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城——夏王朝权威的旗帜
夏人世代居处的地方,长期以来被称为中土、中方、中州,意即天下之“中”。最早的“中国”观念,即始于夏人的头脑之中。
夏人发源地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它处于洛阳盆地的东部,背依邙山,南望嵩山,安然坐落在古伊水、洛水下游交汇处北岸微微隆起的高地上。伊水和洛水的交汇处,史称“夹河地区”。据《偃师县志》,夹河地区历朝历代洪涝灾害不断。可是,由于夏人所居之处的一大片土地高出四周百余米,因此这里得天独厚,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极佳。尤其是大禹治水成功以后,这里成了一片被绿色覆盖的大地:山上是郁郁葱葱的森林,平原上是肥沃的湿土。
优越的地理位置使这里成了文化交融的处所。这里地势平坦开阔,交通便利,是四方文化的辐辏之地。这里气候温暖,物产丰饶,保证了农业生产的丰收,使之能养活密集的人口。农耕社会和畜牧型农耕社会的交流、融和,粟作农业与稻作农业的交流、融和,鼎文化和鬲文化的交流、交融,青铜文化与玉石文化的交流、融和均在此开展。文化的交融,使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充满勃勃生机,并率先进入了阶级社会,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国家机器。
夏王朝建立之后,为了确立国家的权威,夏王就着手在伊水之滨进行王城的建设,作为王朝权威的一面旗帜。如果说伊洛平原被称为“天下之中”的话,那么王城所处的位置则是中心的中心。在夏王刻意建造的王城中,集中体现着夏王朝的礼仪、饮食、服饰、交通、婚娶、庆典、丧葬、娱乐、建筑、教化、律令等状况,通过这些展示,达到垂范天下的作用。在王城建设中,最为核心的是宫殿的建设。《周易·系辞》:“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在中华大地的地平线上,夏王朝建立前后,第一批宫殿建筑出现了。
有人说,王城和宫室的出现,是国家产生的重要标志,此话是有道理的。王城集结着国之头面人物和精英人士,也是国之武装力量的中枢所在。因此,王城的出现和建设,本身就表现出国家政权的形成和完备。
传说和一些文献资料表明,夏曾在阳城、帝丘、安邑、斟鄩等地建立王城,在豫东的商丘、原、老丘也可能建立过王城。有人说,夏人在那么多地方建设过王城,证明夏人当时还没有过上定居的生活。我认为这一推论是不正确的。夏王朝的农业那样发达,早已过上定居生活是毋庸置疑的。这个王朝在四百七十多年的历程中建都七八处是不足为奇的,可能有多方面原因。至今为止,这些夏代王城的庐山真面目还没有全部揭开,不知这多处王城的规模、特色、次序如何,只能留给日后的人们去解读和认知了。
迄今为止,有一座王城的面貌是清晰的,那就是二里头王城遗址。二里头文化距今约四千年,又地处中原地带,说它是夏文化,从时间、地域上讲都是吻合的。李学勤与郭志坤合著的《中国古史寻证》一书中说:“若干学者主张二里头文化就是夏文化,有关意见如果不错,这种青铜器便属于夏朝,无论如何,二里头文化显然是青铜时代的。”我们就以它为例证,约略剖析夏王城建设的初衷吧!
先要研究的是,夏先王为何会想到建王城于偃师?“河洛毓秀地,古亳帝王都。”偃师地区土地肥沃,气候暖和,且四塞坚固,南依嵩岳,北临黄河,东控虎牢,西扼崤函,伊水、洛水在境内逶迤百里,易守而难攻,是一处“河山拱戴,天成帝居”的理想之所。最早在偃师建都的帝王,乃是传说中的五帝之一帝喾高辛氏,《史记·五帝本纪》集解注曰:“都亳,今河南偃师是也。”之后,先后有夏、商、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七个朝代在此建都,正所谓“洛阳十三朝,古都半在偃”。而二里头等几个村落所在的地区,四周环山,中间是一道狭长的盆地,它坐落在伊、洛两水之间的台地上,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环境优美,正是一块建设王城的风水宝地。今天,站在王城平整广阔的旧址,依然可以发现,这里的地势高出伊、洛两水百余米,这可能也是监督治水的需要吧。
夏王在此地建王城,本身是在向天下万邦发布夏王朝山河永固、无可撼动的积极信息。
二里头遗址,绝对称得上是一座保存完好的“中国第一王城”。开阔的地域、坚实的宫墙、大片的民居、纵横的道路、巍峨的宫殿、大型的冶铜作坊遗址、级差分明的墓葬,这些都用无声的语言告诉人们,静静地躺在地底下近四千年的它,正是一座夏朝王城。
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洛阳市偃师区,整个遗址包括二里头、圪当头、四角楼、北许四个自然村。这是一个相当广大的城市区域,虽然没有发现城墙,但从华美而坚固的宫墙看,建筑者是完全有能力和技艺建造城墙的。
专家称赞二里头遗址是具有王者气派的王都。当年建有各种层次的建筑物,最夺人眼球的是宫殿和宗庙,还有祭祀用的特殊建筑。就拿1号宫殿来说吧,坐北朝南,东西长108米,南北宽100米,总面积在1万平方米之上。宫殿面宽八间,进深三间,殿堂正南70米远处是宫殿的大门,东、西、北三方有侧门。雄伟殿堂的四周是围墙和廊庑,殿堂前面是开阔的庭院。宫殿区四周均有宽10米到20米的大路向外部延伸。大路纵横交错,大体呈井字形,这样使王都的内部和外部都贯通起来。
有专家估计,这里的居民至少有6200户,总人口在3.1万人以上。而一直到夏末,整个夏朝域内,人口也未超过400万人,可见二里头王都所占人口比重是很大的。
我们说王城是夏王朝权威的一面旗帜,正是从二里头这座王都人口的众多、物业的兴盛、手工制造业的先进、宫殿的巍峨这样一些方面说的。天下的人只要到王都来走一走,看一看,就会被那里的王家气象所征服。
研究一下王城中居民的身份,也是十分有意思的事。居住在这座王城的居民,按身份区分大约有三大类:以王为首的贵族阶层,以手工业者为主体的自由民身份的平民阶层,由无业者组成的城市贫民和以家内奴隶现身的贱民阶层。
贵族在夏朝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在夏王朝建立之前,万邦林立,作为天下共主的夏首领进行了一系列的征战,“用命,赏于祖”(《尚书·甘誓》),凡是在战争中立了功的,都可以受到嘉奖,从而使一些人步入贵族阶层,他们的居住地大都在王都内。官僚系统的日益完善使更多的人进入了贵族营垒。原先公仆性质的任职者,变成了骑在民众头上作威作福的主人。
这些贵族,生时居华屋、食美食,死后还要把荣华富贵带到另一个世界去。在二里头发现的一座大型墓葬,面积在20平方米以上,墓深6米多,墓内填土全为夯筑,墓内应该有大量随葬品,可惜已被盗空,仅余下少量朱砂、漆皮及蚌饰品,还有一具随葬的狗的骨架。即使如此,还是可以看出墓葬者的气派。恩格斯指出:“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剥削是文明时代的基础。”王城中贵族阶层的出现正是社会进入文明期的一个重要标志。
手工业者是王城中自由民的主体。他们是一个不小的社会群体。他们中有铜器工、玉器工、石器工、漆器工、白陶工、黑陶工、灰陶工、印纹釉陶工、陶塑工、嵌绿松石工艺工、蚌制品工、海贝加工和制作工。这些手工业者大多聚集在手工作坊之中,可能也有个体设摊进行手工业活动的。
这些以手工艺谋生的平民的生活境况并不算差。要在王城立足,得有一份不错的手艺,而有了这份不错的手艺,生活也就差不到哪里去。他们的生活状况可以在二里头王城中等水平的住房中得到体现。他们的住房都是地面建筑,木架,有木柱,柱下有础石,房基由夯土筑成,墙面用泥草拌和。有的住房是单间的,有的几间相连。房间小的有40到50平方米,最阔气的有85平方米。在这样的王城中,这些以手工艺见长的自由民能建造这样的房舍,说明他们经济上还不错。
显然,王城中还存在着由无业者组成的城市贫民。偌大一座王城所占有的土地是肥沃的,也可以说是人们心目中的风水宝地。这里原先是有农耕者世代居住的,为了建筑王城,就把他们从原先赖以生存的热土上驱赶走。这些人一旦被无情地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不少的就成了游荡的、无所事事的城市贫民。而战争中的俘虏以及部分赤贫者,则成了奴隶。
王城中发现的大部分小型的半地穴房舍,就是城市贫民和奴隶居住的地方了。二里头发现的一个破烂的半地穴房舍,屋内东西长2.9米,南北宽2.15米,合6.2平方米左右。在这么狭小、低矮的居室中,至少要住三四口人。至于那些奴隶,还要时时提防被拉去当作牺牲杀掉。
这里有必要说一说人殉、人牲问题。人殉最早发现于河南濮阳市西水坡仰韶文化时的墓葬中,时间是公元前4500年左右。在此处墓葬群的45号墓中,考古学家们发现了四具遗骸,其中一具平躺的遗骸应该就是墓主人,东、南、西分别有一个十多岁的孩子陪葬。最早的人牲见于西安半坡遗址的一座长方形房子的房基下,作为人牲的带砍痕人头骨被放在祭盘里。这说明人殉、人牲兴起于夏王朝前,到夏代时作为一种传统已相当“成熟”。在二里头遗址的王城里,人牲现象比比皆是,人殉现象也更普遍。在二里头遗址大型房子的基址周围发现好多人骨架,有的有明显的捆绑痕迹,有的身首分离,有的与牲畜同埋,这些都是人殉现象。阶级社会的权威是建筑在社会不平等基础上的,用奴隶、城市贫民、城市无业者的躯体去奠基或祭祀鬼神,这种权威是血淋淋的,但在当时的贵族阶层看来却是合情合理的。
王城,这里既是王者的天堂,又是贫民阶层和失去自由者苦苦挣扎的地狱。贵贱有等,贫富有差,这本身就是王城这面旗帜所宣扬的必然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