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后金和大明
建州女真部落的视野逐渐聚焦于辽东汉人区域,这片由大明直接统治的沃土,其富饶程度远超女真周边的地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女真人觊觎的目标。然而,明朝政府对于女真人频繁的抢劫行为表达了明确的反对立场,并采取了任命女真部落首领为都督的策略,试图以间接的方式管理女真各部落,从而维护边境的和平与稳定。
尽管身居高位,女真都督们的思想仍深深植根于女真文化之中。他们坚信抢劫是部落存续不可或缺的手段,因此对于部民的掠夺行为并未加以有效遏制。这种观念与汉人官员秉持的治国理念形成了鲜明的对立,导致双方在对待女真抢劫问题上产生了难以调和的分歧。
为了抵御女真人的侵扰,明朝官员并未像防御北方蒙古人那样修筑长城,而是选择在边境地区构建了宽甸八堡这一防御体系。这一举措旨在借助堡垒的坚固防御,抵御女真人的进攻和掠夺。这不仅是两种截然不同生产方式之间的较量,更是文明与野蛮、秩序与混乱之间的一场激烈博弈。
自明朝中期以降,文官集团逐渐掌控了朝政大权。他们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的手段削弱了武人集团的地位和影响力,进而实质上掌握了明朝的军事力量。在这个过程中,文官集团成制度性地垄断了朝廷大权,而他们的贪污腐败问题也日益严重。他们将国家的财富视为囊中之物,通过各种手段巧取豪夺,中饱私囊。
尽管《尚书》中早有“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的治国箴言,但明朝中后期的文官集团却对此置若罔闻。他们的贪婪和腐败不仅摧毁了明朝的军事力量,更加速了社会的腐朽和衰落。在这种背景下,明朝对于民间女真部民的防御能力也日渐削弱。
更为严重的是,掌握权力的文官集团并未意识到明朝所面临的危机。他们盲目自信地认为明朝的根基无比深厚,无论多么贪婪的腐败行为都无法动摇其根基。在对待女真人问题上,文官集团并未将防止边民侵扰视为重要事务,反而将宽甸八堡等国防开支视为阻碍他们贪污的绊脚石。于是,在文官集团内部出现了关于是否应该设置宽甸八堡的激烈争论。这种争论的实质并非为了国家的安危和民众的福祉,而是为了文官集团自身的利益和贪欲。
在封建王朝中,军事力量是维护国家安定和统一的重要基石。然而,在明朝中后期,文官集团的贪婪和腐败却将这支重要的力量摧毁殆尽。随着军事力量的衰弱和社会风气的败坏,明朝对于周边民族的防御能力也大幅下降。这不仅为女真人的崛起提供了可乘之机,更为明朝的灭亡埋下了深深的伏笔。
在明朝军力日渐衰微的背景下,李承梁总兵的出现曾一度为边境战争带来了胜利的曙光。然而,这些胜利的背后却隐藏着沉重的代价。李承梁效仿北方少数民族的抢劫行为,不仅掠夺北方少数民族的财物,更将魔爪伸向了无辜的汉族民众。这种以战养战的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文官政府对武将的掣肘,暂时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但却严重损害了明朝的国家根基,加剧了民族矛盾,为未来的动荡埋下了深深的隐患。
与此同时,在女真部落中,努尔哈赤的崛起也在悄然进行。他曾在李成梁麾下效力,期间深刻洞察了明军的军事技术和内在缺陷。回到女真部落后,他成功夺权,并开始运用所掌握的明军技术,结合女真人的战斗特点,训练出一支强大的女真军队。他巧妙地利用明军的缺陷发动攻击,逐渐在女真部落中树立了威望和势力。
然而,努尔哈赤的野心并未止步于此。他通过贿赂李成梁等人,暂时获得了明军的不干涉状态,进而全力投入到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中。他将零散的女真部民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开始建立后金政权。这个新政权的实力迅速增长,很快便具备了攻占明朝边境地区的能力。
时间推移到天启六年,努尔哈赤去世,其子皇太极继承了汗位。皇太极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成功稳定了后金政权内部的局势,并于天启七年五月再次发动对明朝锦州、宁远及山海关一带的攻击。然而,由于此时明朝仍处于天启帝和魏忠贤的掌控之下,锦州、宁远等地的后勤支援得到了有效保障,明军再次成功抵御了后金的进攻。
皇太极在战败后并未气馁,而是迅速回到辽东进行深刻反思。他意识到单纯依靠边境侵略策略难以取得决定性胜利,因此果断地调整了战略方向,从局部侵扰转为全面进攻明朝。这一重大战略转变并未被明朝君臣所察觉,导致大明在面对后金新战略时措手不及。
在皇太极接掌后金大权、进行战略调整之际,明朝内部却陷入了混乱之中。天启七年八月二十四日,朱由检登基为帝,标志着明朝进入了新的政治时期——崇祯时代。
崇祯皇帝上台后,怀揣着改革政治的理想和抱负,开始实施一系列新政措施。这些措施实质上反映了当时士大夫阶层的主流观念,即以东林党为代表的儒家政治理念。在这一理念指导下,魏忠贤及其阉党被视为十恶不赦的罪人,而士大夫则成为朝廷的当然代表。
魏忠贤虽然有许多不是,甚至把敛财的魔掌伸向了士大夫,但士大夫中,只为自己家聚财。而没有任何一位能为朝廷理财政。
崇祯新政的实施,确实在表面上呈现出一派新气象,出现了所谓的“众正盈朝”的繁荣景象。然而,这种表面的繁荣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危机和隐患。由于过于强调道德和理念上的纯洁性,崇祯新政忽视了现实政治中的复杂性和妥协性。特别是在处理魏忠贤案件时,巨额的财政资金不翼而飞,导致抗金前线缺乏必要的后勤支援。辽东前线的士兵因此陷入困境之中,士气低落至极。
在这个关键时刻,袁崇焕被任命为前线指挥官。他虽然具备出色的军事才能和稳定局势的能力,但却无法摆脱文官朝廷的体制束缚和桎梏。他的雄心壮志在残酷的现实政治斗争中逐渐消磨殆尽。
与此同时,皇太极在后金政权内部逐渐巩固了自己的地位。他清楚地认识到,仅仅依靠抢劫大明边民无法为女真人提供长久的生存保障。为了实现后金的长期繁荣和发展,他必须效仿先前的金国,占领中原地区,获得黄河流域的肥沃土地。因此,皇太极果断地放弃了努尔哈赤时期的边境侵略策略,转而采取全面进攻明朝、进占黄河流域的战略方针。
皇太极的战略转变并非一时冲动之举,而是基于对女真民族长远利益的深思熟虑和周密谋划。他明白只有占领黄河流域等中原地区才能让女真人摆脱在长白山生活的局限和束缚,获得足够的生活物资和资源保障,从而实现真正的民族生存和繁衍。因此,他下定决心要带领女真人走向胜利和辉煌,并确保他们的生存与发展。在皇太极的领导下,后金政权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具有雄厚实力和强大影响力的新兴王朝,对明朝乃至整个东亚地区都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