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第115章 固宠.2面谀.正文1

书名:仕途与人生的中国智慧本章字数:2369

《仕途与人生的中国智慧》

第四卷,固宠

第二章,面谀

小序:《拍马屁的艺术》

在《鹿鼎记》中,金庸将皇宫和妓院放在一起比了一比。这两处有一点的确有一比:妓女讨好客人,奴才侍奉主子,技术都是最专业的。

官场嘛,就略逊一筹了,但也精彩多多,媒体和网络上常流传一些段子:

局长,我是个直性子,不会顺情说好话。今天我也不怕得罪您,给您提一条意见。我觉得您最大的缺点就是工作起来不要命,经常忘了吃饭、忘了休息,太不爱惜身体了。要知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您的身体不光是你自己的,还是党、国家和人民的宝贵财富,是我们全局职工的……

我代表女同胞给您提一条意见。您能和男同事打成一片,但太不善于团结女同志。您和我们女同志交往总是板着脸,尤其是年轻漂亮的女同志……

——————

——————

正文:《面谀和腹诽》(上)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士人各拥其主以立功名。

诸葛亮于“隆中对”中料定天下三分,成为千古美谈。

鲁肃初见孙权便指出:“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劝孙权“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及,据而有之”,“鼎足江东”,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

此论深得孙权心意,由此赢得宠信,任用赏赐比于周瑜张昭等旧属。

赤壁大战后,周瑜向江北追击,鲁肃回报。孙权召集诸将迎接,礼仪极为隆重。

孙权道:“子敬,孤持鞭下马相迎,足显尊宠否?”

鲁肃趋步前道:“还没有。”

众人听了,无不惊讶。

坐下后,鲁肃从容道:“愿将军威德加于四海,总据九州,克成帝业,以安车蒲轮征召鲁肃,才够尊荣呢。”

孙权大悦,抚掌欢笑。鲁肃这马屁拍得,真够水平。

刘备、孙权的手下大概离汉献帝太远,所以都一心扶助主人争天下,脑子里没多少正统名分。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虽有许多便利之处,但有些愚直的人竟将他的话当真了,以至于当曹操专权,篡汉的迹象明显后,脑筋拐不过弯儿来。

他们虽不敢明着反对,肚子里却不免嘀咕。偶尔不小心流露出来,便枉送了性命。

曹操于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大破袁绍。此后连战连捷,袁绍呕血而死,几个儿子都战败被杀,曹操遂进占了冀州。

他检查袁氏遗留下来的户籍档案后,非常高兴,对左右幕僚说:“冀州一带,可以补充三十万兵,真是个大州。”

众人都向他道贺,唯独崔琰站起来说:“冀州近年一直战乱不休,百姓死亡,枯骨遍野。丞相率师征伐袁氏,不先慰问百姓疾苦,却急于校阅户口,计算征兵,这恐怕不是本地百姓对丞相的期望吧。”

此言一出,曹操登时面罩严霜,众人也全都愕然变色,低头不语。

曹操盯着崔琰看了一会,终觉他是冀州名士,刚刚归附于自己,此时正要招揽各类人才,不可因一时之怒吓退了冀州名士,于是平静地说:“先生指教得很对。”

众人这才出了一口气。

此后,崔琰因才能不凡,政绩显著,渐升至高位。

曹操当时虽然已完全控制了朝政,但他表面上仍然尊奉着汉献帝刘协,自己只做丞相。

丞相府下设东西曹,东曹掌管州郡官员和军吏的选任,西曹主管朝廷中级官员的任命。崔琰曾分别主管东西曹,后又被提拔统揽两曹。

他为官特别耿直公正,从不以私情滥用官吏,朝中大臣很钦佩他。曾任东曹主管的毛玠为官清正,与崔琰的关系很好,曹操时常称赞他俩。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汉献帝下诏准曹操“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

古时候大臣朝拜天子,有司仪在旁边唱礼,直呼该大臣的姓名。所谓“赞拜不名”,就是指上朝时司仪不再直呼姓名,只尊称大臣的官职。大臣走上皇宫大殿时,不得穿鞋佩剑,要小步急走以示恭敬。

所谓的“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即可以穿鞋佩剑上殿,并以正常姿态走路。

这类特殊的礼遇,皇帝通常很少给予大臣。曹操夺权后不愿也不屑对他手里的傀儡过于恭敬,因此让汉献帝为他省了这套礼节。

第二年,曹操又让亲信向汉献帝传话,封他为魏公。他的主要谋士荀彧对此不满,曹操怀恨在心,派人给荀彧送去一盒食物,打开后,却是个空盒。荀彧一看便明白了曹操的意思,服毒自杀了。

此后,再也无人敢对他持异议,只有众人齐声称颂丞相的功德而已。

建安二十一年,汉献帝又封曹操为魏王。

当年刘邦曾杀白马盟誓,不封异姓为王。曹操封王,篡汉之意自是明明白白。钜鹿人杨训也随众人上表,称扬曹操的丰功盛德,许多人私下讥笑杨训迎合权势,是卑鄙小人。

先前崔琰曾推荐杨训任官,对他多加赞誉,人们由此认为他选人不当。

崔琰从杨训处要来表文的草稿,仔细阅读后回信说:“省表,事佳耳!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看了表文,这事也还罢了,时势如此,终归会有变化)。

有人与崔琰不睦,把他信中的言语报告了曹操。

曹操大怒道:“谚言‘生女耳,’‘耳’非佳语。‘会当有变时’,意指不逊。”

意思是:人们如果说“生女耳”,便是对生女儿不够满意,其实想要个儿子,加了“耳”字,便不是好话。“会当有变时”,则暗示曹操终将“不逊”——篡汉自立。

于是将崔琰下狱治罪,判处剃去头发,服劳役。朋友去探望他,崔琰神色如常,并没有低头认罪、诚惶诚恐之态。

有人告状:“崔琰做了刑徒,还接待宾客,门庭若市,心中很不服气,有怨恨之色。”

曹操派人查办,告诉崔琰:“三天之内等你的消息。”崔琰没有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几天之后,狱吏报告说崔琰平安,曹操恼怒道:“崔琰一定要我将他行刑吗!”

狱吏回去,告诉崔琰,崔琰恍然明白:“我不知道曹公是这个意思。”遂自杀。

崔琰死后,毛玠十分愤慨。一日,他看见有刑徒脸上被刺字,妻子儿女都被抓去做奴婢,想起了崔琰一家的遭遇,叹了一口气说:“眼下久旱不雨,都是因为这些事啊。”

古人认为人间有冤狱,上天必然会显示不寻常的征兆,或春夏干旱,或六月大雪。

又有人向曹操密告了此事,曹操大怒,将毛玠也下了狱。

掌管司法刑狱的官员责问他:“自古圣王惩罚罪犯,都要牵连其妻小。尧舜之时,也有大旱大涝。你讥谤朝廷,是何用意?”要他交代是否认识那个刑徒,当时对谁叹息,对方如何回答等等。

毛玠否认他曾说过那种话,认为是有人向他请托不遂,刻意诬陷。许多大臣出面说情营救,曹操遂将他免官,永不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