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中国古典美学史(上卷)

中国古典美学史(上卷)

作者: 陈望衡

52.21万8人 正在读

已完结历史知识社会科学
作品简介

本书是第一部中国古典美学领域的通史类著作,1988年初版后,在国内外引起反响。此次增订再版,增加了三十余万字。论体系之完整、内容之丰富、资料之翔实,修订后的本书,在目前国内出版的同类著作中堪称翘楚。 从时间上看,自先秦到近代,中国古典美学发展各个阶段重要的美学思想及其代表人物,本书都做了翔实介绍,书中还特别分析了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先秦儒道阴阳诸家及汉代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对美学的影响。从范围来看,诗歌、绘画、书法、音乐、戏曲、小说、建筑、园林等诸种艺术美学,本书都做了清晰的梳理。某一历史阶段代表性艺术,如先秦的《诗经》《楚辞》、汉代的赋、唐代的诗、宋代的词、明清的小说戏曲,本书有重点评论。对于中国古典美学中的“美”“妙”“味”“兴”“游”“神”“气”“韵”“逸”等重要范畴及“言志说”“缘情说”“兴寄说”“美刺说”“妙悟说”“神韵说”“境界说”“诗史说”等重要学说,本书都做了源流上的梳理,并概括其要义

目录 (201章)
倒序
正文
以“意象”为基本范畴的审美本体论系统以“味”为核心范畴的审美体验论系统以“妙”为主要范畴的审美品评论系统真善美相统一的艺术创作理论系统(一)真善美相统一的艺术创作理论系统(二)美的哲学(一)美的哲学(二)美的哲学(三)审美理想(一)审美理想(二)审美心境(一)审美心境(二)审美范畴仁学与美学(一)仁学与美学(二)善与美文质彬彬中和之美“游”和“乐”兴观群怨礼乐传统美论(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美论(二):“厉与西施道通为一”美论(三):“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美感论(一):“逍遥游”美感论(二):“心斋”美感论(三):“坐忘”美感论(四):“物化”艺术论(一):“言”与“意”艺术论(二):“道”与“技”艺术论(三):功利与非功利美的本质(一):“牛山之木尝美矣”美的本质(二):“充实之谓美”人格美:“浩然之气”共同美感:“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诗经》论:“以意逆志”“无伪则性不能自美”“由礼则雅”“相形不如论心”“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夫玉者,君子比德焉”“虚壹而静”“乐合同,礼别异”墨子的美学思想韩非子的美学思想公孙尼子的《乐记》阴阳五行家的“五行”说(一)阴阳五行家的“五行”说(二)《考工记》中的美学思想“阴”与“阳”“刚”与“柔”“变”与“通”“神”与“几”“中”与“和”(一)“中”与“和”(二)“象”与“意”(一)“象”与“意”(二)君子人格悲剧命运发愤抒情浪漫诗风“一”论美论(一)美论(二)形、气、神论《淮南子》的美学意义董仲舒的美学思想(一)董仲舒的美学思想(二)董仲舒的美学思想(三)刘向的美学思想(一)刘向的美学思想(二)扬雄的美学思想今文经学说诗(一)今文经学说诗(二)古文经学《毛诗序》说诗(一)古文经学《毛诗序》说诗(二)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王逸:“引类譬谕”说汉赋美学书法艺术的兴起(一)书法艺术的兴起(二)园林艺术的兴起(一)园林艺术的兴起(二)以无为本得意忘象越名教而任自然大美配天而华不作声无哀乐(一)声无哀乐(二)人物品藻——人美的重视(一)人物品藻——人美的重视(二)山水赏会——自然美的发现(一)山水赏会——自然美的发现(二)顾恺之:传神写照(一)顾恺之:传神写照(二)宗炳:澄怀味象王微:明神降之谢赫:气韵生动书论概述(一)书论概述(二)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一)陆机:《文赋》(二)钟嵘:《诗品》(一)钟嵘:《诗品》(二)艺术本体:文论(一)艺术本体:文论(二)艺术特质:情采艺术理想:风骨艺术想象:神思(一)艺术想象:神思(二)艺术结构:隐秀艺术风格:才性小结本体的衍变主体的演绎环境的建构生命的浪漫青春之美:盛唐与唐诗陈子昂:“兴寄”、“风骨”孔颖达:“情志一也”李白:“天然去雕饰”杜甫:“转益多师”白居易:美刺兴比意象说兴象说意境说(一)意境说(二)意境说(三)意境说(四)意境说(五)韩愈(上):“文所以为理”(一)韩愈(上):“文所以为理”(二)韩愈(下):“不平则鸣”柳宗元:“文以明道”(一)柳宗元:“文以明道”(二)韩柳之后(上):“文”、“道”之争韩柳之后(下):“气”、“意”之论唐代乐舞美学唐代绘画美学(一)唐代绘画美学(二)唐代绘画美学(三)唐代绘画美学(四)唐代书法美学(一)唐代书法美学(二)唐代书法美学(三)禅宗如何走向老庄禅宗如何走向审美(一)禅宗如何走向审美(二)禅宗如何走向艺术(一)禅宗如何走向艺术(二)禅悟如何走向艺术思维(一)禅悟如何走向艺术思维(二)“聊佐清欢”“吟咏情性”“以诗为词”“别是一家”“清空”、“骚雅”(一)“清空”、“骚雅”(二)尚“韵”(一)尚“韵”(二)尚“平淡”尚“理趣”尚“禅味”(一)尚“禅味”(二)尚“禅味”(三)宋代绘画美学(一)宋代绘画美学(二)宋代绘画美学(三)宋代绘画美学(四)宋代书法美学(一)宋代书法美学(二)宋代书法美学(三)宋代书法美学(四)《营造法式》的建筑美学思想(一)《营造法式》的建筑美学思想(二)《营造法式》的建筑美学思想(三)《营造法式》的建筑美学思想(四)“富贵者之乐”与“山林者之乐”“中充实则发为文者辉光”“诗穷而后工”“言不尽意之委曲而尽其理”“披图所赏,未必得秉笔之人本意”审美人生论:“寓意于物”与“留意于物”审美境界论:“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审美形象论:“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一)审美形象论:“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二)审美创作论:“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一)审美创作论:“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二)审美情趣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周敦颐(一)周敦颐(二)邵雍张载程颢、程颐陆九渊朱熹(一)朱熹(二)朱熹(三)“天人合一”(一)“天人合一”(二)
精选推荐
印度次大陆:文明五千年

印度次大陆:文明五千年

本书是作者为密歇根大学本科生开设的“印度文明通史”课程讲义,简要概述了世界古老文明之一的印度次大陆文明的发展历程。印度次大陆是世界古文明发祥地之一,孕育出了领受河流滋养的大河文明,其独特的地缘强有力地塑造着次大陆文明。从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化和摩亨佐-达罗遗址,一直到现代的巴基斯坦和印度等南亚民族国家,世世代代的印度人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灿烂的文化。这里也是古代国际贸易的十字路口。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环绕着印度次大陆,见证着多元文明的交流和融合。

托马斯·特劳特曼

连载中社会科学

大象与国王

大象与国王

大象庞大而庄严,从王权诞生之日起就是国王无法抗拒的尊贵象征。各个早期文明已存在驯养大象的现象,如埃及、亚述、美索不达米亚、中国,以及印度河流域。在这些地方,大象的主要用途是王室祭品和狩猎对象。然而,托马斯·特劳特曼在南亚次大陆发现了特殊的用象制度,这一制度保护了它们的栖息地和种群数量:那就是战象。   以恒河流域为起点,战象的足迹逐渐遍布南亚,同时向西传播至波斯、叙利亚、埃及、迦太基、希腊和罗马,向东传播至中南半岛、爪哇岛和印度尼西亚的其他地区。托马斯·特劳特曼追溯了战象的缘起、传播路径和文化遗存,描绘了一幅跨越了3000年的文化图景。   为了维持这个独特的制度,国王必须保护野生大象免受猎人的觊觎,也要保护大象栖息的森林不被砍伐,还要维护与森林民族的关系。因此,国王与大象的关系,实际上是国王、大象、森林和森林民族之间的四角关系——这是一个丰富且复杂的关系网。所有这一切,构成了我们所谓的文明。

托马斯·特劳特曼

连载中社会科学

本纪˙天子与天下

本纪˙天子与天下

《本纪·天子与天下》是本系列中的第一册,内容选自《史记》中的十二“本纪”。“本纪”是司马迁撰写的古代王朝和当代天子的编年史,记录的主要是一段王朝兴衰的过程,或者是一位天子政治生涯中的功与过。王弘治将“本纪”中的故事娓娓道来,不仅帮助青少年捋清从黄帝到西汉的历史脉络,也带领他们发现司马迁隐藏在这部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旷世杰作之中的伟大抱负。

王弘治

连载中社会科学

列传˙秦汉鼎革

列传˙秦汉鼎革

《列传·秦汉鼎革》是本系列中的第四册,内容选自《史记》中楚汉争霸时期的十三篇“列传”。王弘治通过讲读吕不韦、韩信、李斯等历史人物的传记故事,带着青少年一起以微观的视角看历史,细细地整理扭转历史走向的诸多节点,挖掘出隐藏在往事中的无限丰富的细节,并借由这些细节还原出几千年前有血有肉的人类生活。

王弘治

连载中社会科学

列传˙大汉风云

列传˙大汉风云

《列传·大汉风云》是本系列中的第五册,内容选自《史记》中汉文帝、汉景帝和汉武帝三朝的十四篇“列传”。王弘治引导青少年层层剥笋般地细读“七国之乱”“魏其武安侯案”等重大历史事件,从中感受司马迁赋予《史记》“真实”,将古今之变、天人之际最终融会成了一家之言是多么伟大的壮举。

王弘治

连载中社会科学

中国抗疫简史

中国抗疫简史

疫病对社会的冲击很大,不但造成大量人员的死亡,而会还会对人们的心理产生很大的阴影。在缺医少药的时代,先人们是束手待毙还是树立信心与疫病作不屈不挠的斗争?

张剑光

连载中社会科学

王者荣耀之最强法神

王者荣耀之最强法神

昔日王者坠入深渊,三年之后卷土归来!“姜子牙没用?断兵线抢龙,大闪输出爆炸!”“庄周没用?黏人免控,被动叠加,法强吸血不死!”“太乙没用?大招抓准时机,法坦技能连控,坦克也当脆皮秒!” 王昭君、墨子、露娜…… 大闪、月下无限连、意识超群…… 他技能从不落空! 他中路称神,无人掠其锋芒! 他是手游电竞的巅峰,也是开始。 他名为……死亡起舞。 ……“只是一个最强法神的称号而已,不用那么怕我。” ——杨凌云                              

中单太乙

已完结社会科学

微晕的树林

微晕的树林

简媜说在《微晕的树林》里,“或爬梳寻常事理、提炼生活滋味,或怀想乡园旧情,或闲话旅行、阅读之所见所思,或变奏为小说化寓言,或归返自身记述成长、创作、梦境之体会与感悟……”这是一部简媜记录自己寻常生活、怀乡、旅行、阅读经历和体验,构思精巧的散文集。

简媜

已完结社会科学

中国通史(上下)

中国通史(上下)

《中国通史》上起远古时代,下至作者写作之年(1922),是一本名副其实的中国通史。在20世纪的史学界,凭个人力量独立完成,囊括了古代、近代和现代三大时段的中国全通史,迄今为止,本书也是其中最权威和最完整的一部。

吕思勉

已完结社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