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陛下可是千古一帝!
一番话语听得李财主连连点头,眼中异色闪动。
奇怪的是,他却并未立刻表态,反而继续悄声问询道:“那依你看来,陛下当年上位之事,也不算失德之举......?”
这一问,苏辰当场来了火气!
到现在还念叨着玄武门之变,真是无语。
这啥眼界啊,简直迂腐得没边了都!
也是喝得有点上头,苏辰下意识地反问出声道:“失德?陛下可是千古一帝!”
“若不是当今圣上力挽狂澜,真要让那谁承继皇位,你确定能有如今的安稳?岂不闻民心所向天命所归?那谁倒是正统......可不中用啊!”
“真要如你所说,恐怕才是失德!”
这番话下来,李财主已经当场呆滞!
足足过了几息,他的净白面容里才浮现出先前的酒醉微红,心里都变得热烈了起来。
“掌柜的,你说的可是实话?!”
这货真是啰嗦......
明明是他纠缠不休,真说了竟然不信,真他娘的蛋疼。
苏辰白了一眼,没好气地摆了摆手。
“李哥,这里又无外人,我说得自然都是实话,不然吹给谁听?也就是您问起我才随口一说,可不敢外传出去啊。”
李财主听得激动,不自觉地想喝酒助兴。
伸手一探却是抓了把空气,才想起刚才的失态,老脸丝毫不红,好在跟班老孙很有眼色,立马从柜台寻摸来一个新酒杯。
端起酒杯一饮而尽,他的心里说不出的畅快!
“这番见解说得极好,要是当今陛下听闻,必定龙颜大悦啊。”
苏辰不以为意地笑了笑。
“得了吧,陛下不知听过多少奉承,怎么会在意一个平民之言,李哥你别光喝酒啊,多吃点菜。”
自然随和的语气,让酒馆里充满着欢愉的气氛,可李财主此刻却是心情激动异常,淡定之下隐藏着冲天的喜悦。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桌上的菜也已经光盘。
李财主满脸红光,已然有了几分醉意,神色平静地让跟班拿出了一个钱袋,随手轻放在了桌上。
“掌柜的,今日聊得尽兴,这些权当是酒菜钱。”
苏辰有些欣慰,刚才的胡吹乱侃总算没有白费,含笑向着二人官方做礼道谢,心中蔓延着收获迷弟的喜悦。
“多谢二位,有空常来!~”
送玩贵客,就开始麻利地收拾了起来。
李财主和随从点头做礼,随后就消失在了长街之中。
刚一走出大安坊,李财主身形突然笔直了不少,跟随的老孙紧随其后,却是微微低头不敢直视身前。
两人的身侧,更是多出了不少身着粗衣的精壮青年,个个神情肃穆,暗中将他们护在当中。
前一刻还面带醉意的青年财主,突然之间威压十足,剑眉星目里爆发出摄人的气势,龙行虎步之间充斥着难以言喻的贵气。
他,正是当朝天子李世民!
目不侧移的慢步前行间,皇帝陛下含笑出声道:“辅机,你觉得这苏掌柜如何?”
跟班的俊朗青年便是当朝国舅,长孙无忌。
不假思索,就轻声应话道。
“陛下,此人言语真切,虽说话语里不乏粗鄙之词,所说之言却是发自肺腑,想来也是个实在的人。”
听闻此言,李世民没有应声。
前行在闹市当中,步伐却是轻快了不少,隐隐有种收获的淡淡喜悦。
初登皇位,他每日忙于政务,只是担忧风评不佳,恐遭后人非议,所以行事往往思虑再三,对于臣子也是包容无比。
但既然走上了帝王之道,就绝无回头之路。
臣子和后世的看法固然无法让人忽视,百姓的心声更为重要!
所以,他才在两月前开始出宫,扮做富商暗访民情,无意间走进了苏辰的无名小店,当时就被精致的菜品所吸引,自此,每隔几日都要来一饱口福。
每次前往小店,他都会问询近日民生,切身实际地体会一番民间实情,也好对将来的施政有个考量。
只是,近日有蝗虫出现的传闻,虽还算不上灾情,也足以让他闹心。
在这个年代,蝗虫就是世人眼里的天降灾祸,也必然要由天子承担!
所以好好的美食之旅,就突然变成了消愁之行。
好在,今日的闲聊之下,心情也舒爽了不少,即便还有蝗灾的隐忧,李世民也觉得此行不虚,脸上不自觉露出了淡淡的笑容。
回想刚才的小店见闻,李世民有些喜不自胜,只觉得路边的子民都好像比往日俊美几分。
尧舜之风......
圣明之君!
这种评价,简直就是每个帝王的终生所愿啊!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帝王,罕有几人能获此评价,当皇帝的,言行举止都被天下人看在眼里,能不被后人谩骂就已然不易!
这话要是别人说来,李世民倒也不会在意,不过奉承之言而已,听得耳朵都快长出茧子了。
可偏偏,是出自一个平民掌柜之口。
那可就真是民心所向,情真意切啊。
正如那小掌柜所言,店里再无外人,他根本没有奉承的理由。
否则的话,又能作何解释?
想到这里,李世民的心里有种难以言喻的安慰。
这几年,自己饱受非议,无非只是想开创一番盛世,让大唐子民丰衣足食而已,就算诸多臣子心怀异议,那也无可厚非。
帝王之道,向来都不是能与外人讲述的光明坦途。
今日一行,方知民众之中还是明白人。
苏掌柜,懂朕的心意啊。
走过朱雀长街,眼看就要进入皇城侧门,李世民的心情愈发舒畅,也回想之前的谈话,他的心里却渐渐生出一种莫名的隐忧。
骤然停步,向着身后的长孙无忌沉声吩咐道:“辅机,你命人去往城外破开泥土,速速带回皇城,此事不可对外张扬。”
皇宫,御书房。
亥时已过,李世民仍在龙案前批阅奏章,烛台上满是蜡油,也不知经历了多少这样的夜晚。
放下狼毫金笔,皇帝陛下没来由的一阵烦躁,无心再看奏折。
长孙无忌静立屋内,不敢出声叨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