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钓寒江万里愁——柳宗元(3)
其实,悄怆幽邃的是心而不是景,诗人将人生的悲剧投射在了所见到的世间万物上,于是,万物都带上了这层凄凉悲怆的色彩。《旧唐书》本传中说柳宗元“即罹窜逐,涉履蛮瘴……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为骚文数十篇,览之者为之凄恻”,就是这个原因吧。
如果说在长安的日子是柳宗元直接从事革新活动的抗争政治领域的话,那么到永州之后,他的抗争则转到了思想文化领域。柳宗元不仅是散文家、诗人,更是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这在中国古代诗人身上是少见的。
永州十一年,柳宗元写了《封建论》《非〈国语〉》《天对》《六逆论》等作品,在《封建论》中,他分析分封和郡县两种制度的优劣。他甚至在文章中批驳汉代大儒董仲舒是“淫巫瞽史”,指责董仲舒“诳乱后代”。柳宗元推崇儒学,但是并不偏执一家,而是独成体系,博采众家之长,这在中国古代文人中十分少见,绝非一般腐儒可比。
柳宗元的诗歌相比于唐代其他诗人的不算很多,只有一百四十余首,但有诸多传世之作。苏轼评价说:“所贵乎枯谈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唐才子传》中也认为柳宗元的诗歌成就在陶渊明之下,但是在中唐韦应物等人之上。
柳宗元这些巨大的成就几乎都是在他被贬之后取得的。也许,这正应了司马迁《报任安书》里的那段千古流传的名言: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让我们再回到前文宗白华先生的话中吧,也许,我们可以这样说,柳宗元的人生的确是坎坷而不幸的悲剧,这个悲剧像一个祭坛,将诗人的生命和血肉献祭给残忍的命运之神。但是,也正因为这昂贵的献祭,使诗人得到了比生命更有价值的东西。正如宗白华先生所说:“肯定矛盾,殉于矛盾,以战胜矛盾,在虚空毁灭中寻求生命的意义,获得生命的价值。”
感谢柳宗元,让我们看到了这世界上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生命的价值。
最后的归宿是孤独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贞元二十一年,柳宗元被贬永州,从此远离了政治的喧嚣,走入了另外一个世界。
后人多认为《江雪》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所作,但是也有人指出永州地处亚热带怎么会有如此大的雪,甚至还有人搬出历年永州的气温变化情况作为佐证,还有人根据垂钓的常识认为大雪冰封之时是不可能在江上钓鱼的。其实,这样解诗就像用解方程的方法来谱曲一样可笑。诗歌可以当政治的人生晴雨表,但是绝不能当自然的温度计。何况诗人也没有说,诗中的景象就是现实气象的复制。这种气象不是在现实中,而是在诗人的心中。
该诗开头两句以夸张的手法描写了一幅万里冰封、人迹全无的景象,大雪所至,宇宙为之空廓,天地为之沉寂。有人说这两句颇有禅意,不管是鸟迹还是人迹,此时皆归于无。无与有相伴生,“鸟飞绝”与“人踪灭”其实都是为后两句的渔翁独钓造势。
“渔翁”在中国文学中本身就是一个富有深意的意象:姜太公“闲来垂钓碧溪上”待文王,屈子行吟泽畔遇渔父,孟浩然也以垂钓者喻朝廷当权者。虽然在这些典故中,渔翁的内涵各有不同,但是都与权位及归隐相连。《江雪》中的渔翁形象无疑是诗人自身的写照,冰雪封江之时,诗人到底是在江上独钓自己的信仰、自己的高洁,还是在独钓自己已经失去的政治理想和抱负?
关于这一点,曾经有过很多猜测,《古唐诗合解》中说:“世态寒冷,宦情孤冷,如钓寒江之鱼,终无所得,子厚以自寓也。”《而庵说唐诗》中说:“当此穷途人日短,可以归矣,而犹依泊于此,岂为一官所系耶?”也许他们说得都没错,永州之贬是柳宗元生命中最大的转折点,在永州的十一年里,伴随着诗人的不仅是对故土的思念,还有有朝一日能够重返政坛施展才干的梦想。在永州的岁月里,诗人并没有停止抗争,只是由政坛上轰轰烈烈的拼搏,转入了智者的沉思、哲学的冥想,这种抗争,其痛苦程度并不亚于政坛上的纵横捭阖、折冲樽俎。更关键的是,在尘俗的视角里,这种抗争最后注定是一无所得的,就如诗人寒江独钓,注定将空手而归。
这让人想起海明威笔下的渔夫圣地亚哥,当他历尽艰辛终于捕获了一条大马林鱼之后,猎物却被鲨鱼吞噬殆尽,最后,他只好带着巨大的鱼骨架回到港口。但是,当渔翁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里睡觉之后,他却梦见了狮子。
所以,诗人到底在独钓什么,不是那么重要,因为一个“独”字已经告诉我们:整首诗歌呈现的就是一种繁华之后的孤寂、喧嚣平息后的沉静,以及尘埃落定后的高傲。
在这里,很多人还会想起柳宗元另外一首著名的《渔翁》诗: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两个渔翁,一个在漫天大雪之下独钓寒江,一个在绿水青山间纵情啸歌;一个在人生的严冬中沉寂凝视,一个在自然的美景里游目骋怀;一个内敛而静穆,一个奔放而潇洒。但是,两个渔翁又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孤独。《江雪》中的渔翁孤独地在冰封的江中垂钓自己的命运和未来,《渔翁》中的渔翁则始终不让人看见,我们只听见他汲水点火的声音,只能在晨晖中隐隐听见他豁达的啸歌。最后一句“岩上无心云相逐”显然化用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的名句。诗人通过两个渔翁告诉人们,经历了政治的险恶和纷争之后,他已经远离了那片喧嚣、那份纷扰,走入了另一个世界。从此,中国少了一位本应有所成就的政治家,但是多了一位高傲而潇洒的诗人、一位孤独而沉寂的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