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智者宴席
陈晨叹了口气,解释道:“根据我们当时的调查,赵志伟的女朋友是外地人,她的家庭背景比较复杂。她父母离异,双方各自有了新的家庭,对她的关心并不多。她离家出走后,几乎没有和家里联系过。所以,当她失踪后,她的家人并没有积极地寻找她,甚至没有来报案。”
林昶边看边问:“当时有没有组织搜救?有没有调查他的行踪和最后的联系人?”
陈晨回答:“当然,我们当时组织了大规模的搜救行动,也调查了所有可能的目击者和最后的联系人。但由于天气恶劣,加上他们去的地区比较偏远——幽谷村,搜救工作非常困难。”
林昶的眉头紧锁,他意识到这个案件比想象中更加棘手:“那他们去的那个村子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陈晨点了点头,开始描述那个神秘的村子:“那个村子叫做‘幽谷村’位于深山之中,村子里的居民生活简朴,与外界接触不多,保持着许多古老的传统和习俗。据说,村子里有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外人很难深入了解。”
林昶的好奇心被激发了:“有没有可能是村子里的人对他们的失踪有所隐瞒?”
陈晨沉吟片刻:“不排除这个可能性。当时我们也派人去调查过,但由于语言不通和习俗差异,调查工作进展缓慢。而且,村民们对外来者非常警惕,不愿意透露太多信息。”
林昶站起身,决心地说:“看来我们需要亲自去一趟‘幽谷村’。不管有多困难,我们都要揭开这个村子的秘密,找到赵志伟和他的女朋友。”
陈晨也表示赞同:“我会安排好一切,,你们这么远的赶来,去幽谷村的路途遥远山路崎岖,为了确保我们的调查能够顺利进行,两位警官今天晚上先休息一下吧,我明天安排警员带两位前去。”
林昶紧握着手中的文件:“好,辛苦了。”
等门外恢复安静后,宋泽钊道:“队长,又是幽谷村,第三次了,这个村庄为什么会这么神秘,而且关于这个村庄的信息少的可怜。”
林昶道:“相信我,我们一定会揭开这层层谜团的。”
林昶摸摸宋泽钊毛茸茸的脑袋:“休息吧!明天还要走访调查。”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轻轻地洒在了简朴的乡镇派出所办公室内。
陈晨道:“这位是我们所的百事通——张洋。”
张洋道:“林队,宋警官,我叫张洋,叫我小洋就好了,今天的走访调查和去幽谷村我都会陪同。”
他们亲自走访镇上的居民,希望能找到一些线索。在镇上的人群聚集地,他们询问了几位长者,但收获甚微。
宋泽钊好奇地问:“老人家,您为什么会知道他们住在幽谷村呢?”
老人叹了口气,眼神变得遥远:“我本是村里的村医,但人老了也该休息休息了,我离开时把我毕生所学都交给了我的徒弟,我就放心离开了。”
宋泽钊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刚刚冒犯了。”
老人摇摇手道:“如果你们去那里,请一定尊重他们的习俗。”
宋泽钊拿着笔和本子记录着信息:“谢谢,老人家,我们一定会小心的。”
老人的眼里闪过一丝不明所以的情绪,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老人微笑,转身慢慢离去:“愿你们能找到真相。”
宋泽钊和林昶根据老人的指引,踏上了前往幽谷村的路途。车子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颠簸前行,两旁是陡峭的悬崖和茂密的山林,阳光透过树梢,斑驳陆离地洒在路面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路途变得越来越险峻,狭窄的道路仅能容一车通过,不时有碎石从山坡上滚落,让人提心吊胆。
经过几个小时的颠簸,他们终于到达了幽谷村的入口。村口有一座简陋的木制牌坊,上面刻着‘幽谷村’三个大字,显得古朴而神秘。然而,就在他们准备驶入村口时,一位身材魁梧的村民走了出来,伸手示意停车。
村民语气坚定:“这里是幽谷村,外人不得随意进入。”
林昶摇下车窗,耐心解释:“我们是来调查一些事情的,希望能得到你们的配合。”
村民警惕地打量着他们:“我们村不欢迎外人,尤其是警察。”
宋泽钊也探出头,语气平和:“我们没有恶意,只是需要了解一些情况。这是对我们很重要的案件。”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时,一位看起来颇有威望的老者走了过来。
老者平静地:“让他们进来吧,我会带他们去见村长。”
村民虽然不情愿,但还是听从了老者的话,让开了道路。
老者转向林昶和宋泽钊,微微点头;“请跟我来,请把车停在外面同时这位警官不可以入内。”
张洋道:“我在外面接应你们,你们放心吧!”
林昶和宋泽钊对视一眼,然后跟着老者走进了幽谷村。他们注意到,村口的村民紧紧盯着他们,直到他们的身影消失在村道的拐弯处。
进入村子后,他们发现这里的房屋错落有致,大多用木头和石头建造,屋顶覆盖着厚厚的茅草。村子里的街道狭窄而曲折,两旁是绿油油的菜地和果园。村民们各自忙碌着,但当他们看到林昶和宋泽钊这两个外人时,都投来了好奇和警惕的目光。
老者边走边说:“我们幽谷村一直保持着古老的传统,不与外界有太多接触。你们要找的人,我会帮助你们了解情况,但请务必尊重我们的习俗。”
三人齐齐到达村长家中,他身穿一套传统的民族服饰,这件服饰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细的工艺吸引了他们的注意:
老者的服饰由手工织成的深色棉布制成,上衣是宽松的对襟式样,袖口和领口绣有复杂的几何图案,色彩鲜明,以红黄相间的丝线绣成,显得庄重而典雅。下身穿着同样材质的宽腿裤,脚踝处束紧,方便行走于山间。腰间系着一条宽大的腰带,腰带上挂着几个小巧的饰品,可能是银质或铜质,随着老者的步态轻轻摇曳,发出悦耳的声响。
头饰同样引人注目,一顶黑色的圆帽,帽檐上绣有与衣服相呼应的图案,帽子的顶端镶嵌着一颗光滑的玉石,反射着淡淡的光泽。他的脚上穿着一双手工缝制的布鞋,鞋面同样绣有精美的花纹。
随着老村长的步伐,宋泽钊与林昶穿过幽谷村的石板小巷,两旁是古色古香的屋舍,炊烟袅袅。
老村长忽然停下脚步,转过身来,目光如炬,:“吾村有古籍,记载着先祖之智慧,汝等可知其名乎?”
宋泽钊略作思索;“古籍之名,晚辈略有所闻,乃《幽谷志异》,记载着村中千年奇闻异事,颇具传奇色彩。”
老村长微微点头:“古籍中言,村中有灵泉一眼,四季不竭,泉水甘甜,有治病之效,汝等可曾闻之?”
宋泽钊答曰:“晚辈曾闻此泉,名曰‘碧落泉’,泉水自山腹涌出,清澈见底,饮之可清心寡欲,延年益寿。”
老村长再问:“碧落泉旁,有古木一株,其根深叶茂,可遮天蔽日,汝等可知其龄乎?”
宋泽钊沉吟片刻:“此古木名曰‘千岁桐’,据传已有千年之龄,见证了幽谷村之兴衰更迭。”
老村长目光深邃:“千岁桐下,藏有先祖遗留之石碑,其上刻有谶纬之文,汝等可解其意乎?”
宋泽钊心中一紧,此问题颇为棘手,他尽力回忆所学:“石碑上之谶纬,乃古文字,暗含天地之理,晚辈虽略知一二,却不敢妄言能解其全部奥秘。”
老村长面色微变:“石碑文曰:‘龙吟于渊,凤鸣于天,二者相遇,天下太平。’汝等如何解之?”
宋泽钊思索良久:“此谶纬之意,晚辈以为,龙吟凤鸣,乃吉祥之兆,预示着村中将有贤能之士出现,引领村民走向繁荣昌盛。”
老村长摇头:“非也,此谶纬实为警示,龙吟凤鸣,乃天地异象,二者相遇,非但不是太平,反而是大变之兆。”
宋泽钊面色一红,自知回答有误,连忙施礼:“晚辈才疏学浅,未能洞悉谶纬之真意,还请村长见谅。”
老村长见其诚恳,笑而释之:“无妨,无妨。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今汝能坦诚以对,亦是难得。”
言罢,老村长挥手示意,引领二人至村中宴客厅。厅内已设宴席,桌上摆满了村中特产,香气四溢,令人垂涎。
老村长热情款待,与宋泽钊、林昶举杯共饮,席间谈笑风生。
然而,正当宾主尽欢之际,宋泽钊忽觉头晕目眩,心中一惊暗忖:“这酒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