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陕西饥荒
曹吉祥听到这里皱了皱眉,小心翼翼的说道:“皇上,这可都是乱党啊。”
朱祁镇摆了摆手毫不在意:“吉祥啊,现在百废待兴,况且这如果不用他们,朕也没有合适的人手顶上。
更何况这些人当中有真才实学,如果这真的成了太上皇,那么郕王继位,也是理所当然。”
曹吉祥只深深看了朱祁镇一眼,随后立在旁边,眼中更是多了几抹认真,难怪他师傅生前力保皇上。
他们皇上可是难得的明君!
于谦此时已四十有余,长须髯面是个有名的美男子,只是穿着三品官员的官袍却是直接成了正一品。
“谢皇上!瓦剌的使臣来我朝,奏请释放也先,还请皇上示下。”
朱祁镇只看了于谦一眼说道:“这个你做主就好,只是一样只多不少,白银就三百万两吧,其他的你看着办。”
而很快瓦剌使臣和于谦派去的人在一馆吵起来的消息,就被曹吉祥送回了宫里。
曹吉祥看着有些发呆的皇上:“皇上。使臣觉得三百万实在太多!等于他们十年的赋税,会不会要太多,瓦剌的可汗不会花这么多银子将也先赎回去。”
“不会。”
朱奇回了一句,现在文臣一派居多,想要收好大明的疆域,恐怕也得招募一些良将。
曹吉祥瞧了瞧朱祁镇的脸色小心翼翼的说了一句:“皇上,陕西一带出现饥荒。黑水域的百姓许多易子而食。就连草木都已经啃拾干净,河南种植黍,栗,黄河以西种植稻,麦,大豆。各地今年产出量极少,加之各地如果以黄河以西的中午来救济陕西,恐怕也不够分了。”
曹吉祥说着小心翼翼又拿眼看了一眼朱祁镇。
朱祁镇想了想现在明朝还没有对外通商所以中的植物只有这区区几种,如果能将国外的植物种子引进,或许会解了灾荒。
“这件事证明日上朝再和众爱卿商议。”
次日一早奉天殿。
朱祁朕坐在上首,而此时整个朝堂的面孔有近半数是新面孔。
于谦:“皇上,瓦剌已经同意三百万两白银将也先赎回去。另珠宝一百箱、金银玉器一百箱。
牛羊,一万头骏马一万头!赋税比往年多加三成。”
“这件事你办的不错。今日朕有件事要和诸位爱卿商议。记得的永乐三年的时候,郑和下西洋的舰队现在还在。”
吏部尚书王文:“皇上,现在我大明已是天朝上国,瓦剌不过蛮夷之地,西洋无可取之处。舰队所耗费大量财力物力,而现如今我大明国苦空虚,恐怕无法支持舰队。”
都御史萧惟祯:“皇上虽然下西洋可以广阅历可,实在无可取之处。何况现在各地闹饥荒,恐怕实在有心无力。”
武清侯石亨:“王大人和肖大人此言未免有些姑姑之分,更何况如果没有郑和下西洋,我大明一样,若是不互相学习,难道一日我大明便是井底之蛙。”
张辄:“石大人说的对。”
朱祁镇被眼前的人吵得头疼,将目光转向于于谦,于谦一步:“皇上,臣觉得此地可行,陕西一带的饥荒,植物种类稀少,作物产量实在低!若是遇到水灾,旱灾更不必提。若是能在西洋找到产量高!且容易适应生存环境的农作物,那么陕西一带的饥荒或许顷刻就能化解。
只是这也实在太过理想化而我国国库现在空虚,下西洋也只是纸上谈兵,所以臣请五年之后再派遣舰队。”
五年之后?朱奇看了一眼系统。算了一笔细账。
天命值现在只有三十五,这么低的天命值。打赢了一场战疫增加了百分之五的天命值,也就是百分之四十,这样的国家内里虚耗,只能撑撑门面。
再加上陕西饥荒,人民不满意,所以天命值有下降趋势,不过瓦剌朝贡勉强将人名满意度带来的下降填补了一点。
七七八八减下来,天命值只剩下三十七,天命值这么低,说不准哪天外敌来犯该怎么办。
下了朝之后朱祁镇让身边的曹吉祥跟着直接从后门出了宫。
一路快马过了五门。
曹吉祥在旁边说道:“皇上您这是要去哪里,现在外面不安全呀。”
“朕就是要到不安全的地方去观察民生,才能知道这次的灾荒到底有多严重。”
曹吉祥一愣随即点了点头。
灾区比他想象的还要严重!就连草木都被人挖了出来,一旁的树木树皮早已被剥去,一路上过来有不少人倒在路上,可谓是饿殍遍地。
“其他地方也这么严重?”
曹吉祥:“这陕西是肃王朱瞻彦的封地,皇上不如去肃王府一探究竟。”
朱祁镇看了一眼曹吉祥随后说道:“去看看。
很快龙架就到了肃王府外。
“不知皇上来,招待不周还请皇上恕罪。”朱瞻焰穿了一件紫缎蟒纹常服,腰间的腰带上是用夜明珠打磨成的,白日看着都晃眼。
曹景祥立刻说道:“王爷这条腰带可真是精致,奴才看着都觉得巧夺天工。”
朱瞻焰看了一眼曹吉祥:“你算什么!当年你师傅和本王说话的时候都要客客气气的。”
朱祁镇:“王叔太客气了,只是朕刚才在外面看到不少流民。今年陕西一带闹饥荒,王叔可知道?”
“如果就是些,皇上不必在意!从太祖时开始,本王这里就是不毛之地,年年干旱不说还得向皇上您交纳朝贡。
外面那一帮贱民怎么能凑得起人头税,所以这大多数的朝贡都是本王一力承担!除了太祖赏下的东西,现在基本上不剩些什么了。”
肃王妃走了出来:“妾身已经准备好了宴席”
“皇上请。这是从东海刚刚送来的紫鲍,还有这道生浇猴脑,皇上尝尝看合不合口味。”
“朕吃不下。”
肃王和宣宗不和,万一下了毒怎么办?
肃王脸上的笑意消失:“本王听闻皇上在土木堡一战大捷,现在正是国库空虚之际,不若加重赋税以填补国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