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印度人和印度文明(2)
以上语言都从梵语衍生而来。印度教神圣典籍就是用梵语书写的,公元前1400年前后,自称雅利安人的族群把这批典籍带进了印度。梵语属于印欧语系。印欧语系大致包括:梵语和受到印度文明影响的现代国家使用的梵语衍生语;古波斯语,以及伊朗、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境内的衍生语;包括英语在内的欧洲语言。
在说梵语的人抵达印度前,达罗毗荼语和蒙达语已在此落地生根。今日达罗毗荼语系的主要语言分布在印度南部地区:泰米尔语→泰米尔纳德邦,泰卢固语→安得拉邦,卡纳达语→卡纳塔克邦,马拉雅拉姆语→喀拉拉邦。达罗毗荼语系约有20种语言,其中一部分由印度中部地区的部落族群使用,例如冈德语,约有500万使用者。另外,还有两座岛在使用达罗毗荼语系的语言——生活在恒河谷地的马尔托人说着马尔托语,生活在印度河流域的布拉灰人说着布拉灰语。梵语进入印度前,达罗毗荼语系曾遍及整个印度地区,但是在北印度,它们却逐渐让路给印度—雅利安语支。因此,印度—雅利安语支的某些特点和其中许多外来词均源自达罗毗荼语系。学界对于达罗毗荼语系的起源尚未有定论,有人认为它的起源与芬兰—乌戈尔语族有关;有人则认为与埃兰语有关。学者们达成的共识是,达罗毗荼语系是在梵语之前经由印度西部或西北部到达印度的。
另一方面,蒙达语族属于分布在阿萨姆邦和中南半岛的南亚语系。梵语里有借自蒙达语族和达罗毗荼语系的字词,由此可以合理认定蒙达语族是在梵语之前从东部传入印度的。蒙达语族的使用者主要是印度中部和中东部的部落族群。
许多世纪以来,印度的人种和语言大量混杂交融,融合成我们所说的印度文明。三种混合的语言系属间仍有可以辨别的差异,这些差异仍旧是区分它们的最审慎依据。另一项可以将语言区别开的特征是系谱和婚姻制度。印度北部族群的婚姻制度存在地区和种姓差异,但核心原则是必须嫁娶“陌生人”——此人既非亲属也非同乡。达罗毗荼语区的系谱制度则相当不同,他们很乐意建立人类学家口中的“交错从表”婚姻关系,也就是堂表兄弟姊妹之间异性通婚。婚姻制度影响着语言的构成,前者是所有堂表兄弟姊妹等同于亲兄弟姊妹,因此非适婚;后者则是堂表兄弟姊妹属于交错从表关系,因此适婚。由于嫁娶舅舅或姑姑的子女盛行,因此“舅舅”或“姑姑”与“岳父”或“岳母”是同一个词。交错从表婚姻习俗普遍盛行于印度南部和斯里兰卡,甚至传播到部分印度—雅利安语区,尤其是斯里兰卡僧伽罗语区,马拉地语区和古吉拉特语区的某些种姓也采用这一习俗,这也意味着系谱比语言更抗拒变化。蒙达语族区的系谱制度与前两者不同。在绝大多数其他方面,例如宗教思想、经济与政治形态方面,系谱和语言系属的分别往往忽略不计。印度文明就产生自这些保留着“前印度”气息的痕迹,它们说明了语言和系谱对于印度文明的其他部分并没有决定性的影响。
印度
印度文明是一种特定的社会或社会制度,因此,我们不能将印度理解为一个实体或特定地域,而应视其为与印度文明相关的地域。我们必须深入了解印度文明,而这片地域恰恰对印度文明的塑造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或者说,它也极大地约束着印度文明的发展。我们必须谨记,印度并非世界地图上一个疆域固定、无所变动的地点,而是一个与印度文明同时产生,疆界随印度文明的生长而移动和扩大的空间。值得一提的是,它同时拥有内部与外部疆界。我们看到,印度文明早期文学作品已认可“野蛮人”这一观念,也认可了尚未融入印度文明的中央内陆区的居民。
与此同时也需谨记,当谈及印度时,我们指的是印度文明及其空间和地域,而非1947年随着英国统治结束而建立的印度共和国。今日政治地图中的7个民族国家,分据着“文明”意义上的印度地域:
印度共和国,通称印度
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通称巴基斯坦
孟加拉人民共和国,通称孟加拉国
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通称斯里兰卡
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通称尼泊尔
不丹王国,通称不丹
马尔代夫共和国,通称马尔代夫
这些民族国家的政治实体多数相当年轻:印度与巴基斯坦是1947年印巴分治后建立的;1948年,锡兰脱离英国统治取得独立;1965年,马尔代夫独立;1971年,孟加拉国脱离巴基斯坦,成为独立国家。尼泊尔认定自己是最后一个印度教君主制国家,直到2008年才通过革命建立了共和国。虽然在英国统治印度时期,尼泊尔保持了独立自主,但仍处于英国影响之下。不丹是东部的一个小王国,国民大多信奉佛教,直到2008年才举行第一次全国性国民议会大选。
为了避免将印度文明与印度共和国混为一谈,有些人不再使用“印度”一词,而改以“南亚”来指称上述现代民族国家组成的区域。“南亚”一词具有政治中立的优点,缺点是除了专攻区域研究的学者外,鲜有人使用;“印度”一词的优势,是数千年来它已为希腊人、波斯人、阿拉伯人和中国人在指称印度文明及其地域时广泛使用。除在谈到印度共和国时使用“印度”一词外,本书中的“印度”一词,皆指其他学者称呼的南亚地区及其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