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投降魏国?
寒风呼啸,吹得城头旌旗猎猎作响。
姜维站在城墙上,目光如炬,远眺着魏军的营地。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佩剑,这把剑陪伴他征战多年,剑柄上已经磨出了一层包浆。
“报!”一名将领快步跑来,单膝跪地,“将军,魏军使者求见。”
“何事?”姜维眉头微皱。
“说是要商议投降事宜,钟会派人送来书信。”
姜维眼中闪过一丝寒芒:“投降?他倒是打得如意算盘。”
将领低声道:“使者说,只要我军投降,钟将军定当优待。”
“呵,优待?”姜维冷笑一声,大步走向议事厅。
厅内烛火摇曳,魏军使者正襟危坐,见姜维进来,连忙起身行礼。
“姜将军,钟将军有意...”
“住口!”姜维怒喝一声,猛地拍案而起。
茶盏震得跳起,茶水四溅。
“从来只有战死的将军,岂有屈膝投降之将士?”
姜维目光如电,声若雷霆:“大丈夫死则死矣,马革裹尸以还!”
使者被这气势震慑,连连后退。
“来人,送客!”姜维一挥手,转身大步走出议事厅。
寒风中,他的身影愈发挺拔。
“全军听令!”姜维的声音在城头回荡,“加固城防,准备滚木礌石!”
将士们立刻行动起来,有的搬运木石,有的准备滚油,城头一片忙碌。
夜幕降临,月色朦胧。
姜维站在城头,凝视着远处点点营火。
他眯起眼睛,仿佛在计算着什么。
“传令下去,挑选三百精锐,随我出城突袭!”
很快,精兵悄然集结。
姜维亲自检查每个士兵的装备,确保万无一失。
“记住,一旦进入敌营,就要如狼似虎,给我杀个痛快!”
将士们压低声音应是。
月上中天时,蜀军如幽灵般摸向敌营。
“杀!”
一声令下,喊杀声惊破夜空。
姜维提剑冲在最前,剑光如电,连斩数名敌将。
魏军营地顿时大乱,火把四处晃动。
“敌袭!敌袭!”
慌乱中,魏军死伤无数。
天边泛起鱼肚白时,姜维才率军撤回城中。
这一役,不仅斩获甚多,更重要的是打击了敌军士气。
钟会站在高处,望着城头那道挺拔的身影。
“真是条汉子啊。”他轻声感叹,“难怪诸葛武侯如此器重。”
他提笔写下一封措辞恳切的劝降信,又派人送往城中。
姜维接过信函,目光冷峻如冰。
他当着使者的面将信撕得粉碎,掷于城下。
“告诉钟会,城破人亡,绝不投降!”
连日激战,姜维的守城之策屡试不爽。
将士们看到主帅如此英勇,个个摩拳擦掌,士气高涨。
就在姜维准备组织反击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平静。
一位满身风尘的皇城使节策马而至,连人带马都显得疲惫不堪。
“姜将军!快看圣旨!”
使节脸色惨白,双手颤抖着呈上诏书,声音都在发抖。
“邓艾...邓艾率四万大军,已经穿过阴平古道,攻入绵阳了!”
“什么?”姜维猛地站起,“阴平古道?怎么可能!”
使节喘着粗气:“诸葛瞻将军...他和他的儿子在城头奋战到最后一刻,与城池共存亡...”
姜维双手颤抖着接过诏书。
他的目光一字一句扫过,脸色由红转白,最后变得惨白如纸。
周围的将士们面面相觑,空气仿佛凝固了。
“不可能...这不可能...”姜维喃喃自语。
突然,他仰天怒吼:“臣等正欲死战!陛下何故先降啊!”
他的声音中充满悲愤与不甘,回荡在城头久久不散。
将士们无不泪流满面,有的甚至跪地痛哭。
姜维独自站在城头,望着手中的宝剑。
剑身映照着他沧桑的面容,也映照着他这些年的征战岁月。
往事如潮水般涌来。
他想起了追随诸葛丞相北伐的日日夜夜。
想起了那些在沙场上洒下热血的将士们。
想起了诸葛丞相临终前的殷殷嘱托。
滚烫的泪水从他眼中涌出,滴落在剑身上。
此时,邓艾的大军正在翻越阴平古道。
这条被称为“连猿猴都难以攀爬”的山路,险峻异常。
山高路险,寸草不生,四周都是悬崖峭壁。
将士们手脚并用,如蚂蚁般攀援而上。
不时有人体力不支,失足跌落山崖。
凄厉的惨叫声回荡在峡谷中。
邓艾亲自走在队伍中间,不时出声鼓励。
他们先后占领了江油、涪城。
捷报如雪片般飞向成都。
刘禅坐在朝堂之上,听着一份份军报。
他的脸色越来越难看,最后竟面如土色。
手脚发软,几乎要瘫倒在龙椅上。
群臣也陷入一片惊慌,有的面无人色,有的抱头痛哭。
成都朝堂上,空气凝重得仿佛能够滴落。
阳光从高窗斜斜地投射进来,照在诸葛瞻消瘦的身影上,那是一道被岁月和病痛磨损的轮廓。
沈雷站在朝臣队列中,目光如利刃般打量着这位武候爵位的继承人。诸葛亮的儿子,本应是蜀汉最璀璨的骄傲,却因宦官黄皓的阴谋,被疾病禁锢多年,仕途蹉跎至此。
他瘦削的面颊苍白如纸,却透着一种令人心颤的倔强。那是深埋在骨子里的家族荣耀,即便被病痛压制,依然不肯完全熄灭。
周围的朝臣们窃窃私语,眼神在诸葛瞻身上来回游移。
“诸葛家的独子,若能领兵,或许还有一线希望。”
“可他这身子骨,恐怕连马都骑不稳吧?”
议论声此起彼伏,既有期待,又充满深深的迟疑。那是对这个曾经显赫家族最后希望的复杂心态。
诸葛瞻似乎听到了这些议论,但他没有丝毫动容。
后主的遗诏送到他手中的刹那,一道无形的气场陡然从他瘦弱的身体中迸发。多年的阴霾在此刻崩塌,仿佛一直压在他身上的无形枷锁瞬间broken。
他缓缓抬起头,眼神坚定如利刃。
“儿子。”他转向诸葛尚,声音低沉而坚定,“今日,我们要为蜀汉洗刷耻辱!”
八万精兵在他的率领下缓缓启程,战旗猎猎作响。那是蜀汉最后的荣光,也是诸葛家族最后的抗争。
初期战况如他们所愿,士气高昂。
但邓艾的诈降之计,如毒蛇般悄然潜伏。
战场上,硝烟弥漫。
诸葛瞻和诸葛尚背靠背作战,宛如一块坚不可摧的盾牌。箭雨如倾,敌军如潮,杀声震天。
突然,一支利箭穿透诸葛瞻的甲胄。他应声落马,鲜血瞬间染红了战袍。
在倒地的瞬间,他艰难地回头,与儿子对视。那是生命中最后的眼神,既有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又有对家族荣耀的不屈。
他用尽最后力气举起佩剑,狠狠刺向自己的心脏。
宁可战死,不可苟活。
诸葛尚目眦欲裂,仰天怒吼,继续厮杀。血与火交织,诉说着蜀汉最后的悲壮。
成都城内,阴云如墨。
刘禅听闻诸葛瞻父子阵亡、绵竹失守的消息,苍老的面容上浮现深深的无力与哀伤。岁月仿佛在这一刻凝固,让他整个人都显得苍白而萎靡。
百官们议论纷纷。
“南中七郡或许还有希望。”
“不如投靠吴国,保存实力。”
谯周始终淡然端坐,目光平静如古井无波。他听着周围乱哄哄的声音,嘴角微不可察地抽动。
最终,他开口,声音平缓而坚定:“投降魏国,是目前唯一理性的选择。”
朝堂骤然陷入死寂。
第二天,当众人仍在讨论投降问题时,刘禅的第五子北地王刘谌猛然站出。
他眼中燃烧着愤怒与不屈,身体微微颤抖,仿佛一匹随时可能爆发的烈马。
“天子还未亡,何谈投降?先帝的基业,岂能如此轻易放弃!”
刘谌跪在父皇面前,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成都尚有数万兵力,百姓仍有血战之心。姜维将军的大军还驻守剑阁。请父皇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