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改进技术
砰、砰、砰树声枪响后,一团团黑烟中夹杂着一声惨叫,原来是兵仗局佥书秦耀阳的鸟铳炸膛,枪管被炸开了一个大口子,秦耀阳脸上被火药冲击满面是血,正捂着眼睛惨叫。其余各人鸟铳虽然是好的,但都成了大黑脸,由于这个时代用的是黑火药,纯度不精,开枪时会燃起大量黑烟。
"好了,把伤者抬下去医治,这个月俸禄加倍。"朱慈烺不是冷血太子,他知道要想达到自己的目的,必须一手胡萝卜一手大棒,不仅要逼迫手下,还要利诱。
"这就是你们造的鸟铳?这样的鸟铳让边关将士面对鞑子怎么敢开枪御敌?"朱慈烺语气不善的训斥。地上跪着一片兵仗局的大小监工。"兵仗局督造不利,所有督造、建工罚奉半个月,下个月本宫还将来兵仗局视察,如在发现今日之事,你们就掂量一下自己的脑袋吧。"
"今后,兵仗局所造鸟铳、火炮一律由专人完工后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后在鸟铳上刻上建造者、验收者的名字,如果哪一个鸟铳出了问题,工匠及验收者一律杀无赦。"
面对军国重器朱慈烺不敢有丝毫马虎,只得恢复太祖时期祖训,其实在明朝前期兵器打造质量一直很好,原因就是建造工匠要留下名字,出了问题能够追溯的源头。
"许公公,去把火药司最好的工匠叫来,本宫有话要问。"
不一会一个精壮男子跟随杂役来到朱慈烺面前。
"草民程创拜见太子殿下。"那汉子见了朱慈烺赶紧跪下行礼。
"本宫问你,你可是火药司手艺最精的工匠?"面对程创,朱慈烺轻声问道。
"启禀太子爷,小人家世代兵仗局工匠,到小人这一代,已经5代人。小人敢说兵仗局所制火药全部出自小人配方。"程创起身回复朱慈烺道。
"那你给本宫说说,现在的火药是什么配方?如何做成?"朱慈烺接着问。
"这。。。。"程创看了看四周大小监工,朱慈烺明白了,在明朝如同火药此类配方,都是官方和个人私密相传,不跟后世,随便上网搜搜就都知道了。
"你们退下吧。"朱慈烺屏退左右,就连许太监也让其在室外候应,室内之留下程创以及东宫侍卫徐盛,"说吧,这下你可以放心了。"
"启禀太子爷,本朝所用火药乃是在前宋配方基础上,加以提纯,所用配方乃是硫磺、硝石、木炭为主,辅以松香、砒霜等物,燃烧时火花四溅,烟雾大起。"程创见四下无人,就把火药配方说了出来。
朱慈烺听了皱下了眉头,后世已经是公开的秘密,每一个大学生几乎都知道的事情,黑火药的最佳组配比率,也就是硫磺$$%,木炭%^$%,硝石#$@$%。至于松香、砒霜之类,虽然会起烟雾,但更影响杀伤力,反倒不如没有。同样是黑火药,爆炸威力要相差数倍,大明朝的黑火药,只是简单的将木炭、硫磺和硝混合,配比五花八门,是一种松散的混合物,很不耐储存和运输,而且易受潮、杂质多,威力小。
朱慈烺想了想,拿起笔在纸上写下了一个配方,递给了程创,"你以后用此配方调剂用料比例,威力应该比你的配方大得多,切记此配方不可被外人所得,火药生产就交由你负责。"程创毕恭毕敬的回答,"草民明白,请太子殿下放心,小人一定将这新配方火药调配出来。"
朱慈烺又说:"火药调配好,可让人在火药上喷上少许水雾,然后晃动,让其成团,称之为颗粒火药,颗粒火药爆炸为例要大于粉末状火药。"
这是因为粉末状的黑火药在枪管内受力时很容易挤压在一起,这样在点火时会因缺氧而无法完全燃烧,这降低了火药的威力。除此以外,粉末火药运输也不方便,因为粉末状火药在运输颠簸的过程中,自身重量不同的硫磺粉、木炭粉和硝石粉会相互分离开来,其中密度最大的硝石粉会居于火药桶的底层,最轻的木炭粉则会处于火药桶的表层,这必然会使得火药威力下降,甚至是根本点不着!在使用前,除非将火药全部倒出重新混合起来才行,但这在战争不紧急的时候还有时间操作,一旦发生紧急的战争则根本无法迅速取用。
而颗粒化火药的技术则解决了这些问题,首先,颗粒化的火药在经过颠簸的运输后,虽然也会分层,最大的颗粒会跑到火药桶底层,最小的颗粒则跑到火药桶表层,但这不会影响火药的质量和使用。
其次,颗粒化火药的吸潮性也远小于粉末状火药,因为颗粒火药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更小,从空气中吸取的潮气也就更少。在大航海时代时,最好的颗粒火药还会使用石墨制的磨光机打磨掉火药粒上的气孔,以降低火药的吸湿性延长贮存期。
最后,因为颗粒火药都呈颗粒状,所以即使是受到压迫时,它们之间贴合的也并不紧密,不会像粉末状黑火药那样形成一个"整体"。颗粒火药之间留下的空隙,便于氧气为火药的燃烧起到助燃作用(便于火焰扩散),让燃速更均匀,提高火药燃烧的效率,不像粉末火药在射击时那样将相当一部分还未被点燃的火药被喷出枪管,因此其威力得到极大增加。
程创为难道,"启禀太子殿下,这火药制作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贸然改变生产流程,这小的怕耽搁下来,影响殿下的大事。"
朱慈烺微微一笑,这个程创还是谨慎怕事,不过本着既要马儿跑得快,就得胡萝卜加大棒,有奖也有罚。
"你无需担心,此后本宫任命你为火药司主事,专程生产新配方火药,一应人事物料由许太监领取。"朱慈烺看了一眼程创道,"一个月内解决火药颗粒化生产,如果完不成,自己就去锦衣卫领罪吧。"
"是,小人明白,一定尽早完成殿下交代的事情。"程创赶紧跪下领命,去锦衣卫对于他这种小民来说,进去就是有去无回。
朱慈烺对身边的亲随太监吴成道:"着人去歙县,将前兵部侍郎毕懋康找来,本宫有事相召。"
毕懋康,歙县上路人,是大名少有的武器专家。万历二十六年,毕懋康高中进士,被授予中书舍人之职,由此踏上仕途。此后历任广西道监察御史、右佥都御史、陕西巡按、山东巡盐御史等职,崇祯年间担任南京通政使,兵部右侍郎等职。
毕懋康不同于一般死读书的腐儒,而是留心"经世致用"之学,还是一位兵器学家。闲暇之余,他经常深入军营,走访老兵,详细了解明军制式武器装备的优点与缺点,尤其对火器制造颇有心得。
明朝从初期开始,军队已经意识到火器装备面对传统冷兵器的巨大优势,因此军队中装备了大量的鸟嘴铳、快抢、佛朗机炮、虎蹲炮等火器。
但明军的火器应用于实战已有两百余年,但却始终未能取代刀枪剑戟等冷兵器,明军的火器部队在实战中,依旧很难取得战场优势与主动权。火器的射程远威力大,作战效能高,为何会打不过武器落后的敌手?
毕懋康经过一番研究,发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明朝军队的主战火器,基本都是落后的火绳枪,击发时,需要用火镰火石取火,点燃火绳,引爆枪膛中的火药,才能射出弹药。
火绳枪的点火方式极为繁琐,导致击发速度缓慢,且遇到大风、下雨等恶劣天气,和涉水等潮湿环境,都严重受制约而无法使用,根本不能实现全天候全地形作战。导致火器只能充当辅助兵器的角色。
毕懋康有感于此,在改进火枪的击发方式上下了一番苦功。1635年,64岁的毕懋康苦心孤诣,终于研发出一种"自生火枪",献给了崇祯。这种火枪摒弃了传统的点火击发方式,改用敲击弹仓内的燧石作为点火方式,属于是"燧发枪"的一种。
这种火枪,"令火石触机自击而发使得石火自燃,风雨不及飘湿,缓急可应手",极大提升了火枪的作战效率和可靠性,使之在多种气候条件下和环境下都可使用自如,完全符合成为主战兵器的条件。这种"自生火枪",在当时属于领先世界的先进武器,比起西方火器强国的同类装备都不遑多让。
招来毕懋康,可以让他主持研发后膛燧发枪,作为熟知历史走势的朱慈烺,一点也不肯浪费时间,因为他记得,崇祯十三年,决定大明国运的松山之战即将爆发了,在这场战役中,大明九边最精锐的军队全军覆没,此后大明帝国走向了衰弱,最终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