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十 王阳明与马丁·路德(二)

书名:十字路口的明朝本章字数:2950

龙场悟道

虽然人类渴望幸福,但困难始终伴随人生。幸福的彼岸虽然吸引着人们不断前行,但途中所经历的困难更能激发人们的斗志。19世纪英国历史学家托马斯·卡莱尔对历史上的英雄主义进行了系统的阐释,他认为决定历史的英雄们在成功之前,都遭遇过巨大的困难,为克服困难而进行的退思和内省,进一步激发出更大的思想力量,最终推动英雄走上历史的前台。而王阳明在龙场的经历,也印证了这一道理。

在被贬谪之前,王阳明的思想体系不仅十分散乱,而且充满矛盾。这一时期,他还只是一位儒学思想的接受者,而不是发明者。在贵州偏远的连绵群山之中,他远离了他所熟悉的江浙繁华和官场喧嚣,与世俗社会愈加疏离,从而得以沉淀与思索,最终将之前所学所思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这便是“王学”史上著名的“龙场悟道”。

王阳明领悟到理向心求,心若自足便不假外求的道理,从而将自己从人生的巨大挫折中解脱出来。这一观点与朱熹倡导的心、理二分,以心求理不同,王阳明认为心便是理,理便是心,知行合一,从而将理学从外在追求转为内在诉求,因此,“王学”属于南宋陆九渊开创的“心学”进一步发展的结果。这一理念有助于缓解正德时期士人群体在政治打压之下的内在挣扎,帮助他们求得心灵的安宁和解脱,以更为释然的心态面对政治和社会。三年之间,王阳明在龙场不断招收弟子,“王学”开始逐渐形成。三年后,王阳明离开了龙场,不断升迁,但龙场的这段经历成为他构建自身学说,也即“立言”的重要转折点。

“三不朽”的实现

兵部尚书王琼虽依附宦官集团,但颇有才干。正德十一年八月,他发现王阳明有济世之才,便举荐王阳明充任南赣巡抚,弹压那里多次叛乱的边疆族群。南赣地处江西、湖广、福建、广东之间,山岭崎岖,地形复杂,王阳明到任之后,改革兵制,在当地向导引领之下,连破四十余寨,斩首七千余人,取得了重大胜利,稳固了明朝对南方边疆的统治。王阳明在南赣一边用兵,一边讲学,向众多门生传播王学之理。在他看来,通晓儒学真义比用兵平叛更为艰巨,“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次年,王琼觉察到宁王朱宸濠有反叛之意,于是升任王阳明为汀赣提督,赋予其更大兵权,从而在江西设下了一支伏兵。正德十四年,朱宸濠发动叛乱,王阳明得知消息之后,第一时间采取应对措施,伪造兵部公文,诡称已经调集各路兵马围攻朱宸濠的老巢南昌;同时王阳明又使用反间计,分化叛军内部之间的关系。受到王阳明一系列行动的影响,朱宸濠迟迟未敢离开南昌,十余天后才开始进攻安庆。而王阳明趁南昌空虚,攻破此城,并与回师救援的朱宸濠交战,取得胜利,迅速平灭了叛乱。与旷日持久的“靖难之役”相比,王阳明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重大的胜利,堪称丰功伟绩,因此被封为新建伯。

一般儒士能够通过修身以立德,在官场上取得成绩以立功,创建学说以立言,但很少能三者兼备,而王阳明便实现了这一点,堪称完美。历经诸多兵乱之后,王阳明的王学思想又有新的发展,这集中在他所提出的“致良知”理论上,即一切学问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取良知,人人心中皆有良知,而知行合一便是将良知推广到其他事物之上,从而实现儒家理想世界。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明世宗即位后,王阳明居丧回乡。在这一时期发生了对明后期历史影响甚大的“大礼议”,与王阳明思想主张相同的众多好友或门生,都加入“大礼议”中,用王学反对以阁臣杨廷和为首的朝臣所主张的程朱理学,官僚集团内部开始急剧分裂,明后期党争由此开启。虽然江湖处处有王阳明的传说,但他还是决定远离江湖。王阳明对于这场政治纷争,一直保持着远离态度,即使议礼中人请他发表意见,他也明确表示拒绝。他对于这种政治斗争十分反感,认为朝廷应该将注意力放在已经危机四伏的时局上。为此王阳明写诗道:“无端礼乐纷纷议,谁与青天扫宿尘?”家居无事,王阳明继续收徒讲学,并进一步发展、完善王学,提出了著名的四句教: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嘉靖六年,明世宗征召王阳明总督两广军务。王阳明在这一地区,采取剿、抚两种措施,先后平定思恩、田州、八寨、断藤峡的叛乱,并实行改土归流,加强了明朝对于西南边疆的直接控制。

嘉靖七年,王阳明肺病加剧,上疏朝廷请求辞官。对此,明世宗未有批复,王阳明于是径直回朝,在归途之中去世。弥留之际,弟子询问他的遗言,王阳明回答称:“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王阳明未接到朝廷命令而擅离职守,让世宗十分生气,吏部尚书桂萼上疏弹劾王阳明,认为王学是颠覆程朱理学的“邪说”。世宗于是将王学定性为“伪学”,禁止传播。但嘉靖、隆庆时期,王门弟子仍不断传播王学,并在隆庆时期成功为王阳明平反昭雪。万历时期,在王门弟子的推动下,王阳明成功被列入陪祀孔庙之列,王阳明在儒学发展史中的地位,由此得以完全确立。

回顾王阳明的一生,他一直在思想、政治领域与社会主流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而得以维持独立的思想,去创建学说、建立事功,得以实现儒家“三不朽”的人生理想,成为中国古代儒学发展史上的一位完美人物。

王阳明与马丁·路德

王阳明并不孤单,在同一时代的西欧,出现了一位与他颇为相似的历史人物——马丁·路德。王阳明生于1472年,卒于1529年,享年57岁。马丁·路德生于1483年,卒于1546年,享年63岁。二人属于同一时代,年龄亦相差不多。

马丁·路德是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的倡导者,新教路德宗的创始人。1517年,马丁·路德在维滕贝格诸圣堂门前贴出《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论》(又称《九十五条论纲》),批评基督教会售卖赎罪券的行为,指出人只有虔诚信仰上帝,才能获得上帝的宽恕。可见,马丁·路德与王阳明一样,都主张个人信仰,反对外在束缚。二人在东西方世界的交相辉映,反映出伴随近代世界的历史狂潮缓缓拉开序幕,暴风雨来临前的历史气息,感染到了相隔遥远的不同文明。一些有识之士在这一时代大潮席卷之前,已受到深深的触动,于是奋而挑战原有的思想体系。王阳明和马丁·路德分别掀起了儒学革新和宗教改革的历史潮流,举起了个人主义的思想大旗,推动了个体意识的觉醒和平民地位的上升,对此后东西方的思想领域影响深远,堪称早期近代暴风骤雨中,引领东西方文明走向未来的双子星。

耐人寻味的是,二人所发动的这场思想革命,对于中华文明和西欧文明的历史影响,最终大相径庭。在中国,程朱理学很快收复失地,仍然是明清时期的正统意识形态,使得中国仍然保持了传统的国家形态。而在西欧,新教对天主教发起越来越有力的挑战,最终催生出资本主义革命,西欧由此掀起了近代化的世界浪潮,对包括近代中国在内的世界文明,形成巨大的历史冲击。

这种历史差异,源于近代世界开启之时,东西方截然不同的历史氛围和文明土壤。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与当时正在兴起的资本主义潮流十分契合,从而成为资产阶级反对教会神权的政治工具,发挥出重大的社会影响。与之不同,在明代中国十分浓厚的传统氛围之中,阳明心学的历史影响仅限于思想领域的变革和社会领域的变动,并未对国家体制构成冲击。

但另一方面,宗教改革引发的宗教战争,使西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陷入战争连绵、动荡不安、政权分裂的状态。与之相比,阳明心学掀起的些许浪花,并未引起巨大的时代波澜,明朝仍然维持了稳定的局面。而历史走到今天,伴随西欧的逐渐衰退,中国的强势崛起,似乎一切又可以有新的解读。纵观数百年的世界近代史,风云跌宕,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