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争锋
“唉,在下学艺不精,以致无法发挥剑法威力,此战输的心服口服,要杀要剐任凭处置。”
“你是武当的人。”
“不是”
“你想杀厂公?”
“是又怎样,这些年,你们阉党统领宫中,权倾朝野,戏人臣以股掌之间,捕忠直于千里之外,机关算尽,冷酷残暴,从古至今无人能出其右。眼下大战将至,你们还在蝇营狗苟,自毁长城。如此,我大明不保矣。”
“朝堂的事,我不懂,也不想懂。我只知道,你敢刺杀厂公,你觉得能活着出去。”
“生亦何欢,死亦何惧。在这个寂寞而混乱的世界,在这个不分是非曲直的空间,我走着却好似困在原地,我爱着却好似已然分离,我笑着却满含泪水。请阁下动手吧,我纵然身陷黑暗,也不会愚蠢到自甘堕落,我只是沉迷于与真实的自我朝夕相处,而不是戴着虚伪的面具,假装热爱太阳。”
长夜无霜缓缓地走近黑衣人。
正在举起剑时,突然听见一种奇特的声音。
“什么人?”长夜无霜飞将出去。
屋檐的黑影一闪即逝。
长夜无霜展开轻功踏雪无痕,风驰电挚一般追出去。
未曾想,那黑影速度亦是疾如闪电。
终于几经周折,在十几里外一个屋顶,黑影被追上,两人相向而立,战势一触即发。
定睛一看,那个人静静的站在屋檐,墨黑色的发隐秘在黑夜中,冰冷的气息充满了整个空间,大大的深黑色眼睛显示着这个年龄不该有的冷漠,苍白的脸竟没有血色,那两道剑锋一样高高扬起的黑眉,似乎只有那种在长期的习武生活中磨练得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人才能具有。
“没想到你居然会踏雪无痕,这可是少林寺迦南护法门的独门秘技,轻功中的上乘功夫。还有,渔阳剑法也被你用的是炉火纯青。果然是练武的奇才。”黑衣人点头赞赏。
“少废话,拔剑吧。”长衣无霜全身戒备,却从未有过的镇静出现脸上,直觉告诉她,面前这位,是罕见的高手。
蒙面人缓缓拔出刀,此刀锋刃细长,刀身轻盈。银光闪闪的刀背处冷气郁积,刃口凝聚一点寒光仿佛在不停的上下流动,更增加了森寒的凉意。刃身近柄部刻有十六瓣菊花家徽,其下又雕有横一字纹。
“菊一文字。”
“你竟然知道。”蒙面人满是惊讶。
“当然,你来自倭国。”
“正是。”
“菊一文字。”
“你认识这刀。”
“此刀刀姿匀称、刃文也很讲究,近刀背部份较厚,依次渐薄而下,它是名家精心冶炼的刀,被武士真心接纳为肢体的一部分,冰冷却神圣。这是一把静谧的刀,明亮一如武士精亮的眼神、半睁半闭闪动着鬼魅的灵幻之光,美丽、凄清。”
“此乃倭国国宝级的古刀,由备前国刀工则宗先生倾力打造。吹毛刃断,削铁如泥,我如何不知。”
蒙面人一时默不作声。
“这么说,你是室町幕府派来的人。”
蒙面人依然不语。
“眼下大战在即,你们倭国人来做什么,有何居心?”
“我为幕府将军做事,我们倭国一直视大明为正统。眼下瓦剌大军三十万云集城下,不日即将攻城,可你们还在这里同室操戈,手足相残。如此种种行为,在下深为不耻。”
“所以,你来刺探情报,为了你的幕府将军。”
“是又怎样?”
“那么,来吧,让我见识你的刀。”
长夜无霜铮的一声,拔出青霜剑。
她的剑一旦出鞘,又会增加多少亡灵。。。。。。
但他依然直视她的眼睛,仿佛有几分悲伤。
那样的眼神,几乎令她这样一个心早已冰冷如铁的剑客为之一震。
然,不自量力的他还是颤颤地拔刀,皎洁的月光泠泠澈澈的洒下,似乎和他那带有青光的剑容为一体。
两人相距两丈,长夜无霜只是静静地看着他,竟微微笑了起来。
她的笑容中没有一丝悲哀。仿佛一朵开在萧瑟风雨中的蔷薇,寂寞,孤独,美丽,苦涩,而又充满了戒备。
那样的笑靥,让蒙面人看呆了。没想到这样的女子竟然也会笑!
只是在他怔住的一刹,银白的剑光从那女子的手中流出。还不及他提剑反击,那一抹银白色已经到了他的面前。
足尖点地,急退!
然,即使是他多年修习北辰一刀流,杀戮了太多的对手,也未曾见过如此快的剑。
瞅准时机,青色的刀光终于冲天而起,刀在空中虚虚实实斩出三道刀气,如风卷残云一般,直扑向她的眉心。
但只是这一招,几乎达到了他毕生武术的巅峰。而她,只是轻轻点地,竟凭空消失了!待他收刀,后退,她便出现在十丈之外。
但只是千分之一秒,炽烈的剑光在他胸口处一闪,又迅速消失。连他也什么都没有看到,便突然感觉到胸口一痛。低头,一行殷红的血流下。
“剑,好快的剑。。。。。。 ”传说中的渔阳剑法果然名不虚传。
千钧一发之际,两人同时出剑,疾疾如风。
在两剑还未相交时,两股刀气和剑气发生了冲撞,发出“叮”的一声响,青光色的刀竟被震脱出手。
他满眼震惊。
这时他第一次败给别人!
况且对方只是个女子。
蒙面人长跪不起,“我输了。”
突然他发出一丝诡异的笑,随之倒地不起。
生如樱花之灿烂,亡如秋叶之静美。
或许这就是刺客信条吧。
明正统十四年十月六日 紫禁城太和殿 距京师保卫战打响还有七日
“土木堡之变后,瓦剌大军势不可挡,数日后或将兵临城下,众爱卿大战有何建议,但说无妨。”刚刚登基的景泰帝朱祁钰和颜悦色,英俊的外表下似乎隐藏着些许忧伤。
“陛下,微臣恳请迁都南京。”监察御史徐理先声夺人。
“哦,爱卿如此建议,可有何理由。”景泰帝的表情高深莫测。
“启禀皇上,大明西北防御本就薄弱,装备陈旧,训练废驰,缺兵少将,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此次土木堡之变,九边重镇仅宣府尚在,其余皆落入敌手。瓦剌三十万军队如今长驱直入,势不可挡。何况其首领也先挟天子以令诸侯,以致沿途守军望风而降。我辈当避其锋芒,从长计议。依在下看来,此时是迁都南京的好时机。”
由于此建议过于荒诞和突然,引得群臣一片讥笑声。
“去南京,亏你想的出来。”于谦一脸嘲讽和不屑。
“陛下,此乃上上计。”徐御史言辞恳切。
“上上计,哼,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徐大人习得一手好兵法。兵部侍郎于谦揶揄道。”
“我是为大明国本着想,依于大人的意思是,”徐理一脸茫然,“难道。。。”
“不错,自我大明开朝一百多年以来,不割地,不赔款,不纳贡,不和亲。天子守国门,君主亡社稷。值此危急时刻,理当浴血奋战,岂有撤退之理。”于侍郎义正词严,周围群臣一片附和。
“大人,万万不可意气用事啊,想当初,我大明皇帝明英宗率五十万大军征讨瓦剌,尚落得个全军覆没的下场。如今瓦剌大军足足三十万气势汹汹地杀将过来,兵强马壮,骁勇善战。而我方守备部队尚不足十万,处于劣势。京师又地处平原,无地势之险可守,试问此战如何能打。”徐理言之凿凿。
景泰帝微微点了点头。
“陛下,山东都指挥同知韩大人和孙大人在紫荆关前线浴血奋战,已为我争取了四天时间,来自河南和山东的备倭军与备操军已悉数到达,军需粮草已从通州粮库筹措得当,届时京城九门将有二十二万大军集结,到时别说一个小小的也先,就是他老祖宗成吉思汗来了,老夫也叫他有来无回。”于谦一字一句字正腔圆,成竹在胸,说得头头是道。
“于爱卿所言极是。”景泰帝神情稍安,语气和缓下来。打仗一事,交于爱卿全权负责。打仗一事,交于爱卿全权负责。另外,龙炎剑,尤为朕所挂念。想当年,我太祖先皇持此剑平濠州,破定远,攻集庆,克宁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龙炎宝剑,乃我大明之神兵利器,剑气纵横,光耀九州,万望于爱卿全力夺回。”
“陛下放心,龙炎剑乃国之重器,如今落入瓦剌人手里。臣自当全力以赴,不负陛下所托。”
明正统十四年十月五日 京城德胜门 五军大营 距京师保卫战打响还有八日
“包衣副护军参领,从五品。”一名将士带着些许鄙夷而戏谑的神情一字一句念道,然后他站起来,走到长夜无霜面前,那是一头黑亮秀直的发,斜飞的英挺剑眉,细长蕴藏着锐利的黑眸,削薄轻抿的唇,棱角分明的轮廓,修长高大却又不甚粗犷的身材,宛若大漠中的苍鹰,冷傲孤清却又盛气逼人,孑然独立间散发的是傲视天地的强势,令人匍匐于地。“你凭什么。”一个字,一个字地说出,内劲浑厚,大有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气魄。
“凭我这把剑。”长夜无霜淡淡地回应。
“哦。。。”那将士眉梢一跳,似乎来了兴致,来回打量着长夜无霜,表情让人难以捉摸。“那敢不敢与在下比试一番。”那将士已摆出架势。
“没兴趣。”长夜无霜扭头转身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