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这段文字写孔乙己付钱时的动作用“摸”,而不用“排”,“掏”等,是因为什么?

2023-10-28 06:43

要有2点理由
1个回答

改用一个“摸”字,让人一眼就可以看出孔乙己这时候一方面已经年老体衰、酸气全无;一方面又突出了孔乙己穷困潦倒、生计维艰。

之前用一个“排”字生动的显示了孔乙己的穷而炫耀富裕的酸性、也表现了其诚实迂腐的性格。“排”、“摸”一字之差,一针见血地指出小说主人公前后遭际命运之别,其概括力之强,令人叹为观止。

原文选段:

有一天,大约是中秋前的两三天,掌柜正在慢慢的结账,取下粉板,忽然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厅毕启九个钱呢!”我才也觉得他的确长久没有来了。一个喝酒的人说道,“他怎么会来?……他打折了腿了。”掌柜说扮如,“哦!”“他总仍旧是偷。

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后来怎么样?”“怎么样?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后来呢?”“后来打折了腿了。”“打折了怎样呢?”“怎样?……谁晓得?许是死了。”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账。

中秋之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

站起来向外一望,数磨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

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

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

此文出自现代·鲁迅《孔乙己》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孔乙己》是近代文学巨匠鲁迅所著的短篇小说,最早发表在1919年4月《新青年》第六卷第四号,后编入《呐喊》,是鲁迅在“五四”运动前夕继《狂人日记》之后第二篇白话小说。小说描写了孔乙己在封建腐朽思想和科举制度毒害下。

精神上迂腐不堪、麻木不仁,生活上四体不勤、穷困潦倒,在人们的嘲笑戏谑中混度时日,最后被封建地主阶级所吞噬的悲惨形象。篇幅不长,但是深刻揭露了当时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精神的毒害和封建制度“吃人”的本质,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义。

《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天,当时以《新青年》为阵地,虽已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但是封建复古的逆流仍很猖獗。科举制度虽于1906年废除,但是培植孔乙己这种人的社会基础依然存在,孔孟之道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孔乙己”。

要拯救青年一代,不能让他们再走孔乙己的老路。鲁迅选取了社会的一角——鲁镇的咸亨酒店,艺术地展现了20多年前社会上的这种贫苦知识分子的生活,就在于启发读者对照孔乙己的生活道路和当时的教育现状,思考当时的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

这部作品是我国的现代文学巨匠鲁迅先生的著名小说,也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短篇小说之一。作者以极俭省的笔墨和典型的生活细节,塑造了孔乙己这位被残酷地抛弃于社会底层,生活穷困潦倒,最终被强大的黑暗势力所吞没的读书人形象。

孔乙己那可怜而可笑的个性特征及悲惨结局,既是旧中国广大下层知识分子不幸命运的生动写照,又是中国封建传统文化氛围“吃人”本质的具体表现。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人们冷漠麻木的精神状态以及社会对不幸者的冷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病态。

作者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

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1月,肩及肋骨皆出现剧痛,最后的创新之作《故事新编》出版。2月,开始续译《死魂灵》第二部。5月15日再发病,医生诊断胃疾,自后发热未愈,31日,史沫特黎女士引美国邓医生来诊断,情况不乐观。

6月,身体略有好转,鲁迅及身边的人都认为“鲁迅先生好了”。10月17日病复发,18日黎明前疾病发作,气喘不止。19日上午5时25分逝世。

相关问答

孔乙己小说中我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个回答2023-12-31 20:31
1、《孔乙己》中的“我”仅是咸亨酒店的一个小伙计,小说以第一人称叙事,其作用既在于集中笔墨以一个场景“咸亨酒店”,一双眼睛来写孔乙己潦倒悲惨的一生,同时也是为了使故事更为真切动人。 2、“我”也...
 全文

《孔乙己》 小说中“我”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个回答2023-12-03 18:18
叙述者,旁观者,起到了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叙述孔乙己的经历的作用。

孔乙己这篇文章写了孔乙己哪6件事

1个回答2023-10-29 17:55
①酒客揭短,取笑孔偷东西; ②酒客取笑孔乙己没有进学; ③孔教小伙计识字; ④孔分茴香豆给小孩吃: ⑤孔被丁举人打断了腿; ⑥用手“走”进酒店

掏摸的解释 掏摸的解释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25 01:10
掏摸的词语解释是:掏摸tāomō。(1)拿出;摸取。(2)偷窃。 掏摸的词语解释是:掏摸tāomō。(1)拿出;摸取。(2)偷窃。 结构是:掏(左右结构)摸(左右结构)。 注音是:ㄊㄠㄇㄛ。 拼音是...
 全文

孔乙己的分层段意

1个回答2023-12-11 04:06
1——3:交代了故事的背景和典型环境,为下文孔乙己的出现做乱汪吵铺垫 4——9:孔乙己到店内喝酒的情形 10——11:孔乙己穷困潦倒到哗侍极致,偷书被打折腿 12——13:孔乙己的悲惨结局陵漏

《孔乙己》原文

1个回答2024-01-11 01:00
这个语文课本上都学过的。你可以看一下了。

掏摸的网络解释 掏摸的网络解释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1 17:00
掏摸的网络解释是:掏摸掏摸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tāomō,意思是小偷。 掏摸的网络解释是:掏摸掏摸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tāomō,意思是小偷。 结构是:掏(左右结构)摸(左右结构)。 注音是:ㄊ...
 全文

《孔乙己》简介

1个回答2024-03-17 04:14
相传绍兴城内还有一个名叫“亦然先生”的,此人由于生活贫困不堪,为谋生计,只得去卖烧饼油条勉强度日。因他不肯脱下长衫,又不愿意大声叫卖,只好跟随别的卖大饼油条的小贩后面。小贩们吆喝一次,他跟在后面低低地...
 全文

?你认为,这篇小说主要写的是谁:孔乙己?我?看客?

2个回答2024-03-19 07:33
主角就是孔。。。我和看客都是附带着的。
热门搜索
更多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