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搜索历史

第59章 亚特兰蒂斯

直播间内。

江小白对观众的议论置若罔闻。

他站起身,走到三米长的液晶显示屏前。

修长的手指握着一支德国产的碳素笔,在屏幕上行云流水地写下两个词。

【月球监测站】

笔锋一转。

【亚特兰蒂斯】

"今晚,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两个神秘话题的面纱。"

温和而富有磁性的声音通过网络传遍全国。

直播间人数疯狂暴涨。

十万、五十万、一百万......

短短几分钟,观看人数就突破了三百万。

弹幕的内容也从质疑江小白的身份转向了对节目主题的好奇和期待。

深夜,江小白的直播间人气持续攀升。

他的目光落在右侧不断刷新的数据面板上,在线人数已经突破了五十万。

"这家伙疯了吧?居然敢在直播间谈论这种话题!"

"不愧是江小白,连这种禁忌话题都敢碰。"

"小白哥快醒醒,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情啊。"

弹幕如瀑布般倾泻而下,每一条都带着不同的情绪色彩。

江小白轻轻摩挲着手中的保温杯,唇角勾起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

这种场面对他来说实在太熟悉了。

不管是在演艺圈还是在科普领域,质疑和争议从来都与他形影不离。

但每一次的危机,最终都会变成他展现实力的舞台。

"老铁们别激动,容我慢慢道来。"

他的声音温和而富有磁性,像一股清泉流过观众的耳畔。

镜头前的江小白微微前倾,整理了一下衬衫领口。

那枚低调的领针在柔和的灯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芒。

"首先要感谢大家的关注,尤其是对我言论的质疑。"

这句话让弹幕的节奏稍稍一滞。

"质疑和批判,恰恰是科学精神最珍贵的部分。"

他的目光炯炯有神,透着一股让人信服的力量。

"让我们把时间的指针,拨回到1969年7月16日。"

江小白的声音突然变得富有磁性,带着一种令人沉醉的讲述感。

"那一天的佛罗里达州,天气晴朗。"

"肯尼迪航天中心的发射台上,阿波罗11号正在等待升空的那一刻。"

他的手指轻轻敲击桌面,仿佛在模拟火箭发射前的倒计时。

"尼尔·阿姆斯特朗正在进行最后的检查,他的心跳比平时快了许多。"

"这不仅仅是一次太空任务,更是整个人类文明的一次巨大跨越。"

弹幕的质疑声渐渐被好奇所取代。

"发射的那一刻,整个世界都屏住了呼吸。"

江小白闭上眼睛,仿佛在回味那个激动人心的瞬间。

"火箭升空时产生的巨大推力,让整个发射台都在颤抖。"

"而此时此刻,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终于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向往,却又充满了专业的理性。

"接下来的几天里,整个世界都在关注这次任务。"

"当"鹰"号登月舱最终降落在月球表面时,阿姆斯特朗说出了那句著名的话。"

江小白停顿了一下,目光深邃。

"这是一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弹幕中开始出现了大量的感叹号。

有人被他的讲述深深打动。

"小白哥讲得太好了,感觉自己也在现场一样!"

"这声音也太有感染力了吧?"

江小白轻轻抿了一口保温杯中的温水。

"说到登月造假的质疑,让我们从科学的角度来分析。"

他打开了早已准备好的演示文稿,上面是一张详细的数据图表。

"首先,阿波罗计划的每一次发射,都有多个国家的地面监测站在追踪。"

"包括当时与美国处于冷战状态的苏联,也在全程监测。"

他的手指在屏幕上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

"其次,登月舱在月球表面留下的脚印至今仍清晰可见。"

"这些都可以通过后来的月球轨道器照片得到证实。"

随着专业知识的讲解,弹幕中的质疑声渐渐被理性的讨论所取代。

"而且,宇航员在月球表面安装的反射镜装置,直到今天仍在工作。"

"地球上的科学家可以通过激光测距,精确测量地月距离。"

江小白的眼神中闪烁着对科学的热爱。

"说到月球,相信大家都很好奇它是如何形成的。"

他从桌面上拿起一个模型。

"目前最被广泛接受的理论是巨型碰撞假说。"

他的手指轻轻抚过模型表面的环形山。

"想象一下,在太阳系形成的早期。"

"一个大约火星大小的天体,以一个特定的角度撞击了年轻的地球。"

就在这时,弹幕中突然出现了一些专业性极强的讨论。

"@物理所张教授:从角动量守恒的角度来看,巨型碰撞假说确实能解释很多观测数据。"

"@刘研究员:但共形碰撞模型在解释月球的同位素组成时似乎更有说服力。"

"@天文台李研究员:最新的研究表明,可能是多次小天体的撞击形成了月球。"

江小白看着这场突如其来的学术讨论,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直播间里的氛围已经完全改变。

那些质疑和争议,都变成了一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

他轻轻靠在椅背上,适时地补充道:"三位专家提出的观点都很有价值。"

"这正体现了科学探索的魅力——永远保持开放和求证的态度。"

弹幕中的讨论越发热烈,专家们开始深入探讨各种模型的优劣。

开局直播黑暗森林,全民看我科普

开局直播黑暗森林,全民看我科普

作者: 江北第一深情
共0章
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