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后来居上

刚跨入彼得堡师范学院的门捷列夫,在学习上很吃力。

门捷列夫来自穷乡僻壤,那里的教学水平比较差。入学不久,母亲的病逝又使他陷入极度痛苦之中。因此,大学第一学年,门捷列夫的学习成绩很差,全班28名学生,期终考试时,门捷列夫名列第25名。

门捷列夫决心奋起直追,他整天沉浸在学习之中。

彼得堡师范学院的化学教授亚历山大·阿伯拉莫维奇·伏斯科列森斯基,给了门捷列夫深刻的影响。这位著名的教授同时在六所大学兼课。后来门捷列夫在回忆这位老师时说:“别人谈论的往往是科学事业中的巨大困难,然而在实验室里,伏斯科列森斯基教授常常教导我们‘馅饼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门捷列夫还说:“我是伏斯科列森斯基的学生,我很清楚地记得,他在讲课时的那种真实纯朴的诱导力和经常督促大家独立研究科学资料的精神,他用这些吸引了许多新生力量参加化学研究工作。”

果真,在伏斯科列森斯基的引导下,门捷列夫被吸引到化学上来,开始对化学产生独特的兴趣。他立志做一个化学家!

门捷列夫勤奋地学习着。他异常贫困,父母双亡,靠着奖学金维持生活,连参考书都买不起。在念大学三年级的时候,他得了严重的喉头出血症,病得很厉害,以致医生把他当作垂危的病人来护理。然而,门捷列夫最终战胜了疾病,并在病床上坚持学习,写论文。

在20岁的时候,门捷列夫写出了生平第一篇化学论文《芬兰褐帘石的化学分析》,显示了他的科学才能。伏斯科列森斯基和另一位教授库托尔加审查了论文,非常赞赏,在门捷列夫的论文上写下了这样的评语:这一分析做得这么出色,值得登载在俄罗斯矿物学会刊物上。

紧接着,门捷列夫支撑着病体,又完成了第二篇化学论文《从鲁斯基拉到芬兰的辉石》。

1854年,门捷列夫开始写毕业论文《论同晶现象与结晶形状及其组成的其他关系》。他曾这样谈及写毕业论文的经过:“师范学院要求提出自己的毕业论文题目时,我选择了同晶现象。我之所以对这个主题感兴趣,是因为我在第一篇和第二篇论文中已对它做了描述,而且我觉得这个题目在自然科学历史方面是个很重要的题目……写这篇毕业论文,使我对化学研究工作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因此这篇论文确定了许多的东西。它是在1854—1855年写成的。”

1855年,门捷列夫毕业于彼得堡师范学院。

一年级时,门捷列夫的学习成绩在班上是倒数第4名,毕业时却后来居上,跃居第1名,荣获金质奖章!

门捷列夫是在承受亲人接连病故的巨大打击中后来居上的;

门捷列夫是在贫穷困苦的恶劣环境中后来居上的;

门捷列夫是在几度病倒的情况下后来居上的。

在门捷列夫毕业时,一位科学院院士曾写下这样的评语:“我很高兴听到学生门捷列夫解答的一些化学问题。我相信这个青年非但完全掌握了化学知识,并且甚至已经认识到这门学科最新的发展方向……”

门捷列夫的毕业论文在1856年发表于《矿业杂志》,并在同年出版了单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