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第二章

书名:庶女丞相本章字数:6110

5

姐姐封妃后,终于自由了些,可以召见命妇。

前些日子,姐姐已经见过了嫡母。

如今轮到我了。

我才刚进拱门,便被贵妃请到她的宫殿。

这几年,我回姜家的次数并不多,听母亲说这位常贵妃不好相处,倒也不是嚣张跋扈,她惯会收买人心,宫里上上下下都很喜欢她。

可她与姐姐的关系并不好,是以,这几年,姐姐的日子也不算好过。

长公主本就爱她文思敏捷,进宫以后,两个人更是好的一个人一样,私底下,长公主更是称呼她“嫂嫂”。

太后一心礼佛,因为不是今上的亲生母亲,一向不爱管这些事。

皇后体弱,后宫大权基本交给了常贵妃和姐姐。

有宫女给我上了今岁的新茶,冷汗打湿了我的里衣。

居移气,养移体。

媛贵妃变了很多。

我初见她时,只觉得是个天真烂漫的小姑娘,虽然有野心,但是一眼能望到底。

不像现在,喜怒不形于色,只一眼便叫人透不过气来。

“说来惭愧,本宫初入宫时,不习惯跪拜之礼,冲撞了当时还是惠嫔的淑妃娘娘,陛下责罚我,让我每日去惠嫔宫门口跪上两个时辰,宫道上人来人往,没一个人停下脚步,也没人奚落我。”贵妃润了润嗓子,“宫墙规则禁锢了所有人,每个人都像木偶一样。”

我震惊地抬起头,发现周围服侍的宫女不知什么时候都消失了。

常贵妃美丽的脸庞浮现出怪异的神色。

这种表情我很熟悉,就像每次我照镜子的时候一样。

快二十年了,我一直浑浑噩噩地活着,努力压抑自己的本性,让自己活成别人希望的样子。

我成功了,拥有了俗世意义的成功,夫妻恩爱,家庭和美。

可午夜梦回,我依然觉得,我和这个时代格格不入。

可那又如何?只要我能够好好活着,就足够了。

“就算你想当武则天,当今也不是李治,现在更不是唐朝。”我压低了声音,当今非昏君,亦非明君。

周边小国蠢蠢欲动,皇上却一心想效仿先帝当个仁君,垂拱而治。

况且,此一事,失败了便是血流成河。

“我不怕,入宫之前父亲教我忠君柔顺,告诉我侍奉皇上和皇后要谦卑,他一辈子待在京城,没看过边塞的枯骨,没见过被柔然掳走的妇女儿童。他大可以做他的贤臣,忠他的明君,但我不可以,我做不来锦衣华服的后宫嫔妃,我只想做个人。”

常小姐锦衣华服,珍馐佳肴,更进一步便是母仪天下。

她可以是常才人,媛贵妃,甚至是常皇后,却唯独不是她常凌。

她握住我汗湿的双手,同时我也听到了一个冷冰冰的电子音。

【剧情已偏离轨道,请宿主尽快纠正】

“我不怕父女反目,不怕身首异处死无全尸,也不怕遗臭万年,我只怕自己浑浑噩噩地活着,像小说里既定的剧情一样,我怕到死我都只能守着我的宫殿。”

是了,这是一本小说。

女主是我的姐姐。

我的身份,只是给女主幼年时制造波折的炮灰女。

原本的我,会在姨娘的教导下,骄蛮跋扈。

然后,在五岁那年,跟姨娘一起,因谋害嫡母,被父亲双双打死。

我害怕自己真的走上这样的命运。

于是,拼命压抑自己的本性,讨好嫡母,让自己变得柔顺。

我成功了,活了下来,还嫁了女主所谓的白月光。

而姐姐进宫后,披荆斩棘,最终成为皇后。

皇帝死后,新帝年幼,姐姐垂帘听政。

姜谢两家因她而荣耀满门,甚至在新帝登基后,依然官居高位。

但是,她执政期间恪守周礼,割地赔款,此后节俭度日,衣不绣花,只听满朝士大夫吹捧她贤德。

耄耋老人多战死,待嫁新妇换白衣,边关几乎成了邻国的屠宰场,她还沉醉在贤后的名声中。

小说到了这里就结束了。

但我几乎可以想到,如果没有能力挽狂澜的皇帝出现,这个朝代的结局会是怎么样。

常凌促狭地笑着:“我拿的是宠妃系统,怎么样,要不要陪我这个宠妃改天换地?”

该这样吗?

我回想起从前种种。

如今,我已实现了自己的心愿,我有和睦的家庭,慈爱的公婆,温润的夫君,娘家的亲人也都很好。

我的幸福,唾手可得。

如果追随常凌,毫无疑问,我会失去这一切。

我该这样做吗?

我再三反问自己。

当时的想法,我已不记得了。

我只知道,那一日,我反握住了常凌的手。

浑浑噩噩过一生,终究不能算活着。

6

许是有了目标,之后的日子,忽然变得很有意义。

我开始积极参加宴会,我攒钱办学堂和育婴堂,常凌还以皇家的名义开办报社。

我跟常凌一个在宫内,一个在宫外,配合得亲密无间。

我和谢琪闲聊之时,他说过几句常凌德不配位,不贤,但是百姓都很爱戴这位常贵妃。

永安十年秋,我和常凌等待的时机终于来了。

赵将军班师回朝。

赵将军多年驻守边关,先帝之时,狄戎来犯,正是这位赵将军临危受命,大败狄戎,本可乘胜追击,只可惜先帝讲究以和为贵,又送了无数珍宝美女给狄戎。

前年,狄戎再次来犯,掳走了数千少女,皇上下令不得追究,有边关百姓逃回来也要再送回狄戎,赵将军拒不受命,因此被朝中文臣攻讦,险些被下狱,还是常凌吹枕头风,皇上将他降级。

攻讦他的文臣,就有姜家和谢家。

在小说中,没有常贵妃求情,姐姐又是宠妃,自然没有人敢触霉头。

赵将军郁郁不得志,没多久便病死了。

后来,狄戎求和,姐姐除金银珠宝之外还遣送了一批宫女,其中,赵将军的女儿赵行赫然在列。

赵行一路上磨尖了簪子,假意逢迎,趁着狄戎王不注意,割断了他的喉咙,又放火烧了帐篷,在火海中死死拖着狄戎王。

狄戎王的随从砍下她的双手,才拖出了他们的王。

那时候,狄戎王早就失血过多而亡。

狄戎也因此内乱,几位王子和王后争权夺利,边关也迎来了短暂的喘息。

秋天,真是个肃杀的季节啊。

我紧了紧身上的披风。

皇上知赵将军的本事和为人,不会对他多加防范,这就是我和常凌的机会。

他不知,常凌变卖首饰衣服,筹措银钱,再通过赵行把这些银钱送到边关,边关将士才能撑下来。

但是军饷太庞大了,我的嫁妆也所剩无几,再不动手,赵将军迟早会落得小说一样的下场。

他是忠君,但他更爱民。

这场被后世称之为“元月政变”的导火索是宫宴之上。

皇上欲将赵行和亲月氏,父亲在外领兵打仗,皇上却把她的女儿送给敌人侮辱。

赵将军抗旨不遵,常贵妃为其求情。

最终,皇帝夺了赵将军的官职,勒令闭门反省,又将其女接入宫廷,由淑妃教导。

三天之后,常贵妃联合已闲赋在家的赵将军逼宫叛变。

我在谢家听着外面的吵嚷声,宫廷禁军大多是从官宦子弟中挑出来的门面,如何能与久经风霜的沙场老兵相提并论。

此一战,胜者只会是常凌。

几个时辰之后,我在谢家人的注视中上了皇宫的马车。

空气中还弥散着血腥味,勤政殿门口是还没清洗干净的血迹。

常凌一身华服坐在台阶上,半身染血,手里拿着一把断剑,看到我,她随意摆摆手,招呼我坐下。

“你知道么,我很害怕,宴会上让我作诗的时候我很害怕,下旨让我进宫做才人的时候我很害怕,尤其是和你坦白的时候,我更害怕了。你是姜玥的妹妹,不帮我,照样可以荣华一生,帮了我,我一旦失败,你也会死。”

“姜夫人对我很好,姊妹很好,谢家人也都很好。”我怀里还有谢琪写给我的和离书,还有荷包。

荷包是他悄悄去庄子上看我时,偷偷拿的。

我早已不记得我绣过这么一个荷包了。

“我这样的幸运只是一小部分,他们要怪我就怪吧,大不了来日阎罗殿前,我一笔一笔算账,还他们的养育之恩,现在,我只想和你一起做些什么,无论是青史留名还是遗臭万年,我都和你一起。”

我抱住常凌。

家族父母丈夫,当我踏上这条路开始,就已经和他们决裂了。

作为女主的妹妹,谢小将军的妻子,我当然可以荣华一生,最后诰命加身,妻荣夫贵,一生一世一双人。

可是,我学了二十多年,依然不想只当个古代的贵妇人。

我想改变,无论最后是成是败,我都想在史书上留下姜窈这个名字。

7

番外1

元月三十年,早春。

阿芸随着姑姑走在宫道上,她今年将满十九岁,家里有个姐姐,还有个正在上学堂的小妹。她于读书一道上没有天分,但是还算机灵,能写会算的,恰逢宫里招女官,她和爹娘一商量,就报了名。

她们这些女官要求身家清白,品貌周正即可,最好有一技之长。

初选过了,就会被安排在鸾章宫,学习些规矩,等陛下亲自掌眼。

迎面走过来一个穿着大红官服的人,姑姑满脸堆笑着迎了上去。

姑姑声音大,阿芸模糊地听见了几句“姜大人”。

是那位姜大人。

阿芸胆子大,加上本朝民风开放,不以言获罪,也不会因为言辞无状而死人。

阿芸微微抬了眼睑,好奇地打量着这位姜大人。

三十年前,元月政变,正是这位姜大人为女帝上位立下了汗马功劳。

后来,姜家造反,欲拥立其长女姜妃刚诞下的幼子为帝。

也正是这位姜大人,姜妃的亲妹妹,姜家的次女,灭了姜家满门。

“这可真是个夜叉一样的人物。”阿芸心里感慨。

可是,她妹妹就在姜大人开办的学堂里读书,她家大姐在姜大人办的纺织厂做工,一个月能挣不少钱。

姜大人双鬓都白了,笑起来眼角有明显的纹路,对她们却很和气,先是问了她们习不习惯,教她们不要拘束,有什么事都可以和姑姑说。

一时间,有几个胆大的少女叽叽喳喳说起话来。

她们在家里听过姜窈杀父杀母杀姐杀夫的事情

但是,有更多人上过姜窈的课,听她讲过民权民生。

前朝之时,常有溺杀女婴,拐卖妇女幼童之事发生,自女帝登基之后,先是以雷霆手段处置了几家不服管教的前朝官员,又任命姜大人为钦差大臣,代天巡狩。

姜窈不去江南金陵之地,偏爱去山野乡村之地。

姜大人最厌烦的便是拐子和贪官污吏,尚方宝剑,先斩后奏。

当时谁都没想到,姜大人一个女子,都没见过杀鸡,竟然敢杀人。

回京后,女帝就封了这把剑,却赐给了姜窈另一道护身符。

姜大人事务繁忙,没有多待,说过几句话就出宫了,阿芸远远望着那道背影,思绪万千。

陛下事务繁忙,她们一行人在鸾章宫待了三个月,才见到女帝。

女帝年过半百,依然精神矍铄,从第一人开始问问题,一个人五六个问题,又快又密,让人根本来不及思考。

不多会,一多半的人都淘汰了。

留下的只有阿芸,和一个来自江南,名叫绣绣的姑娘。

其他人也不回去,是跟着其他姑姑学习,表现好了便会调到女帝身边。

绣绣比阿芸小一岁,却身量高挑玲珑,比阿芸还高一个头。

江南文风盛行,是最开始开办学堂的地方,不论男女贫富,皆可畅谈国事。

阿芸得以入选女官名列,便是因得她算数好,女帝便多问了她几个算数相关的问题,阿芸才能留下。

宫里的女官半旬一休沐,挣得到,吃住也好,女官彼此之间也算和气。

偶尔姜大人进宫给各位皇子公主讲课,阿芸和绣绣也能在一旁听上几句。

女帝膝下二子三女,幼女尚且看不出好坏,稍年长些的几位皇子公主具是一样的教导,在一处学习,再年长些便要入朝当差。

阿芸不止一次听宫人说,皇长女敏而好学,皇长子性格刚毅善谋,他们两个年岁相近,最近斗得很厉害,怕是会殃及池鱼。

姜大人到底上了年纪,讲了一个时辰便已觉得疲乏,她又是女帝心腹爱臣,宫人不敢怠慢她。

姑姑指了两个伶俐宫女,服侍姜大人去内殿休息一会。

几位皇子公主以及他们的伴读,留下来完成课业。

8

番外2

近几年,姜窈的身子愈发差了.

女帝看着还行,可也是积劳成疾,内里亏空得厉害。

几位皇子公主都是姜窈在育婴堂选的身体健康、家世清白的孤儿。

古代女子生产相当于半只脚踏进了鬼门关,一不留意就是母子双亡。

好在常凌没有非得要个亲生孩子的执念,这可真的是家里有皇位继承。

几位皇子公主各有优劣,一时还看不出来,兵权握在赵行手里,满朝文武留下的又是对女帝忠心耿耿的,他们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殃及黎庶。

姜窈略微小憩了一会儿,就唤人进去梳洗,检查几位皇子公主的作业。

女官做事各有规章制度,阿芸也安安稳稳做了十年,如今也能被人称一声姑姑了。

绣绣去地方上任了,听说她自请去的西北,她最崇拜赵行将军,奈何身子柔弱,习不了武艺,不过,却可以用另一种方式离自己偶像近一些。

倒是宫里,几位小主子都已长成,斗得更加厉害了。

好在有女帝压着,才没闹得更加难看。

元月四十三年,秋夜。

阿芸冒着大雨匆匆驾车前去姜府,请姜大人进宫。

女帝身子一日不如一日了,这两天才有了些精神。

但是,就在今晚,病情突然恶化,急急忙忙传姜大人入宫。

阿芸不敢怠慢,也不乘轿了,自己亲自驾车到了姜府。

女帝喝退其他人,独留了姜窈在内殿。

“窈娘……”女帝吃力地抓住她的衣襟,姜窈早已泣不成声,“我们走得太快了,可是我怕啊,我怕我一死,我们做的一切都会白费,我只能尽力多做一点,哪怕我死了,我的制度,我的法律也不会废除。”

“我知道的,我都知道的,阿凌,你太累了。”

“你,你去替我拟一道旨意,三皇女继位,大皇女入户部,大皇子封王,赵行就别回来了,西北离不得她,我死后,不入皇陵,不必劳民伤财,只一把火把我烧了。”

阿芸守在殿外,只听得内里传来几道悲痛的哭声,一时不由自主地落下泪来。

元月四十三年十月初六,山陵崩。

谁也没想到登基的,竟然是这位不声不响的三皇女。

她的母皇以女子之身登帝位,启民智开民心,退边关,四海来朝,朝中无论男女官员文臣武将,无论心里怎么想,面上都对她心悦诚服。

有这么一个母亲,是幸亦是不幸。

姜窈亲自为这位新皇束发戴冠。

女帝给了这位心腹极大的荣耀,对外可称帝师,对内也是皇子的姨母。

新皇单名珩字,在几个兄弟姐妹之中默默无闻,书读得一般,骑马射猎不过刚过及格线,谋略武艺不如她的兄姐。

常珩的面容隐没在天子冠冕之下,她突然问姜窈:“姨母,我会成为下一个母皇么?”

良久,姜窈才回道:“你会是一个好皇帝。”

朝中有文臣有武将,亦有先帝留下的谋臣暗卫,常珩不需要当状元,也不需要当将军,她需要做的是皇帝。

知人善任,虚心纳谏,以民为本,对外可威慑邻国,对内可休养生息,发展经济。

姜窈长叹了一口气,她老了,朝堂该留给年轻人了。

她和常凌是昙花一现还是经久不衰,是乱臣贼子还是民心所向利在千秋,就留给后人评说吧。

元月四十六年三月。

作为先帝的老人,新帝上位以后对她们委以重任,阿芸如今在沈大人手下做事。

沈大人是先帝开了男女恩科后的第一位女状元,文采斐然,手段能力都不缺。

自姜大人辞官后,就顶替了姜窈的位置。

9

番外3

因着阿芸与姜窈熟悉,陛下便派遣阿芸为姜窈送药赐食。

来得多了,阿芸和门子也很熟悉,打了招呼便进去了。

姜窈吃食穿戴都很朴素,唯独喜欢大宅子,院里种满了梨树,一到春天,满院子的落花,人踩上去都轻飘飘的。

只见一个穿着彩衣,鬓上簪了花的老太太在树下坐着,又哭又笑,嘴里喊着:“爹娘,姐姐。”

阿芸心里发堵,转过脸去无声垂泪。

身后,一个白衣少年悄然而至。

他的父亲是姜窈的养子,在书院教书,没有入朝。

他自己也诗书风流,一样不入朝为官。

亦有人说,他是前朝余孽之后,姜窈怕他惹事,故而压着他。

“祖母这些年便一直健忘,我们只当她年纪大了,记性不好,直到两天前,照顾的侍女才发现祖母变成了这个样子,还没来得及上报,女官莫怪。”

当今极为敬重这位老师兼姨母,赐衣赐食,逢年过节甚至亲自拜见。

少年走到姜窈身后,替她重新绾发簪花:“也有传言说是祖母坏事做得太多,她的父母兄姐夫君死得太冤,来找她了。因果报应,她既得了报应,这么多年,她一心为民,怎么不见上苍眷顾?”

阿芸张张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阿芸的姑姑小姨刚生下来就被溺死了,姐姐本来也要卖出去收彩礼,是因为姜窈和先帝,阿芸姐妹三人才能活下来,活得像个人。

到最后,这两位轰动一时的人物,一个与世长辞,一个心智全失。

“边关安定,百姓富足,女子不再困于后宅,有识之士不再因为身份地位郁郁不得志,蹉跎一生,我是她们,我们是她们。”

阿芸的母亲曾经见过姜窈。

那时候的姜窈还是谢夫人,披金戴银,夫妻恩爱。

可是她却选择了另一条路,披荆斩棘,稍不留意便是万丈悬崖。

好在,她们坚持下来了。

没有哪个朝代能长久,千百年之后的事情,谁能说得准?

但是她们利在当代,以微末之躯,做到了她们能做到的极致。

也唯有他们这样的人开路,千百年后,才会有更多的常凌和姜窈。

(全文完)

上一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