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慎终追远不忘祖”

书名:中华文明的开端:夏本章字数:1249

不忘祖宗恩泽,永记逝者功业,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礼也者,合于天时,设于地财,顺于鬼神,合于人心,理万物者也。”(《礼记·礼器》)亿万中华儿女把“顺于鬼神”的情怀,凝聚成了慎终追远的祭祀礼仪。

应当承认,比较完整意义上的祭祀礼仪,是形成于夏王朝的。史称“夏造殷因”。“夏造”,在礼仪文化上,夏王朝是有创造精神的。“殷因”,“因”者“顺”也,强调了殷对夏的继承。

对于有大功大德于后人的祖先,三代“圣王”立下了这样的重祭、重祀规矩:“夫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礼记·祭法》)说得实在太好了。这里提出了五种人值得全体民众永远加以祭祀。这五种人是:

第一种人是“法施于民”的人,即能够制定法则并努力推进法则实施的人。当然,中国古典文献中的“法”是宽泛的,既指相应的法律和法规,又指道德及生活中的重要规范。

第二种人是“以死勤事”的人,即能够忠于职守,甚至以死殉职的人。夏代才刚刚进入阶级社会,职守的观念在不少人的心目中还比较淡薄,强调这一点很重要。

第三种人是“以劳定国”的人,即有治国安邦功勋的人。从五帝时代开始有了天下的观念,而从夏开始的阶级社会给“天下”赋予了“国”的概念,谁能把天下这个“国”安定下来,他就是国民的大恩人,值得人们永远纪念。

第四种人是“能御大灾”的人,即能够带领民众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人。中国是农业社会,所以《礼记·祭法》特别强调了“能御大灾则祀之”,“大灾”首先危及的是农业生产,而能够保护农田,使老百姓有吃有穿的人,自然最值得怀念。这一点,作为大禹子孙的夏人最有资格提出来。

第五种人是“能捍大患”的人,即能够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将国家从危难中拯救出来的人。这可能也是阶级社会提出的一个新命题吧!

那么,有人会问:夏人是否依据这“祭祀五条”做了呢?应该说,做了,而且做得很好。“夏后氏亦禘黄帝而郊鲧,祖颛顼而宗禹。”(《礼记·祭法》)夏人重点祭祀的就是这四个人,他们依次是:黄帝、颛顼、鲧、禹。

夏民为何要重点祭祀这四人?

首先是黄帝。“黄帝正名百物以明民共财。”(《礼记·祭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黄帝为万物确定了名称,使民众不会迷惑,并与人们共享天下财利。说白了,黄帝是真正的天下共主,是中华人的人文始祖,值得天下华人共祭。

其次是颛顼。“颛顼能修之”,其意是说,颛顼能继承黄帝未竟的事业,通过刻苦自励,把事业推上一个新高度。在五帝中,应当说颛顼时代是最平稳、民众最安居乐业的时代,仅此一条也值得人们永远纪念。

再次是鲧。鲧是个治水失败的英雄,但失败的英雄同样也值得“郊祭”。郊祭是一种在郊外举行的祭礼,主要是祭天神,夏人在郊祭天神时把自己的祖先鲧请来“配享”。鲧为治水大业出了力,因此有这个资格。

最后是禹。“禹能修鲧之功”。鲧没有成功,禹作为鲧的儿子,经十三年,终于把治水大业完成了。禹之功可谓大矣。

夏人的这四祭,可以说为华夏日后的祭祀立下了规矩。何人该祭、何人不该祭,有夏人的规矩在,后人可以变通,但不能违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