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怒火满腔
这一天,程忠远一放学,便急急忙忙地往家赶,因为曾经教过他们历史的冯老师今天从省城回来,要去他们家。
冯老师名叫冯彦文,是前年到他们的学校里来的,只教了他们一年,冯老师便去省城了。但就这一年,冯老师却给同学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尤其是程忠远,对冯老师更是念念不忘。
按理说,历史是副科,从来就不被同学们重视,但冯老师讲历史和别人讲的不一样,他不是干巴巴地照本宣科,让学生死记硬背历史书上的年代、事件,而是注重讲历史人物,能把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讲得入情入理,头头是道。
尤其是他讲的岳飞、文天祥、史可法这些英雄人物,更是会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这样一来,不仅会使学生觉得这些英雄的遭际可敬可叹,更会激励学生向这些英雄学习,面对敌寇,英勇斗争。
冯老师讲历史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能把历史上的事件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比如讲到反抗外来侵略,冯老师会把当年阜城参加过抵抗日本人圈地的老人们找来,给学生们讲和日本侵略者斗争的故事。
有一次,冯老师还找到了程忠远的父亲程启杰,请他给学生们讲程家的先人在甲午海战中抗击日寇的故事。从那以后,冯老师还成了程家的常客。
冯老师还组织同学成立了读书会,给同学们讲了许多书上没有的事情,像反对“二十一条”的斗争,像“五·四”运动,给同学们指出了一个时代青年所该走的道路。
冯老师给同学们,也给程忠远的未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景,大家都觉得跟冯老师在一起,青春焕发出了绚丽的光彩。然而就在这时候有人说冯老师是共产党,于是冯老师走了。
自打冯老师走了以后,程忠远和同学们天天盼着冯老师能回来,今天,冯老师终于回来了,而且要到自己的家里,程忠远能不急着往家赶吗?
程忠远有十七八岁的年纪,高个宽肩,面颊红润,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他只见街上的人们仨一群俩一伙,正在那里议论纷纷:“日本人来圈地了!”。
再一看,沿街插了二十多个标桩,上面只写着“占地”两字。每个标桩的旁边都站着一个日本浪人,他们都穿着和服,两臂抱在胸前,两腿叉开,气势汹汹地瞪视着周围和他们对峙的人群。
和浪人对峙的大多是年轻人,还有孩子。一些上了岁数的老年人,则在拉拽这些年轻人和孩子,让他们回家。
阜城原本是个只有四五十户人家的小山村,不知是什么时候,一个猎人到山上打猎,中途饿了,便在一块青石板上拢起了一堆火,烧烤野兔,谁知野兔还没有烤熟,那块青石板却噼里啪啦的燃烧了起来。猎人大惊:这黑色的石头竟能燃烧!从那以后,人们就用这黑色的石头点火,做饭取暖,比上山砍材方便得多,而且火力更旺。不久人们还发现这黑色的石头除了能用来取暖、做饭之外,还能用来冶铜炼铁,打造兵器,制作生产工具,简直就是奇异的宝石,于是人们称它为“乌金”。消息传开,关里关外的人们就纷纷到这里来挖掘“乌金”,到了清朝末年,阜城已发展成了一个东北较为繁华的市镇。
不久,俄国人来了,霸占了阜城的煤矿。
再不久,日本人来了,打跑了俄国人,侵占了阜城的煤矿。
日本人侵占了阜城之后,边加紧掠夺阜城的煤炭,便加紧了对阜城煤田的勘探。通过勘探他们发现,现有的煤矿开采量只是阜城全部煤炭储藏量的二百分之一还不到,于是日本人便加紧了扩张。
他们除了诱骗、强购、盗买、武力强占等等一系列的手法,不断扩大采矿的地界外。还招来日本浪人,由日本军人领着,按照他们勘探的范围,到处插标桩。所到之处不管有没有住户,插了标桩的,便是他们的地方了。
日本人的强盗行径,引起了阜城人的强烈不满,他们和侵略者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不少人为保卫家园献出了生命。
后来不知为什么日本人停止了武力圈地,复城市的老百姓也过上了相对平安的日子,而阜城的经济也得到了很快地发展,一条商业街横贯全城。
商业街上鳞次栉比地排列着饭店、酒楼、戏院、布庄、和金银珠宝店。这里车水马龙,叫买叫卖,热闹非凡,到处都呈现出一片祥和繁荣的景象。
而如今阜城的人们眼看着祥和不再,繁荣不保,随着日本浪人的到来,厄运又要降临到阜城人的头上。
程忠远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便急急忙忙向家里跑去。
一到家门前,他一下子愣住了。原来自己家的门前,竟也被插了标桩,一个日本浪人虎视眈眈地站在那里。
程家的门楼那是一座怎样的门楼啊,说它是阜城的象征一点也不为过:屋宇式的悬山门楼,顶脊两端是造型简洁的鸱吻。椽头之上,镶着一排整齐的三角形“滴水”。檐下,便是红油漆的大门。厚重的门扇上,镶着一对碗口大小的黄铜门钹,垂着门环。门框两侧楹联用的是——上联:“国破家亡,千古英雄千古恨”; 下联:“身歼名在,万年史记万年春”。门楣上伸出两个六角形的门簪,各嵌着一个字:“忠”、“义”。大门两侧,是一对石鼓,高高的包着铜皮的门槛,可装可卸,连着青石台阶。
关于门框两侧的楹联,还有这样一件事:一次日本阜城煤矿的矿长奥村成朗从程家门前过,看到了这副楹联,心里很不舒服,于是打发人去见程家的主人程启杰,要求程启杰将楹联换一换。程启杰的父亲是清北洋水师致远舰上的一名军官,在甲午海战中殉国,程启杰和日本人的仇恨不共戴天。门框两侧的楹联是他的立言明志,现在见日本人竟提出这样蛮横无理的要求,不由愤恨至极,将来人轰了出去。
程忠远见日本浪人守在自己家门前,气愤非常。从他懂事时起,父亲程启杰就常对他讲甲午海战的事,讲日本人是如何卑鄙地挑起了甲午海战,讲他的祖父和北洋水师的将士们是如何英用地抗击日本侵略者,直至殒身疆场。告诉他要牢记血海深仇,和日本鬼子斗争到底。
今天日本人竟然欺负到了自家门口,程忠远怒火满腔,上去就拔标桩,日本浪人上前阻拦,程忠远照着日本浪人的胸前猛击一拳,把那个浪人打得一个趔趄。
原来日本浪人见程忠远是一个学生,没将程忠远放在眼里,满以为能将程忠远吓跑,没想到这个学生一拳差点没把自己打个跟头,不由火起,立定脚跟,向程忠远猛扑过来,两人厮打在了一起。
正在这时,程忠远的同学,也是他的好朋友郝新昌跑了过来,和程忠远一起同那个日本浪人打了起来。程忠远和郝新昌都会武功,把那个日本浪人打得顾前顾不了后,狼狈不堪。
程忠远和郝新昌的武功是跟一位名叫海德宽的武林高手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