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抢食
“两块杏仁糕,我和三姑娘还吃不得了?”季华裳笑了笑,好像并没动气。
紫兰昂着头,上前一步:“您是姑娘,吃什么都有下人送,成天自己往厨房跑,像什么样子。”
季华裳依然笑笑的,劈手从彤玉手上夺过装着杏仁糕的食盒:“看清楚了,是我自己拿的,和她没关系。”
“你……我告诉老爷和夫人去。”紫兰拔高了嗓子,连自称奴婢都忘了。
“大姑娘,这是给两位上使的,您不要这样,老爷和二夫人知道了,会怪罪您的,回头奴婢再给您做。”彤玉使着眼色,拉了拉季华裳的手臂。
季华裳轻推开她,把食盒盖好:“两位上使已经出了大门,正要登车离去,这些杏仁糕不是给我吃的,是给上使路上吃的。或许他们也不吃,那就给车夫吃吧。”
“那也不能拿走!要送,奴婢去送!”紫兰梗着脖子说。
“你?”季华裳哼了一声,目光轻屑,只一眼就将紫兰从头到脚扫遍,手里晃着食盒转身离开。
那两位早就不知道走到哪里去了,他们是骑马还是坐马车来的,她更是不知道,杏仁糕也自然不是给他们吃的。
从前她根本不屑用这样的小手段,这些小事儿也用不着她费心,她说句话,皱个眉,使个眼色,甚至只是哼一声,就有人眼巴巴的把东西送到她面前。
只是今时不同往日,为了回到亦都,为了她身边的人过得好,她什么都可以做,哪怕要把她曾经引以为傲的一切踩碎。
季华裳拎着食盒回了梅院,俞氏身子弱,吃了碗米粥就午歇了。季华英在一边抱着胖宝给它梳毛,看见她便把胖宝抱了起来:“长姐,我刚去县衙给它领了牌子。”
“这么快?谢谢你。”季华裳略微一惊,垂眼看了眼铜制的牌子,在太尉府时胖宝的牌子是鎏金的。
季华英小心地把胖宝放到她手里:“猫尾草已经准备好了,羊草和石楠府里没有了,要到东边的牧场去拉,可是马车父亲带出去了……”
季同出城重新筹措马匹,通音律、鼓点的马匹放眼整个南疆也没有多少,季同也一定知道,可是但凡出城,马车和拉草料的架车都要带出去。
“一会儿出去看看,顺便把车借了,你也一起。”季华裳捧起米粥,看了眼食盒,“厨房给两位上使准备的,我顺来了,你和母亲吃。记着了,别拿出院子。”
“好嘞。”季华英眼珠子发亮,滴溜溜地转着,“长姐去找马,能带我一起去吗?”
“不能。”季华裳夹了口盐水煮的菜,忍着口涩嚼咽了下去,“有别的事儿交待你办”
“谢谢长姐。”季华英来不及失望,就满脸笑意。
吃了一碗粥、两块杏仁糕,季华裳也着实吃不下什么了,带着季华英去马市选草,连看了几家,最近雨水不好,都涨了价,一路走到一家不起眼的小院落门前。
迎出来的是院落的主人张海,前一年刚从他父亲手里接了这家草料店,尽心打理起来,但因为原本的规模就不大,这里也就只能是马市里一家不起眼的小店而已。
“季大姑娘来了?草料都是新到的,快进来看看。”张海把季华裳、季华英迎进来,压低了声音问,“听说大姑娘遇到事儿了,现在好了吗?”
这个人说话有分寸、懂忌讳,季华裳不由得高看了他一眼:“有没有事可就看你的草料好不好了,把你的羊草和窄叶石楠给我看看。”
张海聪明地没有再问,带着他们到院子里看草料,逮着机会小声提醒道:“大姑娘可是要去西林海碰碰运气?那边不太平,您得多带些人手,或者您看要不要知会一下林家?”
南疆的马匹黑市就在西林海,而林家是乌啼城的另一司牧大家,如今的地位高于季家,家主林朝手下养着一支护马的家丁队伍,实力可当兵士。
“这两样拼上半车,顺便租你们的车用上三日,不知可否方便?”季华裳指了指身旁的草料垛子,没有直接回答,“旁的多谢提醒了。”
“方便,当然方便,也用不着租,您拿去使唤就行。”张海也知道她不想多谈,招呼着帮工装草料去了。
“长姐打算什么时候启程?带我一道去吧?”季华英又一次恳求。
“华英,恐怕不能让你跟着,我想让你替我去一趟林家。”季华裳将一吊钱放在案上,示意季华英附耳过来,小声吩咐了一番,“等我传信给你,你就去林家。”
“好,我都听长姐的。”季华英信誓旦旦地保证着。
“你在这儿照应着,把账结了,我出去一下。”
季华裳转身向院门走去,门外左拐有一条宽巷,贴着墙根儿堆着两大垛寻常草料,是张海留给自家和卖与周围酒肆、饭庄给散客用的。
余光往草垛后面微扫,季华裳清了清嗓子,冷笑着开声:“跟了一路,不累么?让我猜猜,你们是谁的人。旁的人太熟了,懒得跟我,最近认识的也就两个。”
“楚三爷,不可能,我这样的小人物还入不了他的眼,倒是他手下的那位孟小爷有几分可能,你们是他的人?”
季华裳从前不认识楚三爷,可和孟成安有些交集,孟成安的性子桀骜不驯,又有几分小孩子脾气,刚刚见过就派人跟来,很像他的做派。
草垛后面有人动了动,但没有出声,也就是说她猜对了,不过对方不方便答她的话,或许也是怕她探听出什么。
“麻烦给他带个话,想要了解粮马黑市也好,想要趁机捞油水也罢,都可以跟着我。”季华裳抛下话,没多看他们一眼。
孟成安这家伙,除了聒噪点,别的事儿上还是挺顶用的,两年过去了,不知道有没有长进?
季府 松院
午歇过后,吕太夫人由赵嬷嬷扶着在院子里散步,她抬眼看向日头,若有所思地问身边人:“大姑娘出去了?”
“听说是和二姑娘一起出去的,去买草料了。”赵嬷嬷回道。
“你说她这性子怎么突然就变了?从前事儿也办得不错,可是性子直,遇事儿不懂转弯儿,吃了亏只会忍。日子久了,她的好都让别人占了,没人记得她,这两天做事反倒不疾不徐、有思有量的了。”吕太夫人顿住脚步。
赵嬷嬷寻思了一下:“您是说大姑娘懂为自己打算了,懂得争,也敢大声说话了?”
“难得的是她争得有道理,也讲道义,还有几分胆识。”吕太夫人语气中又多了些许思量。
赵嬷嬷想了想才道:“您是担心以后府里不太平?”
“太平?季家就是太过太平了,生逢乱世,想要东山再起,不争是不行的。”吕太夫人笑叹着回了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