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九十二 孟尝使诈借秦伐齐,不事王侯德充之符(2)

书名:相忘于江湖:庄子与战国时代本章字数:1919

起贾只好告退。

孟尝君入见:“起贾有何冒犯,惹得大王如此不悦?”

魏昭王说:“秦昭王要求寡人任命芒卯为司徒。寡人说:宁用奴隶,不用芒卯!”

孟尝君问:“大王为何如此鄙视芒卯?”

魏昭王说:“芒卯私通兄嫂,连生五子。寡人命其担任司徒,必被天下耻笑!”

孟尝君叹息:“难怪大王受制于秦!牛若驮书至秦,也称善牛。芒卯即使私德有亏,难道还不如牛?大王既然命他使秦,当然宜为重臣!”

魏昭王犹豫三天,终于听从孟尝君,任命芒卯为司徒,执掌魏军。

芒卯担任司徒,上朝进言:“秦昭王对我许诺,只要大王再献河东三邑长羊、王屋、洛林,秦军永不再攻魏国先君陵墓所在的旧都安邑。立刻出兵助魏伐齐,所得齐地尽归大王。”

魏昭王问孟尝君:“君侯以为如何?”

孟尝君说:“大王若是不允,秦昭王必将继续伐魏,河东三邑仍然不保。大王如果允准,秦昭王就会停止伐魏,大王就能失地于秦,得地于齐。”

魏昭王无奈,又向秦国再献河东三邑。

过了数月,秦军不出。

魏昭王质问芒卯:“秦军为何至今不出?”

芒卯说:“大王赦我死罪!我立刻入秦,请求秦昭王兑现承诺。”

芒卯从魏至秦,责备秦昭王:“大王亲口许诺,只要我劝魏昭王割让长羊、王屋、洛林,必定出兵助魏伐齐。如今魏昭王献地已有数月,大王却不派秦军至魏。如果我被魏昭王诛杀,今后山东各国谁还愿意事秦?”

秦昭王醒悟,行礼告罪:“寡人决不失信于先生!正在筹措粮草,数日即可出兵。”

十天之后,秦军至魏。与魏合兵,准备伐齐。

周最去年辞去西周国相,转仕魏国,此时进谏魏昭王、孟尝君:“芒卯割魏事秦,联秦伐齐,有利虎狼之秦,有损魏国之义。大王、君侯不可听信!”

孟尝君不予理睬,魏昭王无可奈何。

芒卯统帅魏、秦联军,东伐齐国,攻取了二十二县。

周最怒于芒卯卖魏事秦,不肯与之同座。

公孙弘夜访周最:“我们兄弟三人,毕生反秦。四年前,二哥在伊阙被秦杀害,大哥也被迫入秦求和,含恨而死。我奉大哥之命,追随孟尝君二十年,一心阻止秦祸东来。然而孟尝君四年前失薛相魏以后,因为痛恨齐湣王,竟然背叛母邦,与齐为敌,与秦为友,不再策动合纵伐秦,转而策动合纵伐齐。由于中原诸侯均不响应,今年孟尝君利用魏昭王信任,幕后操纵芒卯,不惜卖魏事秦,不顾靖郭君丘墓仍在齐国,竟然联秦伐齐,加剧秦祸东来!孟尝君为泄私愤,不顾公义,一意孤行,不再像以前那样从善如流。我不愿继续追随孟尝君,决定离魏往齐,特来拜辞公子!”

周最问:“先生有何赐教?”

公孙弘说:“公子反秦,天下无人不知,士人无不敬仰。但是如今公子不与芒卯同座,徒然激怒秦昭王,无助于阻止秦祸东来。魏昭王固然敬重公子,然而更加信任孟尝君。公子不如献策魏昭王、孟尝君:‘恳请大王、君侯允许我离魏仕齐!如果联秦伐齐顺利,我在齐国可为内应。一旦联秦伐齐失利,我在齐国可以修复魏、齐之交。’秦昭王深知公子反秦,一旦得知公子奉魏昭王、孟尝君之命离魏仕齐,必将疑心魏昭王、孟尝君并非真心事秦,秦、魏之盟就会破裂。”

周最拜谢受教。

公孙弘离魏往齐,不愿投靠亲秦的韩珉,于是投靠敌秦的苏秦。

庄子八十岁,改定第五篇《德充符》。

蔺且问:“《德充符》上篇,为何连写王骀、申徒嘉、叔山无趾三兀者?”

庄子说:“《养生主》已言,养身是养生之次,养心是养生之主。身心兼养为全生,遭受身刑为亏生,遭受心刑为迫生,迫生不如死亡。《人间世》已言,必须善于因应悖道外境,才能免刑全生。《德充符》进而阐明,免刑全生固然最佳,万一不能免刑全生,那么宁受身刑,不受心刑,宁愿亏生,不能迫生。三兀者正是如此。”

蔺且问:“《德充符》下篇,为何又连写哀骀它、支离无唇、瓮㼜大瘿三恶人?”

庄子说:“三兀者不善于因应悖道外境,因而遭受身刑而亏生。三恶人善于因应悖道外境,因而免刑全生。三恶人实为三善人、三美人、三真人,仅因庙堂伪道颠倒善恶,颠倒美丑,颠倒真假,才会视善为恶,视美为丑,视真为假。”

蔺且问:“叔山无趾批评孔子‘天刑之,安可解’,为何鲁哀公却赞扬孔子是‘至人’?”

庄子说:“我曾告诉惠施,孔子六十岁以后,否定了五十九岁以前的主张。”

蔺且说:“弟子记得此事,但是仍不明白此篇为何对孔子先贬后褒。”

庄子说:“吾师子綦认为,孔子至死未悟泰道。但我认为,孔子死前已经领悟泰道,仅是来不及把泰道传授给颜回以外的晚年弟子,所以我抉发了孔子晚年改宗的秘史。”

蔺且问:“夫子所言孔子晚年改宗,与世人所知完全相反,世人怎能相信?”

庄子说:“说不说在我,信不信由人。孔子晚年是否改宗,其实并不重要,因为孔子早已死了。重要的是,世人能否闻道改宗,能否得意忘言。”

蔺且问:“何为得意忘言?”

庄子说:“渔父以笼捕鱼,得鱼以后忘笼。猎户以网捕兔,得兔以后忘网。我以言寓意,达意以后忘言。世人读我之文,必须得我之意,忘我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