有感想。前面写的是他看到兵马俑的那种壮观场面,他的描写也动用了古人的资源。用的是谁,想得起来吗?对,杜牧的《阿房宫赋》。里面几次引用的都是《阿房宫赋》里的话,他毕竟是一位文章高手,写着写着,很饱满、很独特的内容就出来了。他找到了三个兵马俑,这三个兵马俑非常具体、非常形象,他自己的想象在眼前这三个真实的兵马俑上展开,他的文章就有了重心,或者说重头戏。接下来,我们来看光其军怎么结束这篇文章,一篇文章的结尾也是一件非常需要动脑筋的事情。

华清池,大自然造就了它,才让它如此出众。这颗秀美的骊山脚下的明珠,有千年不竭的温泉水滋润,也有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注入。如果说华清池是一幅历史画卷,那么他们的爱情就是其中最为精彩的一章。温泉水长流,而他们的爱情一样流传千古,令人回味无穷。

时光是最能说明一切的,那些往事,如烟般飘逝了,而不朽的爱情故事却代代流传下来了。流年似水,永不停息地向前奔流;世事难料,或许不会有自己设定的一个结果。这世上的事物,因为有了矛盾,有了落差,才有了太多的美丽。如果一个事物一开始就完美,那么它注定就没有震撼力了。“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是鲁迅先生说的,我想用在这里也是恰当不过的。

“人生若只如初见。”纳兰性德如此说。他说出了人们的一个美好愿望。我想,李隆基如果不是皇帝,他遇见杨玉环或许就是另一回故事了。

你们思考一下,文章写到“‘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是鲁迅先生说的,我想用在这里也是恰当不过的”就结束好,还是现在这样好?是吧?你们也这么认为,说明你们和我看法一样。可是作者还是不想结束,还要引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来一番假设。

许多跟帝王有关的故事流传下来,并不是让后人去羡慕的,更不是去赞美的,而是让后人去思考的。刚才我们都看到,华清池的水都干了,剩下的只是废墟,这些废墟是用来凭吊的。其实,兵马俑也是用来凭吊的。凭吊是针对什么的?凭吊都是针对逝去的人的。

当我们看见这些废墟时,到底要站在一个什么样的角度?面对秦始皇,或者面对唐玄宗和杨贵妃,我们应该从“高”“中”“低”哪个角度去看他们?要站在一个平视他们的角度,既不是站在高处俯视他们,也不是站在一个比他们低的角度仰望他们。如果去仰望他们,那是一种低俗,仰望的不过是他们曾经的荣华富贵,羡慕他们服食居所的奢华。奢华的结果是什么?不过是灭亡而已。

唐帝国到了唐玄宗时差不多到了最高峰,就是历史上所谓的“开元盛世”,杜甫在经历离乱之苦后,回忆起当年的盛况,写过这样的诗句: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储藏粮食的仓库,无论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都被大米、小米装得满满的。古人形容富裕也许只能讲到这个程度,但是这样的开元盛世也是很短暂的。同一个皇帝,唐玄宗统治的早期,就是年号开元的时代,是这样的盛世;到了天宝年间,却发生了“安史之乱”,国运由此而转衰。仗打了八年多,等到“安史之乱”过去,唐帝国也慢慢走向了衰落,尽管又维持了一百四十多年的统治,但那只是从高峰一路走下坡,走到最后“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的一首《不第后赋菊》描写出了曾经不可一世的大唐帝国的颠覆:“我花开后百花杀”“满城尽带黄金甲”。菊花盛开的时节,唐朝也将走到生命的尽头。黄巢所写的菊花是带有颠覆性的。那么,一朵芙蓉呢?也会让一个王朝走向衰落吗?芙蓉在哪里?“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就是那个出水口,就是我们见到的第一个废墟太液池的出水口,所谓的“太液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