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四十二 帝国铁骑:冶金技术与中原王朝的盛衰(1)

讲到这里,我们对历朝历代中原王朝与北方民族交战的“成绩”作一个对比和分析。

汪直和王越取得了震动朝野的空前胜利,但实际也就斩首430余人。之前的红盐池之战,斩首数量还要更少一点。此外其他时间对蒙古骑兵作战,能够斩首100以上就算是大功了。虽然说杀敌数一般会比斩首数要多,但即使将斩首数翻个三四倍来估算杀敌数,也不过一两千,不算太多。

如果我们看一看汉朝,每一次重大胜利都是斩首1万多甚至好几万,动不动就长途奔袭上千里攻击匈奴骑兵主力部队。甚至到了东汉中期,外戚专权和门阀政治都很严重了,对外战争仍然不断取得辉煌的胜利。东汉中期的外戚窦宪率军进攻匈奴,出塞3000里,斩首13000人,燕然勒石而还;一年后继续出征,这次更厉害,出塞5000里打败匈奴,斩首5000余人。从这个角度看,明朝中期最强大的时候,军队的战斗力也比东汉中期差得很远很远。

我们真的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吗?

本书的目的当然不是讲战争故事或者军事战略,核心还是讲政治经济关系。

但军事行动在古代社会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古代文献资料缺乏,政府的腐败状况与人民实际生活水平很难查证。一般来说,对外军事行动的成绩就是检验内政清明与否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军队体系不大可能独立于国家政治经济体系之外,独立地保持清明或发生腐败。一般来说,腐败低效的政府,其军队战斗力就弱;而政治清明时代的军队,战斗力则比较强。这个规律应该基本靠谱。

但是,当我们用这个指标来跨朝代进行比较的时候,就要特别注意,影响军事胜负的因素除了政府效率、经济实力外,还有武器装备的技术水平差异。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农耕地区的武器生产水平,跟周边民族的武器技术水平之间的优势程度差异很大。

比如,秦朝和汉朝的军事装备技术大大领先于匈奴等少数民族。而到了宋明时期,这种技术优势基本消失了。如果不考虑这个因素,仅凭对外军事作战的成败来评价秦汉和宋明在政治经济体制上的优劣得失,那就可能会得出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比宋朝、明朝更先进的结论,而这样的结论就可能是有所偏颇的。

汉朝对匈奴作战的成绩相当惊人,远远超过后来的唐朝、宋朝、明朝,动不动就是千里奔袭,一战就斩杀上万匈奴骑兵。到了明朝,即使有重大胜利,斩首数也都是按百来计算的。这个差距真的有这么大吗?明朝的士兵和将领们跟汉朝比就弱到这个程度吗?

由于很难解释这个差异,有些人就干脆讨论比较虚无的“尚武精神”。他们觉得中国在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华夏民族尚武精神强烈,勇于对外作战,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有的说是与异族混血了,有的说是被儒家文化侵蚀了,有的说是被专制政权奴化了……总之,后来华夏民族就变得软弱可欺了,更加贪生怕死了云云。

明朝军人就比汉朝军人更怕死?我是不太相信。就算真有差异,也不能是打一仗杀人上万和杀人上百这种数量级的差异呀!

真实的原因是:秦汉时期,中国的冶金技术极为发达,而包括匈奴在内的西北少数民族的金属武器很少、质量也很差。汉朝的军队去打匈奴,就跟2000年后的鸦片战争英军打清军一样,存在巨大的武器代差。汉军的箭是铜箭头或者铁箭头,而匈奴骑兵的箭则很少有金属箭头,主要都是木料或竹子削尖的箭,很难穿透汉军的皮制盔甲。汉军还有一部分铁制盔甲,匈奴的箭头无法穿透,刀也砍不进去。相反,汉军的铁箭头要穿透匈奴的皮革盔甲则轻而易举。

此外,汉军弓弩的关键部位也是铜制或者铁制的,精确度和射程也远非匈奴可比。秦汉时期弓弩的机芯不仅是金属制成,而且已经成了标准件,可以在不同的弩架之间互换。

汉军的刀刃是钢,而匈奴的刀一般都是质量很差的铁,二者一碰,匈奴刀就得断。

在这种情况下,汉朝的大军一部分人穿着铁制铠甲,大部分人带着金属箭头的箭、金属机芯的弩,拿着百炼成钢的长刀,横行大漠,就好像今天的我们带着一支装甲部队,人人都手持冲锋枪,到大平原上去跟一群拿着手枪的对手交火。这样的差距,我们根本不用担心孤军深入,横行几千里都没有问题。只要找到对方的主力部队,交战的过程不会太激烈。

司马迁在《史记》里面就记载,西域之地的人“不知铸铁器”。

西汉末年,大将军陈汤远征3000多里,擒斩匈奴单于,立下盖世奇功。后来陈汤回到长安做官,有一次皇帝问他:前线有部队跟乌孙国的军队打仗,战斗很激烈,我们该不该派兵支援?

陈汤就说:“夫胡兵五而当汉兵一,何者?兵刃朴钝,弓弩不利。今闻颇得汉巧,然犹三而当一。”

这句话很明白地说明了汉军的武器优势:西北少数民族“兵刃朴钝,弓弩不利”,武器差距之大,5个胡兵才能抵得1个汉兵。后来“颇得汉巧”,也就是说向汉朝学习了一些技术过去,但是仍然有差距,3个胡兵才能抵得上1个汉兵。陈汤根据双方兵力推测,这次乌孙的兵力并没有达到汉兵的3倍以上,所以肯定能打赢,不用派援军。没过多久果然战报传来,如陈汤所料。

汉武帝的时候,派李陵去给李广利的骑兵部队送粮草,但李陵不想干这种没有技术含量的活儿,主动提出要带5000步兵去漠北扫荡匈奴王庭。武帝竟然同意了。结果他们真的在阿勒泰山附近遭遇了匈奴单于主力。单于亲自带领3万骑兵对李陵的军队发起攻击。

李陵用弓弩向匈奴骑兵射击,匈奴骑兵死伤数千人,被迫退却。单于又惊又怒,连忙派人去叫援军。最后会合了8万骑兵,向李陵发动总攻,这才取得胜利。

李陵被迫撤退。匈奴紧追不舍,追击了五六天之后,汉军伤亡过半,等到李陵把弓箭全都用完了,匈奴才最终歼灭了李陵部队。就这样李陵部队还有400多人突围跑了回来。

如果双方武器装备在同一水平线上,8万骑兵在大漠上追击四五千步兵,绝不可能是这个状况,应该是像狼群对付几只离群的羊羔一样轻松。换句话说,匈奴8万骑兵的战斗力,也就相当于汉朝五六千步兵的战斗力。陈汤说的汉兵可以“以一当五”都是保守估计,是东汉才会出现的情况。所以,像卫青、霍去病这些人,带着四五万骑兵去讨伐匈奴,基本就没有什么打败仗的可能,取胜的关键是要在粮食耗尽之前找到对方主力。只要找到了,战斗的过程并不激烈,可以轻松杀敌万人以上。

两河流域开始冶铁的时间比中国早,但中国古代的钢铁冶铸技术从战国时期开始就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战国时期出现了“干将”“莫邪”这种宝剑,就是因为中国已经可以冶炼硬度极好的钢了,青铜剑和普通铁剑在它面前一碰就折。到了汉朝,炼钢技术进一步成熟,钢的生产进一步产业化了。

匈奴完全无法抵挡装备钢铁武器的汉朝骑兵的攻击,不能在中国的北方草原立足,不得不向西方迁徙。由于西方的炼铁技术远远落后于中国,也没有杀伤力很强的弓弩,面对学习了汉朝部分冶金技术的匈奴骑兵,他们无法抵抗。

除了冶金水平,还有人提出过,有可能汉朝的军队有马镫,而匈奴骑兵没有马镫,骑兵就很难在马背上稳定地使用武器。但是这个论点缺乏证据,史书上没有匈奴骑兵下马步战的记载。而且,马镫的工艺很简单,只要汉朝军队装备了,匈奴很快就能学会。因为每次战争双方都会有俘虏,匈奴那边有很多前汉军将士帮他们训练骑兵。双方军队的装备不会在这些没有技术含量的地方存在巨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