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世界英雄穆加贝

书名:穿越非洲两百年本章字数:3537

2017年11月,长期在位的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终于倒台了。这让我想起了十年前参与过津巴布韦援助项目的一位朋友。他去津巴布韦时,那里恰好处于历史性超级通胀时期。

每天早上,他都拿100美元去找当地的华人店铺换成当地货币津巴布韦元,然后去买菜。每天都必须把所有换的钱花光,不能留在手上,否则,第二天钞票就又贬值了。大部分商店的商品价格都是一天一变,如果不及时下手,价格立刻上涨。

后来,当地商店里一天调两次价,再发展到随时调价。商店里的商品日益稀少,政府印的钞票面额越来越大。如果拥有美元,就立刻成了受欢迎的人,所有人都想着尽快把当地货币花出去,换成更加坚挺的美元、南非兰特、英镑、欧元,或者换成商品。留着当地钞票,就如同留着一块冰,眼睁睁看着它逐渐变小,最终消失。

津巴布韦元最终贬值到根本不值得印刷,已经不再是货币。津巴布韦进入了一个货币缺乏的时代,人们将所有能找到的外国通货——美元、南非兰特、英镑、欧元、人民币都拿来使用。这时才能看到钞票的流通作用,没有钞票,人们手里即便有商品也很难定价,即便有定价,也很难完成交易。

当外国钞票不够用时,津巴布韦尝试着发行了一种美元的代金券,规定人们可以用代金券当作等价的美元使用。这是一个解决商品流通问题的应急方法,但人们依然不敢相信这种代金券,因为它本身只是一张纸。当政府已经失去信誉后,谁敢相信政府说的话呢?

不过意外的是,当年一文不值的津巴布韦元却成了游客的紧俏商品。任何一个去津巴布韦旅游的人,都乐于从古董店里买两张印满了“0”的纸片作收藏,这可是人类历史上面值最大的钞票。在通胀最疯狂的时候,津巴布韦发行了面值100万亿的钞票。

因为这件事,津巴布韦前总统穆加贝也成了人们嘲弄的对象。他接手津巴布韦时,这个国家的经济水平在非洲位居前列。在白人的统治下,政治虽然不平等,但经济上却井井有条,带着小欧洲的色彩。三十年后,在黑人的治理下,国家破了产。有些人便以此证明非洲离不开欧洲。

这样的对比是有道理的,但我更加关注的是津巴布韦的执政者到底做了什么,使得一个“好端端”的国家如自由落体般坠落。到底他们做对了哪些,做错了哪些?哪些是自主选择,哪些又是他们不可控制的命运?只有分清楚了这些,才能将穆加贝大叔从哈哈镜的世界里解救出来,还原他作为一个领袖的是非对错。

穆加贝的命运,或许也代表了南部非洲原白人统治国家的命运,它们想同时做到发展和公平,却发现:要想保持发展,就无法兼顾公平;为了公平,就必然损害发展。津巴布韦是一个例子,南非虽然比津巴布韦做得好一些,却也经历了严重的不良反应。如果南非想在未来避免出现更大规模的退化,那么津巴布韦的例子就是值得它借鉴的。

但不管怎样,这两个兄弟国家的命运暗示着,非洲作为白人的天堂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与其哀叹与诅咒,不如接受现实,尽快处理具体的问题……

与大部分非洲国家不同,津巴布韦的独立包括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控制津巴布韦经济命脉和社会政治的土生白人从英国独立。土生白人不到津巴布韦总人口的5,却控制了50左右的土地,这些土地都是最好的。此外,他们还控制了津巴布韦的工商业。第二个阶段是穆加贝和恩科莫领导的反抗斗争。这场低烈度的战争持续了十五年,才在1980年迎来了津巴布韦的二次独立,也就是黑人从白人手中接管了政权。

穆加贝的独立依靠的是谈判,战争只是辅助手段。在英国人的帮助下,黑人和白人达成了一个分享国家的协议。这个协议是:黑人由于占据了人口的绝大多数,必然掌握政权;但白人由于占据了经济上的绝对优势,如果白人资本撤离,津巴布韦会立刻从南部非洲的小天堂跌入地狱。因此,黑人政权在一个较长期的时间段内,必须允许白人继续控制经济。

当然,黑人不可能永远处于经济的下层,总有一天,黑人的生活水平会与白人拉平,这是毋庸置疑的。人们只希望这个拉平过程是和平进行的,不使用暴力,经过自然平衡过程,不让黑人痛苦,也不让白人痛苦。

当时的南非仍然在实行严格的种族隔离,津巴布韦和南非是全非洲仅有的两个黑白种族不平衡的样本。如果津巴布韦能够实现和平过渡,那么南非也可以遵循着同样的道路过渡到种族融合阶段。

在津巴布韦,虽然白人在其他经济领域——比如出口和商业——也都占据优势地位,但矛盾最尖锐的却是土地。黑人把白人占据的土地当成殖民时期的痕迹,希望尽快做出改变。但土生的白人已经是非洲人,他们在欧洲已经没有了家产,必然要靠土地吃饭,他们也是最顽固的抵御黑人政权的阶层。到底如何让他们和平过渡呢?

我们不妨回到土地的源头去看看。

实际上,即便没有白人前去,津巴布韦的土地问题仍然会很尖锐。白人是19世纪80年代才开始在津巴布韦大规模定居的。在这之前,津巴布韦已经有了两种黑人。

第一种黑人是较早定居于此的绍纳人。他们以实行土地公有制著称。他们没有私人土地的概念,而是以部落为单位占有土地。在同一个部落的土地上,人们都可以放牧,并协作进行耕种。

18世纪,另一种黑人恩德贝莱人开始出现在这片土地上,并逐渐征服了绍纳各个部落。恩德贝莱人是有私有观念的,他们更倾向于将土地据为私有。

在西方人去之前,两种黑人的冲突贯穿了津巴布韦的早期历史。白人到来后,两种黑人的争端退居到次要地位。白人建立了殖民地,他们最初的目标不是土地,而是矿藏。津巴布韦的矿产资源比较丰富,但无法弥补白人的投资。于是,逐渐地,殖民地当局开始把土地分配给白人,这就侵犯了当地黑人的利益。

二战后,津巴布韦的土地状况,大约是白人占据了其中的一半,而黑人占据了另一半。

对于黑人更不公平的是,白人将土地划成了五等。第一等位于雨水充沛的高地,这里适合种植咖啡、茶叶等经济作物;第二等同样是高原土地,但雨水比第一等少,这类土地适合种植谷物、烟草;第三、第四等则是半干旱土地,适合放牧或者种植一些干旱作物;第五等是干旱低地,只适合放牧。在这五等土地中,白人垄断了最好的前两等和第三等的大部分,只把后两等以及第三等的一部分留给了黑人。这就意味着,虽然黑人名义上占据了一半的土地,但实际用途上却有天壤之别。

白人占据津巴布韦的优质土地造成了两个影响。坏的影响是,黑白两个种族变得极度分裂。白人社区整洁有序,但这是建立在他们垄断了优质资源基础上的。黑人社区由于人口密度高,土地退化严重,缺乏发展的空间。两者的对立更加严重。

但这样的格局也并非没有好的一面。对津巴布韦来说,好的影响是经济上的,由于白人善于治理,他们引进了大量的先进设备和理念,使得津巴布韦成了非洲的粮仓,城市建筑充满了欧洲风味,土地庄园也有着世界范儿。成熟的治理使得津巴布韦在非洲一直是富裕的国家。

穆加贝掌权后,如何平衡白人和黑人的关系呢?

事实上,穆加贝一掌权,就受到了全世界的普遍赞扬。在与英国人打交道时,他大胆地承诺,津巴布韦在经济制度上十年内不做改变,还给白人保留了一定的政府职位,甚至把两个部长名额送给了白人,这一系列措施给白人吃了定心丸。

在土地上,由于之前过于不公平,必须做出一定的改变。穆加贝的土地政策名为“愿打愿挨”,也就是建立在双方自愿的原则上。首先,在战争中有一部分白人已经离开,如果有的土地实在找不到主人,就由政府出面分配给没有土地的穷苦黑人。但这部分土地只是少数,更多的土地仍然掌握在白人手中。

津巴布韦鼓励白人自愿出售土地,白人可以自行规定土地价格,一部分由私人购买,另一部分则由政府出面进行购买。政府购买了土地,再发给没有土地的黑人。在交易过程中,为了避免有任何强迫成分,一切都出于自愿。甚至英国政府也参与进来,它们建立了一个资金池。当津巴布韦政府从白人手中购买土地时,一半的费用出自这个资金池,津巴布韦政府实际只用出资一半就可以了。

在这种制度的安排下,经过十年,白人将手中掌握土地的20卖给了黑人和政府,保留了其余80的土地。

在和平、安定的资源环境中,不管是保留了土地的白人,还是新获得了土地的黑人,都爆发出了极大的热情,共同创造了津巴布韦独立之后的繁荣,经济增长迅速。当人们谈论起非洲的混乱时,总是把津巴布韦作为一个特例,与别的非洲国家作对比。

津巴布韦作为榜样还刺激了南非,使得人们用它作例子攻击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最终逼迫南非的白人做出了重大让步,直至下台让给黑人。

独立初期,穆加贝作为黑人领袖的地位并不稳固,与他竞争的是一支游击队的领袖恩科莫。由于要整合黑人内部的势力,穆加贝必须获得国内白人和国际社会的支持。他也的确做到了获得世界的支持,让人们意识到穆加贝才是最好的人选,从而击败了对方,成了津巴布韦的领袖。

在那时,不管是西方还是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不仅没有指责他,还将他称为非洲最睿智的领导人之一。如果顺着当时的轨迹走下去,那么津巴布韦将成为一个黑人白人和谐共处的美好样本,并保持足够的繁荣。

可是,为什么后来的津巴布韦却偏离了这个轨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