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不打不相识

维勒决心献身化学。

维勒倾慕德国化学家利奥波德·格梅林的大名,准备离开马尔堡大学,前往海德堡大学求学。

非常意外,格梅林竟然认为,维勒不必听他的课。

“格梅林教授,要知道,我还从来没有听过一次化学课。”维勒恳求道。

“不,你确实不必来听我的化学课。我读过你的化学论文。凭你写那篇化学论文的水平,根本不必再听化学课。不过,你可以到我的化学实验室里,做你的实验。”

格梅林教授的赏识,使维勒感激涕零。

于是,维勒在海德堡大学照旧学医,课余从事化学研究。有了格梅林教授的指点,有了设备完善的化学实验室,维勒的化学研究工作大有长进。

格梅林教授是研究氰化物的专家。维勒在他的指导下,研究氰酸。

维勒测定了氰酸的化学成分,指出它是由碳、氮、氢、氧4种元素组成的。22岁的维勒发表了生平第二篇论文,公布了他所测定的氰酸的化学成分。

紧接着,维勒又制得了氰酸银和氰酸钾,测定了它们的化学成分。23岁的维勒,又顺利地发表了生平第三篇论文。他从21岁起,每年发表一篇化学论文,干得相当出色。就在维勒发表第三篇论文时,格梅林教授提醒他:“请你注意一下一个叫尤斯图斯·冯·李比希的青年刚发表的论文!”

那时候的李比希才20岁。维勒赶紧查阅了李比希的论文。奇怪,李比希测定了一种“雷酸”的化学成分,竟跟氰酸差不多!

氰酸跟雷酸,化学性质截然不同,氰酸很安定,雷酸却很易爆炸。不同的化合物,怎么会具有相似的成分?

不久,如本书第三章开头所写,维勒来到斯德哥尔摩,来到贝采利乌斯身边。维勒迫不及待地向这位“科学家共和国最高法官”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最高法官”怎么判决的呢?

他说:“在维勒和李比希两人之中,总有一个人测定错了。”

那么,究竟是谁错了呢?

“最高法官”没有答复。

这时,李比希也看到了维勒关于氰酸的论文。他同样感到疑惑不解。

于是,李比希拿来氰酸银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含有氧化银71,并不像维勒所说的是77.23。李比希发表论文,认为维勒搞错了。

维勒又重做实验,发现李比希搞错了,因为李比希所用的氰酸银不纯净。维勒进一步测定,认为氰酸银所含氧化银为77.5。

就这样,维勒和李比希,你一篇论文我一篇论文,展开了激烈的论战。

1826年,李比希发表论文,说他提纯了氰酸银之后,所得的结论与维勒一样,同时也与他所测得的雷酸银的化学成分一样。

对此,他们无法解释:两种显然不同的化合物,怎么会有相同的成分呢?

尽管维勒和李比希都在德国工作,不过,维勒在柏林,李比希在吉森,两人从未见过面。他们之间,只能通过信件和论文交换意见。他们多么渴望见面畅谈呀!

1828年年底,维勒从柏林回到故乡法兰克福度寒假。

一天晚上,维勒正在老同学施皮斯医生家里围着壁炉聊天,这时,响起敲门声。

门开了。门外站着一位25岁的青年,个子瘦长,前额宽广,两道浓眉下双眼闪闪发亮。

“哟,什么风把你吹来了?”施皮斯一眼就认出来李比希。李比希路过法兰克福,来看看老朋友施皮斯。

“李比希?”维勒一听这个熟悉的名字,赶紧站了起来。

两人都意想不到,会在这儿相遇。这是他们生平第一次见面。

壁炉的火光,把两位青年化学家的脸映得通红。

他俩真是相见恨晚,还来不及寒暄,就谈起了氰酸、雷酸,雷酸、氰酸。

俗话说“不打不相识”,他俩在激烈的争论中结为知己。

他们经过详尽的讨论,认为双方都没有错。

既然“最高法官”说过,“在维勒和李比希两人之中,总有一个人测定错了,”而如今,维勒和李比希测得的结果却一样,都没有错,究竟是怎么回事?

他们又向“最高法官”贝采利乌斯请教。

这一回,贝采利乌斯没有马上答复。他亲手重做维勒和李比希的实验。嘿嘿,“最高法官”发现维勒没有错,李比希也没有错,而是自己当年的“裁决”错了!

1830年,贝采利乌斯提出了一个崭新的化学概念,叫作“同分异性”。意思是说,同样的化学成分,可以组成性质不同的化合物。他认为,氰酸与雷酸,便属于“同分异性”,它们的化学成分一样,却是性质不同的化合物。在此之前,化学界一向认为,一种化合物具有一种成分,绝没有两种不同化合物具有同一化学成分。

贝采利乌斯正确地“裁决”了维勒和李比希之间的论战,使化学探秘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从那以后,维勒和李比希之间的友情,越来越密切。

论性格,维勒和李比希截然不同:李比希热烈,爽快,一激动起来就脸红脖子粗,他好动,好斗;而维勒温和,文静,指着他的鼻子批评也不会动气,爱静,爱思索。李比希看到别人稍有错误,马上就会批评,而且有时往往批评过火。不过,他一旦发现自己错了,又会立即承认,“闻过则喜”。维勒不经深思熟虑,不经自己实验,绝不轻易批评别人,而且讲话极注意分寸。然而,共同的事业—化学,使他们成为诤友、畏友、莫逆之交。

他们多么想在一起工作啊!

1831年,李比希想办法给维勒在卡塞尔艺术学院找到了一份工作。维勒毅然离开了首都柏林,到小城市卡塞尔工作,他的目的只有一个—离李比希近一点儿。

其实,卡塞尔跟吉森也不算近,相距100千米。可是,终究比柏林要近得多。一有空,不是维勒上吉森去,就是李比希到卡塞尔来。他们共同合作,以两人的名义,发表了几十篇化学论文。

李比希在给维勒的一封信中说:

我们两人同在一个领域中工作,竞争而不嫉妒,保持最亲密的友谊——这是科学史上不常遇到的例子。我们死后,尸身将化为灰烬,而我们的友谊将永存!

维勒在给李比希的信中则说:

用我们共同名义发表的某些短文,其实是我们之中的一个人所写的。用两人的名义共同发表,为的是纪念我们的友情。

人们曾这样评论维勒和李比希的友谊:

在世界化学史上,恐怕没有比他们两人合作得更好的了!他们为什么会有如此深厚的友谊?那是因为他们都正直无私,对学问务求彻底,在科学面前老老实实。有了这许多共同点,他们才会携手并进,成了挚友。

李比希谈及他和维勒一起做实验时说:“当一个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另一个人则早已做好了准备,我们两个人犹如一个人似的。”

维勒结婚后两年,妻子不幸病故。为了减轻挚友的痛苦,李比希把维勒接到自己家中住,安慰他。

维勒深为感动,后来在给李比希的信中说:

你以亲爱之意接待我,留我如此之久,我不知应当如何感谢你。当我们在一起面对面工作时,我是何等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