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第110章 争权.卷尾语.致胜之道

书名:仕途与人生的中国智慧本章字数:2681

《仕途与人生的中国智慧》

第三卷,争权

卷尾语:《致胜之道》

府史胥吏的攻难欺诈,常至于恶言诟骂,甚或老拳相向,到头来虽不免鼻青脸肿,颇失官威,却也不至于丢了性命。

而三公九卿的排陷倾轧,则往往杀人于无形,如口吐白光,百步之外取项上人头的剑仙一流,神乎其技。

譬之争骨于地:蠢拙者见骨心喜,张口即吞;狡狯者伏于暗影,一跃而出,断其喉,致死命,然后取骨安享。如此则可免狂吠撕咬,毛血殷然,岂无高下之判?

《三十六计》从名目上看,多半并不适用于两阵对决,倒像窝里斗的案例大成,许多积年的官吏都深有心得。

然而,官场伎俩初看眼花缭乱,其实小异而大同。综而观之,无非两点:

    其一,知己知彼,窥探对方弱点——或贪财,或好色,或权欲无限,或刚愎自负。而后采取诸般阴计,对症下药,方可一剂毙命。但这只是小“术”。

其二,孟子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韩非子云:“夫有材而无势,虽贤不能制不肖。”

倘得君王宠幸,言听计从,则无往而不利。费无忌、伯嚭、赵高、田蚡并非绝顶聪明,伍子胥、李斯、窦婴、邓艾又岂是无能之辈?但身死族灭只在片言只语之间,皆缘于此。

    一言以蔽之,争权的关键,在于争宠。

中国古代的官场权谋之所以发达,在于政治运作没有规则和监督。现代社会力图将政治纳于法律的规范之下,可以公开结党结社,论辩攻难,一会儿在朝,踌躇满志;一会儿在野,捶胸顿足,虽吵吵闹闹,面红耳赤,却惊而无险。

做到这一点,全凭民众和舆论强有力的监督规范。如足球场上,球员可以拼抢、冲撞,却不能为了进球而踢人拉人,否则自有裁判亮出黄牌红牌。

当然,政治要比足球复杂百倍,胜利者往往能得到宽容。他们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自会动用各种手法欺瞒掩饰。

等到历史学家剥去了胭脂铅粉,还其本来面目时,他们早已寿终正寝,墓前松柏成荫了。又有几人能像伍子胥一般,来个掘墓鞭尸?

——————

——————

附:《撒切尔夫人下台记》

英国保守党早期并没有如何选择领袖的明确规定。保守党的上层人物认为,本党“在适当的时候,会有适当的人物”出现,即为大家所一致拥戴、一致公认的领袖会自然而然产生。

党的领袖如何下台呢? 

最常见的方式:领袖领导本党参加下院的选举,如果胜利了,则领袖成为首相。如果失败了,则自然下台。换一位女士或先生,领导大家去夺取胜利。

如果在任领袖为首相,他的重大政策失败了,也会辞职。比如,张伯伦的绥靖主义破产后,遭到朝野谴责,遂由丘吉尔组阁。电影《至暗时刻》有详细而精彩的描述。

后来,出现了各种预料外的情况,影响了党的团结。1964年,在任首相霍姆,答应由布莱克纳姆勋爵对此进行调查,并提出一个方案。当年12月,经过广泛地征求意见,保守党决定,由本党下院议员投票选举党的领导人。

    1974年,英国保守党为了规范领袖的选举,约束某些人,制定了一套对在位的党魁相当不友好的选举规则。

其一,每届新的议会开始三至六个月之后,在每次保守党年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举行二十八天之内,应进行一次选举。

其二,只有保守党下院议员才能投票选举。

其三,要在第一轮选举中获得全胜,候选人必须得到保守党全体议员的多数票,而不只是参加投票者的多数票。另外,获胜者所得的票数必须比第二名多15%(总数的15%)。

如果没有一个人具备上述条件,则将在一星期后进行第二轮投票,任何人都有被选举权,包括新参加的竞选者。这次投票,任何人得到140票以上就可获胜。(后来,这一条修改为过半数。)

如经过第二轮投票后,仍无结果,则将于两天后就前三名进行最后投票。

这份选举程序的第一条,首先否定了领袖的职务由一个人无条件地当下去的可能。第二条则再一次强调了有资格的投票者选举是议会党团成员,即本党的下院议员。第三条规定,使任何人很难在第一轮投票中获胜。这一条不但要求必须获得保守党议员绝对数的半数以上,还要比第二名多出15%的选票。

1975年2月4日,保守党第一次运用这套规则产生党的领导人。撒切尔夫人击败在任领袖爱德华•希思,成为新的领导人。

1979年,保守党在大选中获胜,撒切尔夫人成为首相。

撒切尔夫人领导的保守党,在1983年和1987年又获得两次大选胜利,连选连任。人们普遍认为,这位女士至少可以担任首相到本届议会期满,即1992年。撒切尔夫人也许还会争取四连冠,率领保守党参加第四次大选。

然而,撒切尔夫人的专横已经引起许多高层人物的不满。

在她出任首相之初,尚能容忍不同意见的反对派呆在内阁。后来,便只愿意选拨顺从的人。与她意见不合的人,便会被解职,迫使辞职,或调到闲职。这样干得多了,在议会党团中树立的敌人越来越多。

1990年11月,保守党年会刚在10月份开过,此时应当进行领袖选举,并且有一名挑战者赫塞尔廷,——跟撒切尔夫人闹翻并辞职的前国防大臣,宣布竞选保守党领袖。

这一届议会中,保守党下院议员为372人。首相如果想在第一轮投票中一举获胜,必须符合两个条件:①得票数过半。372的一半为186票,她必须得187票以上。②比第二名高15%。372的15%%为56票。(55.8票)否则便需要第二轮投票。

在第一轮投票中,撒切尔夫人得到204票,满足了第一个条件,但没有满足第二个条件。204-152=52,距56票差了四票。

于是,真正的危机来了。

因为第一轮投票,保守党的议员们投票的真正意图是试探一下首相的地位是否确实稳定。既然投票已表明撒切尔夫人的地位并不稳定,那么,在第二轮投票中,便可能出现“墙倒众人推”的局面。

许多不愿公然背叛首相的议员,便会在这次投票中,放弃对首相的支持,给她“致命一击”。

第一轮投票后,撒切尔夫人表示她将战斗下去。但是,有人研究后认为她会失败。

在第一轮投票的第二天,11月21日,撒切尔夫人宣布她退出领袖竞选。原因是:其一,她明白已经不可能赢了。其二,这样可以让内阁成员参加竞选。

第一轮投票中,内阁成员为了表示对首相的忠诚,都未参加竞选。而撒切尔夫人决心要阻止赫塞尔廷。

这一轮选举中,财政大臣梅杰,外交大臣赫德加入竞选。

正式投票后,梅杰获得185票,赫塞尔廷131票,赫德56票。

第二轮投票结果宣布几分钟后,赫塞尔廷宣布他将在第三轮投票中投梅杰一票。三分钟后,赫德赞扬梅杰,表示也要投他一票。议会党团主席宣布取消第三轮投票,梅杰因此当选。

第二天,梅杰在白金汉宫向女王陛下行过吻手礼,成为首相。

新政府中,赫德继续任外交大臣,赫塞尔廷出任环境大臣。

1992年4月,梅杰领导的保守党在大选中再次获胜,保守党连续第四次执政。

1995年7月4日,保守党议会党团选举领袖,梅杰再度当选。

1997年5月1日,保守党在大选中失败,梅杰辞去保守党领袖。

现代政治的争斗,少了古代社会的血腥,因为犯不着动不动生死相搏。

一名内阁部长的收入加职务消费,可能还比不上某些企业的高管。而斗争失败,大不了辞职,接着做他的律师、医生、教师,通常不会坐牢,更不会杀头或灭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