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珍爱石头的人

李四光

中国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始人。原名李仲揆,湖北黄冈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一直从事古生物学、冰川学以及地质力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职。他在科学上最重要的贡献,是运用力学观点研究地壳运动的现象,探索地壳运动与矿产分布的规律,创立了地质力学。主要著作有《地质力学概论》《中国地质学》《地震地质》等。

一提起珍贵的石头,人们马上就会想到金刚石、翡翠、白玉、玛瑙……

然而,也有人珍爱一些普普通通、毫不起眼的小石头。中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1941年的一天,广西大学请李四光做学术报告。李四光一边讲,一边拿出一只小木盒,让听讲的人传看。那小木盒里垫着棉花,棉花上放着一块小小的石头。

没料到,报告结束时,从听众中传回来的小木盒竟是空的,那块小石头不翼而飞了!

李四光焦急地向大家询问小石头的下落,可是谁也没有吭声。

李四光回到家里,对着空木盒发愣,连晚饭都没吃好。他连声对妻子许淑彬说:“我真后悔,不该把那块小石头带去!”

广西大学的领导得知李四光对那块小石头如此珍爱,深感不安。有人建议贴一张寻找小石头的布告,或许能把那块小石头找回来。他们决定试一试。

于是,广西大学贴出了这样一张奇特的“寻物布告”:

李四光先生来本校做学术讲演,深受全体师生欢迎。李先生带来的一小块砾石,只在学术研究上有价值,在使用上没有价值,因而也没有经济价值。为了不使李先生的研究工作受到影响,希望拿走那块小石头的同学,立即放到相思洞旁边的石阶上。

两天后,果真有人把失物放在指定的石阶上,广西大学当即派人送还给李四光。

李四光抚摸着失而复得的小石头,无限欣喜。从此,他吸取教训,这块小石头只让人当面观看,再也不让人拿走了。

这块小石头,既非金刚石、翡翠,也非白玉、玛瑙,只不过是一块小砾石罢了。李四光为什么那样珍爱呢?

原来,这块小砾石是李四光的同事张更在雁山村考察时采集到交给李四光的。这块小石头不到3厘米长,紫红色,弯曲成90°,形成一种奇特的形状。它既是研究冰川时期的重要遗物,也可说明岩石具有可塑性。他看重小石头的研究价值,爱不释手,还给这块小石头起了名字,叫作“马鞍石”。

李四光从不同角度给小石头拍了照片,写了文章《一块弯曲的砾石》。文章和照片登载于1946年的英国《自然》杂志上。

李四光外出考察时,总是带回各种各样的石头。他珍爱这些石头,是因为这些都是科学研究的宝贵资料。有一次,他的夫人许淑彬在家中腌咸菜,拿了一块岩石标本压咸菜。咸菜腌好了,她把岩石标本扔在一边,结果丢了。李四光遍找无着,心中惆怅至极。李四光对这些石头的珍爱之情,生动地体现了他对科学的热爱之心。

李四光原名李仲揆,1889年10月26日生于湖北黄州府黄冈县。他的父亲李卓侯是个穷秀才,靠教私塾糊口。

李四光这名字的由来,也很有趣:14岁时,他因学业优秀,被保送到日本学习。在填出国护照时,李四光把年龄“十四”错写在姓名栏里。如果重新换一张空白护照,得花钱买。他急中生智,把“十”字加上几笔,写成“李”字。于是,姓名变成“张三李四”那“李四”。他觉得不好听,又加了个“光”字,表示“四面光明”。从此,他就改名为“李四光”了。

李四光长期在野外考察,练就了一身硬功夫——他每跨一步正好是85厘米。这样,在野外就用不着带皮尺,只要数一下多少步,便可算出距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