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5章 民心何在
肃清升龙城附近的将领之后,大明军队立马进入警戒状态。这不是某个城市的军队进入,而是整个安南。
军队里面的人时刻戒备着,他们早就对安南人提防着,现在只是有了理由,顺理成章的表达对这些安南人的不信任。
他们接管了原本是安南人负责的以工代赈。
于是,在各地劳作的安南百姓惊讶的发现,自己的一日三餐有了增加。
顺势大明用无休止的宣传告诉他们,大明以工代赈的待遇,并且决定按照天数,将他们本该吃,却被贪墨的粮食还给他们。
如此举措,立马让民心归附。百姓心思简单,他们要的只是吃饱肚子,以及一点颜面。
若是这个都无法拥有,他们立马会揭竿而起。
只不过不是所有国家的起义都能影响深远,甚至改造换代。
即便如此,愤怒的百姓还是爆发了极大地工作热情,甚至在看到因为贪墨而被杀头的一些将领的时候,尽皆拍手称快。
海瑞申时行自然知道这些人是真的开心,百姓没有那么多善恶是非观,但他们知道这些人被砍头是因为贪墨了本该给自己的粮食。
他们朴素的价值观当中,这就是最该死的。
人群当中也时常混杂几个泪流满面,或是欢天喜地的百姓。他们或许是亲戚,或是家眷死在这些人手中,心中有所不满,却是不敢声张。
面对将领,斗升小民连屁都算不上,对方都不需要用什么手段,就能将小民的命夺走。
如此现实下,小民只能蜷缩在窝棚里面,不敢轻言报仇。
他们将仇恨藏在心里面,不是不报,而是没有办法去报。
现在好了,大明用这些人的脑袋祭奠了安南千千万万的百姓。百姓心中欢喜,对大明的信赖多了不知几分。
民间更是有传言,大明在本土实行的政策也会用在安南,没有土地的人会有土地,大明会提供牲口交给百姓养殖,甚至有牛!
任何一个农耕文明,对耕牛的需求都是无法满足的。
安南地处南方,更是如此。
他们比大明获取耕牛的成本更好,大量的山地,也让他们需要畜力。
......
安南暗流涌动,随着海瑞清理升龙城,整个安南都肺疼起来。
大明有世袭军户,安南也有世袭的军人,将领更是世袭的。这种贵族世袭制度很常见,往往一个人身后便跟着一群人。
想要任何改革,许多对付的也是那一群人。偏偏现在局势变幻莫测,安南将领们对自己的军队战斗力也是腹诽不已,他们心知肚明自己的军队远远不是大明的对手。
但要是坐以待毙,他们却又不肯。
所有人都拧巴着,他们害怕大明清算,却又匮乏跟大明破釜沉舟的勇气。在死亡面前,他们畏惧。
这下海瑞心中有底了,他已经看出安南军队色厉胆薄的性子,加上莫敬典跟黎朝的黎武对军队有一定的号召力,至少能够让一部分人中立。
但这只是开始,涉及到不过数万人的军队,自然不算什么大问题。陆子吟来了,也会选择快刀斩乱麻。
但在军队之外是数百万人的生计问题,以及土地归属。
在安南这种地方,地主对乡村的掌控力度跟大明相差无几,可以说这是另外的一种士绅,他们掌控生产资源,靠着血脉宗族通知地方,为富不仁,单曲没什么人会反抗。
不是百姓不反抗,而是没几个人敢对有权有势的长辈动手动脚。
经验老道的海瑞并不准备直接将整个安南的局势改变,他准备一点点削弱地方势力。
就像他在西北做的那样,将大的部落栖分为小部落,让他们彼此之间无法紧密团结,而是团结在大明身边。
这才是大明的国策,将敌人变得少少的,将朋友变得多多的。
大部落只有一个声音,但变成小部落后,声音就会翻倍。除了大明,没人能够满足所有人的合理需求。
“莫将军,侯爷正在南下的路上。”
陆子吟到来的消息从海瑞嘴里面说出来,立马让莫敬典汗毛直立。他在安南多看,对当权者鄙夷的很,唯独对陆子吟跟海瑞,他不敢有丝毫轻视。
陆子吟那是大明总督,身份尊贵,手下有军队无数,每战必胜。
海瑞则是做事严谨,绝对不会遗漏任何把柄。更关键的是,其人清廉,从不会收受贿赂,更不会仗势欺人,一点都不想一个官员。
在平素与海瑞交流的时候,莫敬典都十分自在,这是一个有什么就说什么的人。
“告诉你的人,现在主动将名下土地赎买给大明,前百分之五十的人一年劳役,剩下的人三年。”
简单梳理了一遍之后,海瑞并未找到莫敬典的罪状。莫敬典是弟弟住,又是宗室,根本不需要缴纳赋税,加上破城后照例的奖赏,赏赐,口袋里面的金银财宝数不胜数。
这样的人,自然不会贪图压榨百姓得到的钱财,更不会将心思放在贪腐上面。
事实上,莫敬典的前半身都在跟黎朝交锋,他是莫朝唯一一个能打仗的人。
在其他将领面对黎朝连战连败,莫福源也逃到太原之后,他一个人坚守升龙城,将黎朝击退。
不然莫朝早就被黎朝击败。
“必须惩戒吗?”
莫敬典心中叹气,知道自己不该说这样的话,却还是说道。他不是蠢货,自然知道自己的身份尴尬。
不是大明嫡系,还是前朝宗室倒戈。
“做错事就得挨打,大明要土地是为了百姓,不是为了自己。而且也是以市场价收购,不会亏待他们。”
海瑞目光深邃,土地重新划分,是树立权威的关键。只有百姓有了大明赐予的土地,他们才会无条件的支持大明,站在大明这边。
百姓只看重活下去,眼前的利益让他们活下去。
生死让他们没办法看的长远,只能看到眼前。
对安南,还是大明,他们都没什么认同感。朝代更替对他们而言不过是换了一个人收税。
自己还是被他压榨。
这是许多百姓对生活最直观的感受,他们渴望改变,却无法改变,什么事情都做不了。
也就是这个时候,陆子吟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