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第9章 不老泉

书名:午时三刻遇到诡本章字数:2017

邓云露头上和手上都包着厚厚的纱布,直挺挺的躺在病床上,双眼空洞的看着天花板,看样子就知道精神绝对出了问题。邓自明一颗心都扑在女儿身上,还是管家偷偷告诉施弘亮,邓大小姐被找到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医生说是因为受了刺激,需要进一步的心理干预。

施弘亮隔着窗户看了眼病床上的女人,突然觉得这就是最好的结果了。如果全须全影的找回来,邓云露现在怕是痛苦的要自杀吧?

虽然事情还没有查清楚,但好在人是找到了,施弘亮也万幸的得到大赦,和周札一块回去了。

一直到走,都没有江水瑶的消息,如果这个姑娘够聪明,一定会改名换姓躲上个几年,没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事情似乎就这样有惊无险的过去了,至于邓自明要如何闹挺已经不是他们操心的事情了。施弘亮回归到正常的生活当中,当然免不了把周札一顿数落,还威胁他要是再接这么不靠谱的活,就挂到树上去风干做腊肉。

这样的威胁周札听过太多次,根本没有放在心上。隔天就给施弘亮甩了个寻找长生不老药的任务。

施弘亮把手里的A4纸揉成一团,一字一顿的威胁,“你确定要跟我开这样的玩笑吗?”

周札明白施弘亮话里的意思,讨好的安慰:“她也是个可怜人,老公得了绝症,就是图一心理安慰。地方也不远,在贵阳,你就全当是献爱心,献爱心...”

周札嘴里献爱心的对象叫石芫华,52岁,是个丁克。和老公的一起走过了30个年头,感情一直很好,直到最近老公被查出了胃癌晚期,已经淋巴转移。辗转了多家医院,都说已经没有化疗的必要了。

患者的心态还好,照常吃喝,石芫华却垮了。亲人早已相继离世,丈夫就是石芫华在这世界上唯一的亲人,如果他也走了,真不知道接下来的日子要怎么过。她瞒着丈夫把老家的房子卖了,四处打听偏方给丈夫治病。

偶然听到了不老泉的传说,据说泉水能使枯木逢春、百病全消。因为自己要在家照顾重病的丈夫脱不开身,石芫华花重金聘请大塘的保镖帮她去取一壶不老泉水。这个委托实在是荒诞,可看在酬金的面子上,周札还是答应了下来。

施弘亮打听了一下酬金的数目,也欣然接受了。不就是一壶水么,和在大瑶山上跑酷相比简直小菜一碟。其实抛去荒诞的委托不说,他最喜欢接受这种不需要和人相处的任务。一个背包、几件行李,自己一个人上路的感觉真的不错,可能他骨子里就是个喜欢流浪的人吧。

想到流浪,一个婀娜的身影又出现在眼前,也不知道那个叫江水瑶的女人现在怎么样了。想到有一个姑娘贴身穿着自己的外套和袜子,在山里游荡,施弘亮突然觉得有些耳根发烫。他抹了把脸,将乱七八糟的念头驱散,一脚油门冲进了公路。

到了目的地才知道,石芫华所说的不老泉,在一个已经荒废的小村子里。到处都是倒塌的房屋,随地可见的残垣断瓦,这里的土地不适合种植,村里的年轻人都相继离开了。剩下的老人挨过了十几个春秋,也都相继离世,到最近几年村里已经没人了。

房屋没有人修缮,很快就呈现了衰败的气相,荒草开始肆意的生长。这样的景象乍一看有些恐怖的味道,但你拐到村口就又是一片欣欣向荣了。不老泉的消息不胫而走,来这里取泉水的人络绎不绝,生生的把一个荒村变成了旅游景点。

经过打听才知道,所谓的不老泉,就是这村里的一口枯井突然有水了。也不知道是哪个倒霉催的跑到荒村里探险,意外的发现了这口井,又惊奇的发现这口井只有新月的那三五天出水。将井水打上来喝,竟然甘甜可口,所以不老泉的消息就这样传了出去。

施弘亮分不清阴历,但看现在村里的人数,大概知道枯井出水的日子近了。稍微好一点的房子都被占了,还好临出发时带了帐篷和睡袋。他找了个挡风的牲口棚,将帐篷支了起来。

再艰苦的环境也挨过来了,跟当初靠吃老鼠活下来的日子比起来,眼前的都算不上逆境。临近村子的村民煮了玉米和茶叶蛋过来兜售,施弘亮买了几个茶叶蛋,和村民打听情况。

那人的村子离这边不算远,小时候也跟着大人来过几次。据他回忆说,这口井本来就是口枯井,村里十几年前就通了自来水,根本没有人舍近求远的去打井水。况且,解放前这里遭小日本扫荡,当时据说打死了人,就扔进这口井。

打那以后就没有人再喝这口井的井水,也没人注意过井水是什么时候干的。那时候大人都告诫小孩子,不可以到井边玩,井里有长头发女鬼,晚上会爬出来吃小孩子的手指头。

这些当然是无稽之言,但施弘亮一直相信,每一个谣言都不是空穴来风。这里一定是还发生过什么,才会让不老泉的形象深入人心。趁着天还没黑,他开车去附近的村子里打听,还真让他翻出点不一样的东西。

在这里一连打听了几天,终于将一个故事拼拼凑凑了出来。不老泉所在的村子叫天木村,村里鼎盛时期大概有20几户,大多都姓李,多多少少都沾了些亲戚。唯独村西头有个姓麻江的老头,是后搬来的。

那大概是十几年前的事儿了,老人看上去上了年纪,眼皮耷拉下来盖住了浑浊的双眼,耳朵的听力也不大好了。他来的时候,身上穿了件破破烂烂的军大衣,手里抱了个破了口的菜坛子,像是逃荒的。

村里老人看他可怜,就让他住在村西头的破房子里,这家的人都进城打工,已经五六年没回过村子了。老人道了谢在村里住下,隔三差五会用零钞和村民换些吃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