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三十二 秦废井田宋桓黜儒,庄周成丁再闻泰否(1)

书名:相忘于江湖:庄子与战国时代本章字数:1896

前350年,岁在辛未。庄周二十岁。宋桓侯三十一年。

周显王十九年。秦孝公十二年。楚宣王二十年。魏惠王二十年。韩昭侯十三年。赵成侯二十五年。齐威王八年。燕文公十二年。鲁康公五年。卫成侯二十二年。越王无颛十一年。中山桓公五十三年。

魏惠侯与齐、赵和解,获得喘息。今年怒而伐秦,一举收复魏地安邑、少梁,进围秦地定阳。

秦孝公发现魏势复振,在彤邑会见魏惠侯,与魏罢兵。

齐威王不愿魏势复振,准备再次伐魏。

淳于髡进谏:“韩子卢是天下最快的猎狗,东郭逡是天下最狡的兔子。韩子卢追逐东郭逡,绕山三圈,翻山五座,结果一起累死。有个农夫路过,毫不费力捡了便宜。如今齐、魏久战,必将国疲民贫,成为韩子卢、东郭逡。秦、楚必将毫不费力捡到便宜,成为那个农夫!”

齐威王听从其言,放弃伐魏,在齐国西疆加固防魏长城。

商鞅献策秦孝公:“主公变法十年,业已大成,诸侯再也不敢轻视秦国。但是主公想要战胜诸侯,尚须废除井田制,扩大亩制,穷尽地力,竭尽民力。”

秦孝公问:“为何必须如此?”

商鞅说:“古人种地,使用人耕,耕锄之具又是木器,而且水利不兴,亩制宜小,所以周制以百步为亩,百亩一夫。今人种地,改用牛耕,耕锄之具改用铁器,而且水利大兴,亩制宜大,所以秦制应以二百四十步为亩,百亩一夫。”

秦孝公问:“为何扩大一倍有余?”

商鞅说:“春秋末年,晋国最强,乃因六卿无不废除井田制,实行新亩制。但是六卿的新亩制各有不同,因而其后兴亡不同。”

秦孝公说:“愿闻其详。”

商鞅说:“当年吴王阖闾曾问孙武:‘晋国六卿,谁先灭亡?’孙武说:‘范氏、中行氏先亡,知氏次之,韩氏、魏氏又次之,赵氏最后。’吴王阖闾问其理由。孙武说:‘范氏、中行氏以一百六十步为亩,知氏以一百八十步为亩,韩氏、魏氏以二百步为亩。五卿虽然亩制渐大,但是均未尽其民力,又把什一税增为伍一税,因而百姓贫穷,公室富有,君主骄矜,群臣奢靡,养士众多,尚功好战,必将依次而亡。赵氏以二百四十步为亩,亩制最大,尽其民力,又不改什一税,因而百姓富有,公室贫穷,君主节俭,群臣收敛,养士甚少,藏富于民,必将国家强固。’后来果如孙武预言,范氏、中行氏先亡,知氏次之。”

秦孝公说:“但是如今并非亩制最大、税赋最轻的赵国最强,而是亩制次大、税赋最重的魏国最强。秦国为何不仿效魏国亩制,反而仿效赵国亩制?”

商鞅说:“魏文侯任用李悝变法,尽管亩制次大,税赋最重,但是穷尽地力,竭尽民力,亩产高于赵国。魏民交纳税赋以后,所获仍然多于赵民,因此魏国暂时比赵国富强。赵国没有变法,虽然亩制最大,税赋最轻,但是未尽地力,未竭民力,亩产低于魏国。赵民交纳税赋以后,所获仍然少于魏民,因此暂时没有魏国富强,不过仍比亩制、税赋与魏相同的韩国富强。赵国一旦出现明君贤相,实行变法,必将比魏国更为富强,魏、韩仍将先赵而亡。所以主公应该仿效赵国亩制。”

秦孝公心悦诚服,下令废除井田制,采用新亩制,开通阡陌,划定田界。把秦国所有乡邑,合并为三十一县。确立郡县制,本土设县,拓土设郡。宗室贵族不再成为裂土之封君,只能拥有食税之爵秩。县令、郡守、封邑长官,均由国君任命。

商鞅又说:“为了避免宗室贵族阻挠亩制、官制改革,同时为了便于东进中原,主公不如放弃先君的临时国都栎阳,但也不能重新西迁旧都雍城,可把国都东迁至渭城。”

秦孝公听从其言,在渭城修建城墙和宫殿。

赵成侯赵种死了,在位二十五年。赵成侯与魏争强失败,导致邯郸被魏攻陷,尽管去年魏惠侯迫于齐、楚压力而主动归还,今年仍然忧愤而死。

太子赵语继位,即赵肃侯。

赵肃侯继承父志,誓报魏惠侯伐赵破都之仇。

大成午继续相赵。

中山桓公魏挚死了,在位五十三年。

太子继位,即中山成公,魏属中山第二代国君。

魏惠侯遣使前往灵寿,吊唁叔父之死,祝贺堂弟继位。中山是魏之属国,并非周封诸侯,天下诸侯不吊不贺。

宋桓侯问策戴剔成:“如今魏国由盛转衰,秦、齐变法崛起。天下局势,已从魏、楚争霸,变成魏、齐、楚、秦争霸。宋国夹在四强之间,如何自保?”

戴剔成说:“若要自保,唯有富国强兵。若要富国强兵,唯有变法。当今诸侯变法,秦国最为成功。主公若想变法,唯有效法秦国。”

宋桓侯问:“如何效法秦国?”

戴剔成说:“魏、楚、秦、齐、韩无不变法,秦国之所以变法最为成功,主要原因是罢黜儒者,重用墨者,所以田襄子死后,墨家由宋移秦。主公效法秦国,也应贬黜儒者,重用墨者。”

宋桓侯说:“诸侯竞相变法,乃是为了争霸。寡人不想争霸,所以不愿变法。不过相国言之有理,如今天下争霸,儒者无用,墨者有用。其实寡人当初重儒崇孝,仅为暗示戴驩不忠。如今戴驩已死,寡人决定不再兼用儒墨,改为罢黜儒者,重用墨者。希望墨家总部重回宋国,使诸侯不敢伐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