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吴起小说战国

战国军事家吴起有哪些著作?

1个回答2024-01-09 14:33

吴起在政治、指导战争诸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把这些经带败验深化为军事理论。他的著作毁亮有《吴起兵法》48篇,大部分失传,蠢余颤现在保存下来的有《图国》、《料敌》、《治兵》、《论将》、《变化》、《励士》等6篇。

勾践灭吴时间属战国还是春秋?

4个回答2023-12-09 23:11
春秋
春秋五霸当中,也有一种说法包括吴王夫差的,所以我觉得算是春秋时代。

战国名将白起的儿子做王了吗

3个回答2023-10-28 07:04

白起的儿子叫做白仲,历史上没有做王。

据《新唐书·宰相世袭表》记载,始皇帝念白起之功,封其子白仲为太原郡守。意思是,秦始皇念及白起的战功,赐封他的儿子白仲做了太原的郡守。

在古代,郡守为郡的行政长官,始置于战国。战国各国在边地设郡,派官防守,官名为“守”。秦统一后,实行郡、县两级地方行政区划制度,每郡置守,治理民政。本是武职,后渐成为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后代的太守,刺史,知府。

扩展资料:

白仲是秦国威风凛凛的秦国将领。战场上白仲继承了父亲优良的血脉,战无不胜,白仲是个不苟言笑的冷面将领,父亲死后,白仲带领将士打了许多胜仗,是一个很厉害的人物。

提及白仲就不得不提及他的父亲白起,当年白起是秦国吞并赵国的大功臣。著名的长平之战白起就是主角,秦昭襄王看到了他实力,于是派他出兵攻打邯郸,但白起却说邯郸易守难攻,秦王不听劝仍然派他去,白起却称病不起,范雎去了数次,他还是无动于衷。

秦王无奈派范雎前去,结果节节衰败,白起只好带伤上阵,秦王将这件事怪罪到白起身上,于是跟范雎商议,将白起赐死,白起仰天长啸,说自己早就该死,当年他用了手段将赵国的四十万将士坑杀,终于得到报应了。

白起虽然死了,但功劳却是非常大的,他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首,而历史上的白仲有着跟父亲一样的风采。

参考资料来源:

吴白最后和谁在一起了

1个回答2024-03-06 10:23
《亲爱的热爱的》这部剧中吴白最终没和艾情在一起,他不过是赢得了艾情更多的关注而已。《密室困游鱼》这部小说中吴白和艾情是男女主角,他俩正式走到了一起。

《亲爱的热爱的》是根据小说《蜜汁炖鱿鱼》改编的,吴白在这部剧中只是客串而已,他的感情戏并不多。

而《密室困游鱼》和《蜜汁炖鱿鱼》是姐妹篇,吴白和艾情是《密室困游鱼》的主角,他们俩的爱情戏是在这部小说中展现出来的。

如果想要彻底了解吴白和艾情之间的爱情故事那要去围观《密室困游鱼》才可以,那里的描述更加详细一些。

在《亲爱的热爱的》这部剧中吴白充其量只算是艾情的小迷弟,他之所以进入CTF圈都是因为艾情,他之所以那么努力也是因为艾情。

吴白想要凭借自己的实力让艾情关注到他,他不想只做个路人甲。只不过吴白争取关注的方式太含蓄了,艾情一直没有给他太多的关注,所以吴白的感情之路走的并不容易。

烽火战国越王勾践和吴王哪个攻击高

1个回答2024-01-13 21:14
楼主你好、越王和吴王攻击一样的、只友兆镇不过越王是近好粗攻、吴王是远攻、但是越王明显比吴王值钱猜肆的、因为越王野地是不出的、

希望采纳

吴姓的起源?

1个回答2024-02-11 09:17
吴家灯火 公众号,可以关注下。里面有介绍

陕西的吴起县与历史人物吴起有什么关系

2个回答2024-03-17 01:18
相传战国名将吴起曾在此驻兵戍边,为纪念而命名为吴起县。

战国之类的小说

1个回答2023-11-30 12:46
《江山如此多骄》,作者鲟鱼
孙浩辉 ~《大秦帝国》
<<江山美人谋>>
《春秋我为王》
春秋小领主
大争之世
越姬
东周列国志

赤壁之战中献苦肉计的吴国大将黄盖,最终的结局是怎么样的?

1个回答2023-10-28 08:39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相信很多人对这句歇后语都不陌生,关于这个故事先不说它在历史上是否存在,单就故事来说,也算是《三国演义》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写的就是赤壁之战前夕的一场由周瑜和黄盖主导的“苦肉计”,目的是取得曹操的信任,让黄盖顺利接近曹操的船只。赤壁之战应该算是三国时期最为重要的一场战役,战役过程相当的精彩,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案例,战役的结局就更加重要了,直接奠定了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势。

所以《三国演义》也对这场大战进行了精彩的描写,不过在演义中,诸葛亮无疑是该战最大的功臣,再有就是周瑜,两人在火攻上不谋而合,然后周瑜和黄盖来了一个苦肉计,周瑜命人打了黄盖五十大板,让黄盖去诈降,取得曹操的信任,然后借机烧船。这场大战的精彩程度让人每次看了都热血沸腾,当然《三国演义》确实对这场大战进行了艺术加工,添加了很多虚构出来的东西,让人物形象更加饱满,不过却也间接掩盖了黄盖在这场大战中的巨大作用。

黄盖作为江东虎臣,是东吴作战经验丰富又富有谋略的一员大将,他从孙坚时期就活跃在战场上,当初孙权继位,江东地区不是没有反对的声音,尤其是本就不服孙吴的山越各部落,而黄盖就成为镇抚山越的大将,前后成功安抚了九县,为孙权的政权稳定做了不小的贡献。

建安十三年,也就是208年,基本平定北方的曹操开始训练水军,准备南下进攻刘洞棚表,结果刘表很快去世,其子不久也投降了曹操,接下来刘备也被打得落荒而逃,于是曹操将目光放在了江东一带。孙权感觉到了巨大的威胁,但是就兵力而言,不管是刘备还是孙权都没有办法和曹操抗衡。于是在谋臣的劝说下,刘备和孙权结盟,欲一起抵御曹操的大军,当然,即便是孙刘联军,仅仅在兵力上也完全不是曹操的对手,但曹操也并非那么自信,毕竟曹军是旱鸭子,虽然训练了水军,但是水上作战的能力实在不能和吴军相比,况且随着曹军南下,很多人得了瘟疫,曹军的情况其实也不容乐观。

孙刘联军与曹军在赤壁隔江对峙,当时联军以都督周瑜为主帅,江东这边有黄盖配合周瑜。根据《三国志》记载:

“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用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

可见想出火攻办法的,并不是诸葛亮和周瑜,而是老将黄盖,而且黄盖也确实还有诈降的任务,只是《三国志》中记载黄盖写了一封书信送给了曹操,然后诈降,并没有“苦肉计”的记载,黄盖是如何诈降的谁也不知道,只拦颤悄能算是一个迷了,而拥有那么多谋士、本身智慧超群轻易不信人的曹操为何会信了黄盖的诈降,这同样是一个迷。

总之,黄盖诈降是成功了,烧船也成功了,不过烧船并不是简单的一件事,黄盖为此身负重伤差点就死了。当时黄盖中了流矢,跌落进水中,赤壁之简渣战发生的时候已经是深秋,跌落进水中的滋味自然不会好受到哪里去,好在,吴军中有士兵将黄盖救了上来,但是大家都不认识黄盖,只是将他安置在厕床中,黄盖没有办法,只能自己大喊韩当,韩当这才发现是黄盖,给他换下了湿衣服,将他的伤口处理了一下。不过,四姑娘就有一个疑问了,为何吴军的这支队伍中竟有人不认识黄盖,难道是新兵蛋子?赤壁之战后,黄盖因功拜武锋中郎将。

赤壁之战后,黄盖似乎就消失了,不过这只是《三国演义》给我们的错觉,实际上黄盖仍旧活跃在战场上,武陵蛮族作乱,黄盖奉命平叛,仅用几个月就平定了所有的叛乱,再之后就是平定长沙郡的山贼作乱,因功封为偏将军,不久病逝,一个征战了一辈子的大将能在老了的时候病死其实已经算是很好的结局了。

黄盖戎马一生,对东吴是有大功的,孙权自然也不会忘记黄盖,黄盖虽然早就去世了,但是等到孙权称帝的时候,还是将黄盖的儿子黄柄赐爵关内侯。

热门问答
热门搜索
更多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