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第744章 拿人

书名:极品县太爷本章字数:2109

陆子吟缓缓出门,看着门口的儒生,也不说话,只是看着他们,问道:“今天是什么日子?”

“侯爷,今日是八月十九。”

“那就是月夕过了。”

陆子吟问过之后,又道:“既然并非休沐,今日聚集而来的人,若是官员,当以玩忽职守治罪。若是国子监的监生,应当以逃学处罚,今岁若是无法成绩达标,应当逐出国子监。不是官员,又不是监生,余下的人阻塞街巷,应当赶紧散开。”

“侯爷忘了一事,他们之中有不少是各地老师。”

“身为师长,不去教书育人,却在本侯门口鼓噪,我会上书内阁,请严阁老裁决,是否将这些人全都逐出各地学校。反正今岁税赋大减,官员俸禄将回到嘉靖二十五年之前,各地学校夫子的俸禄也将暂停发放。”

治罪!逃学!驱赶!逐出!

陆子吟正义四连,已经想到即将发生什么。口诛笔伐是必然的,反正文人除了嘴巴之外,也没什么值得一体的地方。

百无一用是书生。

他们除了嘴炮之外,什么都不会。

“直接抓人,抓不住的,记住他们的面容,最好是能够弄清楚他们的姓名,挨个惩戒。”

“卑职遵命!”

一直以来,陆子吟都认为自己是好人,在这个道德操守极为落后,士绅有一个算一个,十个里面枪毙八个也不过分的年代,自己道德节操远胜常人。

也正因为如此,自己才会给世人一个不合适的印象。

仁慈!

这倒不是陆子吟自诩的,而是朝廷上下,无数人都认为平西侯是好人,是大好人!

也正因为如此,不少人认为在大明境内很少惩戒百姓,官员的陆子吟是好人。

这才有了他们的肆无忌惮。

换成严嵩,他早就高举屠刀,专杀各种不服。

以杀止杀不是什么好法子,却能够让人“物理”闭嘴,再也无法叫嚣,骂人。

随着甲士出动,陆子吟看着士人慌忙逃窜。

他们压根不知道陆子吟在京师没有执法权,没办法胡乱拿人。

带头的几个见到陆子吟出门,都不敢做声了。他们心知肚明这位的权利有多大,一点做领头羊的意思都没有。

他们还不想死!

当他们看着人高马大的甲士冲自己而来的时候,谁也不会怀疑陆子吟的决心。

更不会怀疑自己跑慢了,会落在陆子吟手中,被炮制一番。

失去组织的儒生做鸟兽散,一时间不过十名卫士,竟然将数百儒生驱赶而去。

鸡飞狗跳之后,平西侯府外的长街上面再无人敢逗留。倒是寻常百姓眼见那些高高在上的读书人狼狈逃窜的样子,只是偷笑。

只有几个走江湖的汉子不拘小节,放声大笑。

陆子吟不理会他们,只是道:“门口已经清理干净,本侯现在去拜见陛下,陈明此事。顺便问问他们,他们是想做甚!”

管他事情闹大,还是一切

他说罢,便带人大步离开。

他平素便不是一个挨打不还手的人。更别说眼前一切,并非是什么难题。大明上下,最不缺的就是借题发挥的人。

消息传的飞快,陆子吟还未进入紫禁城,便见到一张熟悉的老脸。

徐阶早早在宫门口等待,此可见到陆子吟,却是笑道:“侯爷好本事。”

陆子吟一揖,让人去求见皇帝,自己留在远处,却是不笑:“本事?我的本事稀疏平常,只是看不惯有人鼓噪罢了。大好时光,用在争权夺利上面,委实不美。敢问徐阁老能否给我一份此番参与之人的名字?”

徐阶也不笑了:“这些人为国为民,只怕是......”

“他们真要是为国为民,才是怪事。此番我拜见陛下,便要前往辽东,没时间与他们争执。”陆子吟摆摆手,打断徐阶的话,他哪里不知道这些人心中想的是什么。

徐阶此刻出现,无非是想要从中说项,让自己宽恕他们。可那不是自己想要宽恕,便能够宽恕的,有时候还得杀鸡儆猴。

一闻如此,徐阶依旧笑脸相迎,可心中却是无甚底气。他的确是来说项的,现在听到陆子吟所言,倒是更关心别的东西。

“钱粮真的不够了?”

陆子吟恍然大悟,心说这徐阶也不是关心那些蝼蚁的人。显然徐阶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不够了。”

“那麻烦就大了。”徐阶心中叹了口气,那不知道陆子吟想要做什么。眼下别的什么都不说,只要将此事宣扬出去,天下多少读书人都会怒骂。那些陡然间有了生计,眼下却又没了活路的读书人,只怕会跟士绅彻底决裂。

寻常秀才童生,但凡是投身学校的,都是家中贫寒,吃不起饭的人。现在朝廷没钱,断了他们的口粮事小。

等陆子吟将一切罪责推卸到了士绅不纳粮上面,麻烦就大了。

如今大明的百姓,是读过书的人。当读过书的人都分裂了,那天会塌掉。

他心知肚明,如此大的窟窿,没有士绅会主动想办法弥补,将自己口袋里面的银子拿来给大明用。

一旦陆子吟釜底抽薪,托词税赋不够,优待士绅改革失败,无力支持地方学校。同为士绅一部分的秀才童生们,会立刻将矛头对准他们原来的同类人,趴在自己身上吸血的士绅。

不患寡,患不均。

其他士绅不受影响,照旧吃肉喝酒纳妾,追逐青楼花魁,自己却是连饭都吃不上,谁能不怨恨?

往日也就罢了,大家都一样,上不了台面的童生秀才有了出路,谁还愿意叫人将自己的饭碗砸碎?

今日不同往日,他们拿了两三个月的俸禄,日子刚刚好过一些,在乡间地位也随着教书育人,高了一些。

须知陆子吟定下来的学费,足以让大明三成的孩子读的起书。

庞大的基数下,北方大量军属入学,倒不是陆子吟勒令。而是新军当中普遍存在的扫盲班存在,有学识的士卒更容易被提拔。

在加上大明任何人都可以科举,这让读书变成许多人改变自己一生的最佳途径。

八成士绅,无数学子。

这些新一代的读书人只怕是都要骂老一辈的士绅了。

更何况,开海一事还未有定论。只要平西侯咬定不松口,管他来多少人,一句倭寇未定,谁也出不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