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是不是有郳国??现在还有没有这个姓??
2023-10-28 07:02
郳的发音是?现在姓倪的都是不是同一个祖宗??
2023-10-28 09:02
有,现在是倪姓。
“倪”(通郳、儿,音霓)这个姓字出现得很早,在甲骨文中就有记载。在殷墟武丁时期(公元前1250年-前1192年)的卜辞中,编号为“前七、一六二、二”卜骨的卜辞中就曾多次出现“儿”字,而在编号为“后二、四、一一”甲骨中,则有“儿伯”二字,在其他甲骨卜辞中则多次出现“儿人”等。这个“儿”字,被学者认为是国名、地名或人名。
学者以为,当时的“儿伯”,可能是商朝东面的一个东夷系的部落方国的名字。商代山东地区被称为人方,古时,人、夷同字,人方就是夷方,由于位于东土,故又称为东夷。“儿”字据《说文解字》的训释,是小孩子的意思,是个象形字,象征着小孩子囱门未愈合的样子。联系到东夷中最大的部族的名字是“人方”,“人”与“儿”字是同一类别的词语,从发音上看,“夷”与“倪或郳”,读音相通或相转,由此可以认定“儿伯”应该是人方的一个分支。商朝后期与东夷连绵不断的战争,战争的结果是两败俱伤,《左传》谓之“纣克东夷而陨其身”(《左传.昭公十一年》)。灭亡了商的新朝周,又花了三年的时间,灭国五十,一直打到海边,从此“诸侯咸服宗周”(《史记.鲁周公世家》)。
大概在周宣王三十年(约公元前798年)前后(又,李学勤说:第一代国君朱友父(友父,字颜)的被封约在周平王三年,即公元前768年)邾国国君夏父(夷父颜的儿子)封自己的弟友到儿国故地(今山东滕县东),建立了倪(小邾)国。在先秦时期以前的倪国,在古籍中书写为“儿”,音“霓”,在出土的倪国青铜器上的铭文就是“儿”(古倪国2号墓出土4件铜鬲,口沿上铭文皆为“儿庆作秦妊羞鬲,其永宝用”)。
“儿”,至春秋战国后期则缀加表示地名的“邑”部作“郳”,此亦是古汉字特别是姓氏沿用发展进程中的历史阶段现象。从古文字演变及其含义分析,邾、郳均为国名,春秋战国时期,不少国名都邑名往往在本字右旁加“邑”符,以突出其地理概念。古时流行以国名或邑名冠为姓氏风气,凡以国、以邑为其姓者,必待其国、其邑而后有其姓。至于“倪”字,则晚于郳,虽然音同,但已淡化地理概念,而专注于姓氏,这就是古时“去邑为氏”之通则。
“倪”字出现在东汉时期。西汉未年,山东东部、江苏北部一带发生赤眉军起义,并攻入长安。后因粮草饥荒退出长安,准备东撤时遭到刘秀的围击,赤眉起义失败。儿宏在这次对赤眉征战中有功于东汉王朝。光武帝给以加官封赏,并赐“倪”字,传至于今
倪国灿烂辉煌
据《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文献通考封建考》、《古今姓氏书辩证》、《路史国名纪》、《万姓统谱》等古籍均有大致相同的考证,即倪姓、邾姓、颜姓皆源自曹姓。王献唐先生认为:三邾居地土著居民为夷人。夷族,是古史中黄帝一族,自西往东,驱逐炎帝一族的后裔。相传黄帝的长子昌意的孙子是帝颛顼,颛顼20岁时,便继承少昊的帝位,成为东夷部落的首领,建都穷桑(今山东曲阜一带),因此又号穷桑氏。颛顼高阳氏曾传位20代,统治中原350年。颛顼崩后,被尊为中国上古五帝之一(事见《帝王世纪》、《皇览》、《山海经》、《春秋命历序》诸书)。颛顼玄孙陆终第五子曰安(即晏安、曹安)。晏安曾在中原华夏民族的虞舜王朝任职,因辅佐舜帝有功,被舜帝(舜帝约公元前2255年<丙戌>至前2206年<癸酉>在位)封于曹地,建立曹国,赐姓曹。据专家研究,晏安最初所封曹地,正在以盛产红枣闻名于世的今陕西省灵宝县东曹阳。大约到夏代,曹人因受到夏朝的征讨,被迫东迁到今河南滑县南的古曹城;到商代,更东迁国于今山东定陶县西北,即西周曹国之地。几经迁徙,大约在商末灭国。武王克商后,周王找到与东夷有血统关系的古曹国遗族,晏安的后裔第27代孙曹挟,把他封到邾(今山东邹县),以继颛顼、晏安的香火。这也正是周王朝“封建亲戚,以屏周室”政策的结果。邾国历七世而至夷父颜(即邾没嫌闷武公),夷父生前及死后,郳、滥相继从邾枯弯分出(即史家所称“邾分三国”)。春秋时期邾、郳、滥号为三国,但溯及血缘关系,当为曹姓同宗。
郳原本只是邾友的一个封邑,但后来却逐渐发展并从邾国独立出来,成为一个新的小邦国。它既是邾国的支裔和附庸,但同时也是鲁国的附庸。邾友的封国,最初并未有国名者差,但时人及后代史家认为此邾已非旧邾,且由旧邾所衍生,故加小以为别,称做小邾国,又因国都为古郳国故地,时人或又仍旧称为郳国,也写作倪国。王献唐先生在《春秋邾分三国考》中指出:“小邾一称,亦非国名之正。立国不自称小,邻邦亦不能以小呼之。时人以非旧邾,而原出于邾,于邾上加小为别。习俗相沿,史家因之,遂号小邾,小邾非其正名也。即非正名,又无定名,故在受爵以后,春秋或仍称郳。”
倪(小邾)国虽以邾友开国,但奉友父为始祖。据记载,友父生二子,后分为两支:长子继位为倪(小邾)国君;次子邾爽,到鲁国任下大夫的官职。邾爽后裔,以祖父友的字颜为氏,称颜氏,此即后世中国颜氏的由来。邾友所建小邾子国,因在古儿国故地,后世的君主以国为姓,称郳氏,此即后世中国倪姓的由来。 2002年6月,滕州山亭郳国君主墓葬一号墓出土的四件青铜器上铭文为“邾友父”,二、三号墓出土的青铜器则皆铭为“儿庆”就是例证。
传到郳庆的孙子郳黎来时,因多次朝见鲁国,又数次跟从齐桓公勤王有功,郳国遂得到各华夏大国的承认,并正式被周王室封为子爵,成为与其母邦邾国平起平坐的国家。但事实上,在整个春秋战国时期,郳国的势力都要远弱于邾国。大约在战国中期同邾国一起被楚所灭。或如何光岳《楚灭国考》载:郳(小邾)国亡国时间,大约是楚取徐州的同年--公元前261年,为楚考烈王所灭。郳国自邾友起,传至子郳庆、重孙郳黎来,黎来之孙为郳穆公,郳穆公之孙为郳惠公。郳惠公之后再传6世,共传14代,存国时间约为538年(约前798年—约前261年)。
倪城三易其址
儿(郳)地,即郳国都邑的确切地望,史学界历来说法不一,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①在今滕州城东数里。②在滕县昌虑故址东北。③在丞县境或今枣庄市西北。
1、滕州城东说。据万历年间《滕县志》载:“在县东一里,梁水绕,周八里”。《古今图书集成》之《名胜志》云:“城东六里有郳城”。高士崎《春秋地理考略》、王掞等《春秋传说汇纂》、顾祖禹《读史方舆论纪要》等主张郳城在滕县城东六里。《兖州府志》则认为郳城在滕县城东一里。现城东荆水(古梁水)东有土城村(现称邾城街),其东北数里有“前梁村”,荆水沿村东北折西曲绕而南,自然形成河围三面,村居其中,岸边因河水冲刷而形成断壁高出河床五六米,土层中含有陶器残片、绳纹,可辨器形有鬲足、鼎足等,但未见城墙残垣之迹痕。虽有文字记载,但无遗迹可考,至今未有定论。
2、滕县昌虑故址东北说。《春秋 庄公五年》杜预注:“东海昌虑县东北有郳城”。昌虑城在今滕州市东南60里,即今滕州羊庄镇境内,为三邾之一的滥邑所在地。昌虑为汉时所设县,辖于东海郡,后汉、晋因之,隋开皇六年曾于此处置滕县,后废。今山亭东江村恰位于昌虑故城东北,不但发掘出郳国公室墓葬,而且还钻探到一段古城墙遗址。经过试掘后对夯层、夯窝、夯土包含物以及文化堆积进行综合分析,可以确认城墙构筑于西周晚朝或春秋早期。此城应即杜预所说的郳城。
3、郳城在丞县或枣庄西北说。宋代罗沁《路史 国名总二》“儿”条云:“今丞县。滕县南有郳故城。”宋代乐史《太平寰宇记》卷十五载:“郳城在丞县,土人曰小灰城,小邾之讹也。”清江永《春秋地理考实》卷一说:“今兖州府滕县、峄县并有郳城。……则在峄者为近”。《峄县志杂记》记载:“邑治北西暨村,土台高数尺,方广数十亩,居人呼为盟台,……其旁有旧城基,即郳城,小邾之都也”。《峄县志世家》载:“考峄东北境为鄫,西北境为郳”。经实地考察,现枣庄市西北约二十公里西暨镇东有一高台地,当地村民俗称“梁王城”,台地的断壁和地面上散见大量陶片,可辨器形有豆、罐、鬲足、简瓦等;土层中含有陶片、兽骨、红绕土和灰坑等。该遗址北距东江约10公里,西稍偏南距滥邑故址约11公里,恰又处于郳国都邑所治。另外,《峄县志》卷首《峄境舆地全图》,在西暨稍东位置明确标有“郳黎来城”,且县志曾收录唐马君碑(公元679年)载,与夫人“合窆于相宅东北二里郳犁城东”。据此可知,在唐代初期,西暨梁王城一带称作郳犁城。
纵观上述三址,学术界有的认为东江为郳城遗址,有的认为西暨为郳城遗址,有的则认为东江为小邾国早期遗址,后来迁都于西暨郳城(郳犁头城)。本人认为,这三处遗址均为儿(郳)国故址,且滕县东古梁水畔的倪城可能更早,东江次之,最后又迁都于西暨,其依据为:
学术界普遍认为“儿”在殷商之际就已存在(公元前1250年-前1192年)。又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专治甲骨之学的孙亚冰博士所撰《浅论殷墟卜辞中所见东方和南方方国》考证,儿在商时其地望应在今曲阜附近。据考证,今滕州一带及其以西不远,夏商时期约有薛、邳、眉(微)、滕、儿褚国族,其中,邳在今滕州城东南,薛在正南,眉(微)在西南,滕在正西,邾则在今滕州西北60公里的济宁南约10公里的“刘林遗址”(清代的济宁州邾瑕乡),这几个方国均在微山湖畔,由此可推断,古儿国在邾友分封之前就已存在,其地望当在今滕县城东古梁水旁,况且在80年代初,在梁水旁的滕县后荆沟遗址曾出土青铜器一批,这充分说明商周时期此地存在古遗址,只是由于年代久远,加上荆河(梁水)多次因洪灾改道,遗迹不复存在无迹可考而已。东江郳城应是邾友分封后在古儿地疆城之新建都城。约在公元前807年左右,叔术来滥建立滥国,位于今滕州东南六十里羊庄镇土城村(土、邾一音之转)。而夏父之弟友父,则可能选择了离滥国东北约30里的东江建立郳城。一则此地远离邾国都城,二则原儿城(梁水东)水患严重,三则离叔术所建滥国较近,比较安全(叔术因让位于夏父而被称为贤人)。据考古确认此地应为春秋早期都城,从而推断东江郳城为倪(小邾)国所建早期之都城。按照李锦山先生考证,东江郳城废弃的时间,大概在鲁庄公十五年(前679年)。“秋,宋人、齐人、邾人伐郳”,东江郳城国破城废,南迁10公里于今西暨附近,即后人所称“郳犁来城”。
“倪”(通郳、儿,音霓)这个姓字出现得很早,在甲骨文中就有记载。在殷墟武丁时期(公元前1250年-前1192年)的卜辞中,编号为“前七、一六二、二”卜骨的卜辞中就曾多次出现“儿”字,而在编号为“后二、四、一一”甲骨中,则有“儿伯”二字,在其他甲骨卜辞中则多次出现“儿人”等。这个“儿”字,被学者认为是国名、地名或人名。
学者以为,当时的“儿伯”,可能是商朝东面的一个东夷系的部落方国的名字。商代山东地区被称为人方,古时,人、夷同字,人方就是夷方,由于位于东土,故又称为东夷。“儿”字据《说文解字》的训释,是小孩子的意思,是个象形字,象征着小孩子囱门未愈合的样子。联系到东夷中最大的部族的名字是“人方”,“人”与“儿”字是同一类别的词语,从发音上看,“夷”与“倪或郳”,读音相通或相转,由此可以认定“儿伯”应该是人方的一个分支。商朝后期与东夷连绵不断的战争,战争的结果是两败俱伤,《左传》谓之“纣克东夷而陨其身”(《左传.昭公十一年》)。灭亡了商的新朝周,又花了三年的时间,灭国五十,一直打到海边,从此“诸侯咸服宗周”(《史记.鲁周公世家》)。
大概在周宣王三十年(约公元前798年)前后(又,李学勤说:第一代国君朱友父(友父,字颜)的被封约在周平王三年,即公元前768年)邾国国君夏父(夷父颜的儿子)封自己的弟友到儿国故地(今山东滕县东),建立了倪(小邾)国。在先秦时期以前的倪国,在古籍中书写为“儿”,音“霓”,在出土的倪国青铜器上的铭文就是“儿”(古倪国2号墓出土4件铜鬲,口沿上铭文皆为“儿庆作秦妊羞鬲,其永宝用”)。
“儿”,至春秋战国后期则缀加表示地名的“邑”部作“郳”,此亦是古汉字特别是姓氏沿用发展进程中的历史阶段现象。从古文字演变及其含义分析,邾、郳均为国名,春秋战国时期,不少国名都邑名往往在本字右旁加“邑”符,以突出其地理概念。古时流行以国名或邑名冠为姓氏风气,凡以国、以邑为其姓者,必待其国、其邑而后有其姓。至于“倪”字,则晚于郳,虽然音同,但已淡化地理概念,而专注于姓氏,这就是古时“去邑为氏”之通则。
“倪”字出现在东汉时期。西汉未年,山东东部、江苏北部一带发生赤眉军起义,并攻入长安。后因粮草饥荒退出长安,准备东撤时遭到刘秀的围击,赤眉起义失败。儿宏在这次对赤眉征战中有功于东汉王朝。光武帝给以加官封赏,并赐“倪”字,传至于今
倪国灿烂辉煌
据《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文献通考封建考》、《古今姓氏书辩证》、《路史国名纪》、《万姓统谱》等古籍均有大致相同的考证,即倪姓、邾姓、颜姓皆源自曹姓。王献唐先生认为:三邾居地土著居民为夷人。夷族,是古史中黄帝一族,自西往东,驱逐炎帝一族的后裔。相传黄帝的长子昌意的孙子是帝颛顼,颛顼20岁时,便继承少昊的帝位,成为东夷部落的首领,建都穷桑(今山东曲阜一带),因此又号穷桑氏。颛顼高阳氏曾传位20代,统治中原350年。颛顼崩后,被尊为中国上古五帝之一(事见《帝王世纪》、《皇览》、《山海经》、《春秋命历序》诸书)。颛顼玄孙陆终第五子曰安(即晏安、曹安)。晏安曾在中原华夏民族的虞舜王朝任职,因辅佐舜帝有功,被舜帝(舜帝约公元前2255年<丙戌>至前2206年<癸酉>在位)封于曹地,建立曹国,赐姓曹。据专家研究,晏安最初所封曹地,正在以盛产红枣闻名于世的今陕西省灵宝县东曹阳。大约到夏代,曹人因受到夏朝的征讨,被迫东迁到今河南滑县南的古曹城;到商代,更东迁国于今山东定陶县西北,即西周曹国之地。几经迁徙,大约在商末灭国。武王克商后,周王找到与东夷有血统关系的古曹国遗族,晏安的后裔第27代孙曹挟,把他封到邾(今山东邹县),以继颛顼、晏安的香火。这也正是周王朝“封建亲戚,以屏周室”政策的结果。邾国历七世而至夷父颜(即邾没嫌闷武公),夷父生前及死后,郳、滥相继从邾枯弯分出(即史家所称“邾分三国”)。春秋时期邾、郳、滥号为三国,但溯及血缘关系,当为曹姓同宗。
郳原本只是邾友的一个封邑,但后来却逐渐发展并从邾国独立出来,成为一个新的小邦国。它既是邾国的支裔和附庸,但同时也是鲁国的附庸。邾友的封国,最初并未有国名者差,但时人及后代史家认为此邾已非旧邾,且由旧邾所衍生,故加小以为别,称做小邾国,又因国都为古郳国故地,时人或又仍旧称为郳国,也写作倪国。王献唐先生在《春秋邾分三国考》中指出:“小邾一称,亦非国名之正。立国不自称小,邻邦亦不能以小呼之。时人以非旧邾,而原出于邾,于邾上加小为别。习俗相沿,史家因之,遂号小邾,小邾非其正名也。即非正名,又无定名,故在受爵以后,春秋或仍称郳。”
倪(小邾)国虽以邾友开国,但奉友父为始祖。据记载,友父生二子,后分为两支:长子继位为倪(小邾)国君;次子邾爽,到鲁国任下大夫的官职。邾爽后裔,以祖父友的字颜为氏,称颜氏,此即后世中国颜氏的由来。邾友所建小邾子国,因在古儿国故地,后世的君主以国为姓,称郳氏,此即后世中国倪姓的由来。 2002年6月,滕州山亭郳国君主墓葬一号墓出土的四件青铜器上铭文为“邾友父”,二、三号墓出土的青铜器则皆铭为“儿庆”就是例证。
传到郳庆的孙子郳黎来时,因多次朝见鲁国,又数次跟从齐桓公勤王有功,郳国遂得到各华夏大国的承认,并正式被周王室封为子爵,成为与其母邦邾国平起平坐的国家。但事实上,在整个春秋战国时期,郳国的势力都要远弱于邾国。大约在战国中期同邾国一起被楚所灭。或如何光岳《楚灭国考》载:郳(小邾)国亡国时间,大约是楚取徐州的同年--公元前261年,为楚考烈王所灭。郳国自邾友起,传至子郳庆、重孙郳黎来,黎来之孙为郳穆公,郳穆公之孙为郳惠公。郳惠公之后再传6世,共传14代,存国时间约为538年(约前798年—约前261年)。
倪城三易其址
儿(郳)地,即郳国都邑的确切地望,史学界历来说法不一,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①在今滕州城东数里。②在滕县昌虑故址东北。③在丞县境或今枣庄市西北。
1、滕州城东说。据万历年间《滕县志》载:“在县东一里,梁水绕,周八里”。《古今图书集成》之《名胜志》云:“城东六里有郳城”。高士崎《春秋地理考略》、王掞等《春秋传说汇纂》、顾祖禹《读史方舆论纪要》等主张郳城在滕县城东六里。《兖州府志》则认为郳城在滕县城东一里。现城东荆水(古梁水)东有土城村(现称邾城街),其东北数里有“前梁村”,荆水沿村东北折西曲绕而南,自然形成河围三面,村居其中,岸边因河水冲刷而形成断壁高出河床五六米,土层中含有陶器残片、绳纹,可辨器形有鬲足、鼎足等,但未见城墙残垣之迹痕。虽有文字记载,但无遗迹可考,至今未有定论。
2、滕县昌虑故址东北说。《春秋 庄公五年》杜预注:“东海昌虑县东北有郳城”。昌虑城在今滕州市东南60里,即今滕州羊庄镇境内,为三邾之一的滥邑所在地。昌虑为汉时所设县,辖于东海郡,后汉、晋因之,隋开皇六年曾于此处置滕县,后废。今山亭东江村恰位于昌虑故城东北,不但发掘出郳国公室墓葬,而且还钻探到一段古城墙遗址。经过试掘后对夯层、夯窝、夯土包含物以及文化堆积进行综合分析,可以确认城墙构筑于西周晚朝或春秋早期。此城应即杜预所说的郳城。
3、郳城在丞县或枣庄西北说。宋代罗沁《路史 国名总二》“儿”条云:“今丞县。滕县南有郳故城。”宋代乐史《太平寰宇记》卷十五载:“郳城在丞县,土人曰小灰城,小邾之讹也。”清江永《春秋地理考实》卷一说:“今兖州府滕县、峄县并有郳城。……则在峄者为近”。《峄县志杂记》记载:“邑治北西暨村,土台高数尺,方广数十亩,居人呼为盟台,……其旁有旧城基,即郳城,小邾之都也”。《峄县志世家》载:“考峄东北境为鄫,西北境为郳”。经实地考察,现枣庄市西北约二十公里西暨镇东有一高台地,当地村民俗称“梁王城”,台地的断壁和地面上散见大量陶片,可辨器形有豆、罐、鬲足、简瓦等;土层中含有陶片、兽骨、红绕土和灰坑等。该遗址北距东江约10公里,西稍偏南距滥邑故址约11公里,恰又处于郳国都邑所治。另外,《峄县志》卷首《峄境舆地全图》,在西暨稍东位置明确标有“郳黎来城”,且县志曾收录唐马君碑(公元679年)载,与夫人“合窆于相宅东北二里郳犁城东”。据此可知,在唐代初期,西暨梁王城一带称作郳犁城。
纵观上述三址,学术界有的认为东江为郳城遗址,有的认为西暨为郳城遗址,有的则认为东江为小邾国早期遗址,后来迁都于西暨郳城(郳犁头城)。本人认为,这三处遗址均为儿(郳)国故址,且滕县东古梁水畔的倪城可能更早,东江次之,最后又迁都于西暨,其依据为:
学术界普遍认为“儿”在殷商之际就已存在(公元前1250年-前1192年)。又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专治甲骨之学的孙亚冰博士所撰《浅论殷墟卜辞中所见东方和南方方国》考证,儿在商时其地望应在今曲阜附近。据考证,今滕州一带及其以西不远,夏商时期约有薛、邳、眉(微)、滕、儿褚国族,其中,邳在今滕州城东南,薛在正南,眉(微)在西南,滕在正西,邾则在今滕州西北60公里的济宁南约10公里的“刘林遗址”(清代的济宁州邾瑕乡),这几个方国均在微山湖畔,由此可推断,古儿国在邾友分封之前就已存在,其地望当在今滕县城东古梁水旁,况且在80年代初,在梁水旁的滕县后荆沟遗址曾出土青铜器一批,这充分说明商周时期此地存在古遗址,只是由于年代久远,加上荆河(梁水)多次因洪灾改道,遗迹不复存在无迹可考而已。东江郳城应是邾友分封后在古儿地疆城之新建都城。约在公元前807年左右,叔术来滥建立滥国,位于今滕州东南六十里羊庄镇土城村(土、邾一音之转)。而夏父之弟友父,则可能选择了离滥国东北约30里的东江建立郳城。一则此地远离邾国都城,二则原儿城(梁水东)水患严重,三则离叔术所建滥国较近,比较安全(叔术因让位于夏父而被称为贤人)。据考古确认此地应为春秋早期都城,从而推断东江郳城为倪(小邾)国所建早期之都城。按照李锦山先生考证,东江郳城废弃的时间,大概在鲁庄公十五年(前679年)。“秋,宋人、齐人、邾人伐郳”,东江郳城国破城废,南迁10公里于今西暨附近,即后人所称“郳犁来城”。
热门问答
20
转运戒指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