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二章 重建与希望
正说话间,一名衙役匆匆赶来,手中拿着各县送来的灾情报告。
宫天阔快速浏览过后,终于松了口气。除了兴州城受灾严重外,其他各县损失并不大。
“立即备马,”他吩咐道,“我要去柳溪山庄找陈二牛商议重建事宜。”
周琴则转道去了秀州书院。昔日书声琅琅的地方,如今成了难民安置点。处处可见衣衫褴褛的灾民,孩童的哭声此起彼伏。
陈二丫和竹茵在其中忙碌穿梭,给老人们端水送饭,安抚失去亲人的孩童。看到周琴来了,陈二丫红着眼圈迎上来。
“大伯娘...”她欲言又止,“这些日子真是...”
周琴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我知道很辛苦,会有人来帮忙的。”
两日后,各县支援的物资陆续抵达。大米、布匹、药材源源不断地送来,当地乡绅也纷纷解囊相助。
周琴找到宗泰安,请他题写墨宝赠予捐助者。这位当代大儒的字画向来珍贵,一时间,更多人加入捐助行列。
宫天阔见状,灵机一动,宣布要将捐助者的名字镌刻在城墙上,以彰其善。这个提议立即得到众人响应。
“你这主意不错。”宗泰安捋着胡须笑道,“就是不知城墙够不够写。”
与此同时,陈二牛的重建方案也在紧锣密鼓地实施。他带着一群工匠,按照那处完好院落的样式,规划出了新的街区。
“地基一定要打牢,”他反复叮嘱道,“宁可多花些工夫,也不能马虎。”
工匠们虽然觉得他的方法繁琐,但看着那处在地震中完好无损的院落,也不敢有丝毫懈怠。
周琴每日在工地和安置点之间来回奔波。看着废墟中逐渐升起新房,听着难民们重拾希望的笑声,她心中也渐渐安定下来。
一个月后,第一批房屋竣工。宫天阔亲自到场查看,对建筑质量十分满意。
“这样的房子,确实要比以前结实得多。”他感慨道,“若是早些年就这么建,也不至于...”
话未说完,他摆摆手,示意自己不愿再提。
周琴理解他的心情。这场灾难带来的伤痛,不是短时间能够抚平的。但至少,重建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宗泰安看着眼前忙碌的景象,提笔写下一副对联:
“天灾无情人有情,众志成城建新居。”
这副对联很快被人誊写下来,贴在了工地的大门上。
周琴站在高处,望着这座正在重生的千年古城。废墟中升起的新房,就像黑夜中的星火,照亮了人们前行的方向。
与此同时,宗泰安站在窗前,看着窗外纷纷扬扬的雪花,眉头紧锁。身后传来纸张翻动的声音,他转过身,看着正在认真核算账目的宫天阔。
“十万两......”宗泰安的声音有些沙哑,“你疯了吗?这是要把国库都掏空啊!”
宫天阔的手指在账本上微微一顿,抬起头来。窗外的光线透过纸窗照在他略显苍白的脸上,更显出几分疲惫。
“御史大人们坐在朝堂上指手画脚,可曾亲眼见过那些被埋在废墟下的尸骨?”他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颤抖,“可曾听过那些失去亲人的哭声?”
说到这里,宫天阔猛地站起身,双手重重拍在案桌上。茶杯被震得跳了一下,茶水溅出来,在纸上晕开一片墨迹。
宗泰安看着眼前这个平日里温和有礼的年轻官员此刻竟如此激动,不由叹了口气。他走到宫天阔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
“我何尝不明白你的心情?老王爷不顾年迈亲自入城救援,连拐杖都顾不上拄了。侯爷更是不惜捐出柳溪山庄安置难民,那可是他最喜欢的别院啊。”
说到这里,宗泰安的眼中闪过一丝温和的笑意,“就连我那任性的孙女都把积蓄全都捐了出来,连最爱的那套首饰都不要了。”
宫天阔的情绪稍稍平复,重新坐下。他拿起毛笔,在纸上画出一个简单的房屋结构图。
“我已经和杨二公子商议好了。他的房屋设计在这次地震中经受住了考验,我们准备按照他的方案重建城西。”他指着图纸解释道,“四户相连的布局,既安全又节省成本。十万两银子,至少能建四千座房子。”
宗泰安凑近看了看图纸,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是个好方案。但他还是忍不住问道:“可是城南的渔民......”
宫天阔的眉头又皱了起来,手中的毛笔在纸上划出一道长长的墨痕。
此时的城南,一片狼藉的海滩上,周小玉和庄实站在原本面馆的位置上。地基都被海水冲刷得看不出原来的模样,只剩下几根歪歪斜斜的木桩还在诉说着这里曾经的繁华。
不远处,韩莲正弯腰在海滩上捡拾海螺。她的身影在阴沉的天空下显得格外孤单。周小玉想走过去,却又不知该说些什么。
“我会去玉华寺的。”韩莲似乎察觉到了身后的目光,直起腰来,头也不回地说道,“等我弟弟伤好了就去。”
周小玉张了张嘴,还没来得及说话,一个衣衫褴褛的妇人突然凑了过来。
“你们认识魏大刚的媳妇?”妇人一把抓住周小玉的袖子,“能不能劝劝她回去?魏家就剩下老太太一个人了,整日以泪洗面,连饭都不肯吃......”
“够了!”周小玉一把甩开妇人的手,怒气冲冲地打断她,“魏家那种人渣,死得活该!你怎么不去伺候那个老太太?”
妇人被她这一通怒骂吓得连连后退,最后跌跌撞撞地跑开了。
庄实打听后才知道,魏家村在这次地震中损失惨重。魏大刚一家除了他母亲都没能逃过这一劫,如今老太太精神失常,整日哭喊着要儿子。
“真是阴魂不散。”周小玉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厌恶,“当初把人欺负成那样,现在倒想让人回去尽孝?”
韩莲依旧静静地捡着海螺,仿佛没有听到身后的对话。但她的动作明显变得僵硬了许多,手中的海螺也不知不觉捏得太紧,锋利的边缘划破了她的手指。
鲜血顺着她的指尖滴落在沙滩上,很快就被海水冲走了。就像那些无法挽回的过往,终究会被时间的长河冲刷得无影无踪。
半个月后,秀州府逐渐恢复了生机。陈二牛的瓦厂日夜不停地生产,就连客栈的马厩都改成了窑场。重建的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工地上,陈二牛正在指导工人们砌墙。他的脸上满是灰尘,但眼神却格外明亮。
“这砖要一块一块码实了,缝隙里的灰浆要抹匀了。”他一边示范一边说道,“咱们盖的可不是一般的房子,是要让人住几十年的家啊!”
工人们都被他的热情感染了,干起活来更加卖力。砖块相互碰撞的声音,灰浆抹平的声音,此起彼伏的号子声,交织成一曲重建的乐章。
宫天阔站在不远处,看着这一切,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他转身走向城南,那里还有更多的工作等着他。
路过一处临时搭建的棚户区时,他看到一个老人正在教几个孩子认字。老人的衣着华贵,显然是个有福人家,但此刻却坐在简陋的木板上,耐心地教导着这些衣衫褴褛的孩子。
“这就是‘家’字。”老人指着沙地上画的字说道,“有屋顶遮风挡雨,有人相互扶持,这才是家啊。”
孩子们认真地跟着描画,虽然画得歪歪扭扭,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宫天阔站在那里看了许久,直到太阳西斜,才继续向前走去。
在城南的海边,渔民们正在修补渔船。地震虽然摧毁了他们的房屋,但只要大海还在,他们就有重建家园的希望。
周小玉和庄实的面馆也在重建中。虽然规模比以前小了许多,但胜在结实。陈二牛特意来指导过,保证这次建得比从前更牢固。
韩莲依旧每天去海边捡海螺,但她的背影不再那么孤单。时不时会有人给她送些吃的,或者坐在她身边陪她说说话。
这座饱经创伤的城市,正在以它独特的方式愈合着伤口。每一块新砖,每一根新梁,都承载着人们重建家园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