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第五章 通过社交软件寻找好友令人羞耻吗?(6)

书名:走出内向,给孤独者的治愈之书本章字数:2569

一周后,我俩都穿着黑色的连体式泳衣,站在了码头上,而我的比基尼线还残留着做蜜蜡脱毛时留下的痕迹。阿比盖尔没来过这儿,我以前和杰茜卡来过一次。那时她告诉我下水时,不要一下子就扎到冷水里。所以我把同样的建议也给了阿比盖尔:别一头扎进水里,否则你会喘不上气来,而且一不小心就会呛到水。慢慢来,呼吸也要慢一点,稳一点,然后一直保持向前游。

阿比盖尔下到水里,一下子就游过了整个泳池。我在她后面慢悠悠地划水,然后仰面漂浮在水面上。

游完泳,我们穿过公园,她带我去她贝尔赛公园边上的房子,还送了我一本书。几个月前,眼前这个女人还是个陌生人;而现在,我在她家里,读她的书,和她讨论写作。

我知道我和阿比盖尔还会再见面的。我仿佛找回了年轻时那种轻松而又亲密的朋友关系,只是现在升级成了“成人版”。彻夜谈天、互换衣服或是每个周末都腻在一起,对我们来说都不太现实,因为在人生的这个阶段,我们实在都太忙了。但你想,在这个偌大的城市孤岛上,你知道还有一个人,哪怕只有一个,在你郁郁寡欢的时候,你只要发消息说:“想去吃点东西吗?”他们就会马不停蹄地赶来,听你倾倒苦水,让你重新振作起来。他们啊,简直就是一份上天赐予的珍贵礼物。

还有,阿比盖尔能从容地处理她自己的麻烦事,她应该知道“如何搬动尸体”。

一项研究表明,两个人在见过6到8次面后,才会把对方定义为自己的朋友。请回忆一下,最近一个在一年内你见了6到8次的人是谁呢?要么你和他或她正在暧昧期,经常约会;要么你们隶属同一支运动队伍;要么你们是室友,同居一室。否则,你很难达到这个标准。

要是按照这个定义,我最好的朋友应该是19路公交车司机。

还有研究表明,一个人平均要花上50个小时的时间和另一个人相处,你才会把他当成“普通朋友”;直到你和他待了90个小时,还觉得合得来,你才会把他升级为“好朋友”。

50个小时?我觉得不靠谱。只要你们遇到了共同的困难,同仇敌忾,友谊的小火车就能以10倍的速度向前飞驰。我想起了以前在新闻学院和一个同学一起做电视报道的经历。作业太难,我们在剪辑室里抱头痛哭了几个小时,那几个小时让我们的关系突飞猛进。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那些共同遭遇了颠簸的飞机,施虐成性的老师,以及冗长无味的爵士乐演奏会的人。如果他们都幸存下来,那就真是一辈子患难与共的挚友了。

所以对我来说,和一个投缘的人见过两次面,待上几个小时,再时不时发发走心的短信,我就觉得差不多是朋友了。我和阿比盖尔算是步入了正轨。

有时候,新朋友会让人时刻惦念着。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他的生活正在经历什么——他的家人可能病了,他可能遇上了一件需要全身心投入的人生大事,他可能刚从一段失败的感情中走出来……我们无从得知。

正如我的导师雷切尔·柏丝契所言:“在你们真正成为朋友之前,你不能指望别人会像你朋友一样行事。我不是说人们应该刻薄无情,而是说他们其实不亏欠你任何东西。所以如果他们没有及时地联系或回复你,也不用感到太受伤。”

尽管“朋友间的约会”让人神经紧绷,但我也再次收获了一些惊喜,比如陌生人并不是什么洪水猛兽,他们比我想象中的要友好得多,也正常得多。当我“约她们出来”时,没有人会直接拒绝我。我也没遇到过奇葩,也没收到过污言秽语或是受到下流照片的骚扰。

迈出第一步的确令人尴尬,但如果不迈出那关键性的一步,什么改变都不会发生。请人喝杯咖啡或是饮料,你又不会损失什么。交友软件里发信息也很轻松随意,如果她们拒绝你,也完全没关系。

个中滋味,我最清楚不过了。你想啊,我可是一夜之间被29个女人拒绝过呢。

但我还不是活得好好的。

一天晚上,我给儿时最好的朋友乔瑞发消息,她和两个孩子住在休斯敦。伦敦此刻是凌晨3点。

“为什么交个朋友这么难啊?”我对她倾诉。

“那是因为你想要的是一段共同的经历,而不仅仅是一个朋友。”

她说得很对。我总拿新交的朋友与老朋友做比较,看新朋友给我的化学反应和温暖感受是否和我最久远、最亲密的朋友一样。所谓老朋友,他们见证了我的成长轨迹,和我一起步入中年,也欣然接受我眼角慢慢浮现的皱纹。而我所期待的,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的友谊,而是需要经年的陪伴才有像酒一样越陈越香的亲密感。

然而,有时友情就像爱情一样无法计划。当你苦苦寻觅时,却可能求而不得;而当你心灰意冷时,它又有可能在你完全预料不到的时候找上门来。

有次我夜跑归来,累得弯下了腰,站在我的公寓前直喘粗气。这时门开了,一个女人拎着垃圾走了出来。她看着我,眼神里充满了疑惑,就好像在看一个怪人。

“我不是在闲逛。”我忙解释。

“哦,我没觉得你在闲逛,”她说,“我还以为你住在这儿呢。”

“哦,我是住这儿,就在3楼。”

紧接着,我们互相做了自我介绍。她叫汉娜,来自荷兰。当她转身回去时,我忙喊住她:“等下!要不要留个电话?万一……万一着火了,还是怎么着的?”

看来这一年我的确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和陌生人聊天时不再像以前那般羞涩。我在交友软件上的经验也让我可以主动出击,迈出第一步,尽管有时候还是会觉得怪怪的。

几周后,汉娜和她老公出去度假,她拜托我们帮他们签收并保管一个包裹,回来后还邀请我和萨姆到他们家吃饭。那次我在她家看到了好几百本书,从她家出来时我抱了一大摞书,都是向她借的。

几个月后,汉娜给我发消息说:“一起去喝杯咖啡吗?”然后我就去了。

这简直是一场不期而遇的完美约会:一切自然而然地发生,不必费尽心思考虑是否有哪些不妥帖的地方。咖啡浓郁而充满香气,我们相谈甚欢,在咖啡馆里度过了美妙的时光。而且还因为她就住在楼下,我们省去了在路上的时间。我们年纪相仿,读过几本相同的书,被同样的事情所困扰,所以一下子就擦出了友谊的火花。

她其实一直住在我楼下,但如果我没有之前积攒下的努力尝试和朋友约会的经验,即使是楼下的邻居,我也根本不敢在刚见面的时候就要她的联系方式。参照以前我在伦敦和邻居的相处模式,我肯定会假装在她周围四处晃荡,不敢靠近她一步,更别提搭讪了。

汉娜和阿比盖尔为我营造自己的小社交圈开了一个好头。我的朋友数量完全不需要有女子啦啦队那么夸张的规模。只要像德弗斯想的那样,拥有三两好友,偶尔参与一些社交活动来点缀我贫乏的生活,我就心满意足了。这样,我也不用成为什么奇怪的书商。伦敦是个大城市,对我来说尤显空旷和孤独,像我这样内向害羞的人在这样的城市里逐渐有了三两知己,有了几分归属感,心里委实快乐得十分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