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启用强人
太平天国成为了历史,余下的还有一支捻匪。这一场匪事,也让慈禧着实寝食难安了一番。
清代自乾隆、嘉庆年间,在安徽、山东、河南和湖北四省边区,就已出现了捻党的活动,这是一种反对地主、官府的贫苦农民组织,他们集合起来,打劫当铺和盐店,攻掠官吏和地主,进行杀富济贫、抗官杀差和围城释囚的斗争。他们活动的特点是:“居则为民,出则为捻”即集中成捻,分散回家为民,是一种不定型的半武装组织。捻党的首领,初称“响者”,后称“捻首”,多是行侠尚义、打抱不平的人物。到了太平天国时期,农民运动的捻党,才发展成为武装起义的捻军,首领便是张洛行。
张洛行,是淮北亳州雉河集张老家村人,嘉庆十五年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里,因为家庭教育的熏陶,从小就有着劫富济贫的豪侠风范,青年时期,由于个性放荡不羁,他还在地方上贩卖私盐,公然抗官。因此,年纪轻轻的他就成了官府追捕的对象。因此,张洛行在地方上越来越有名气,一些慕名而来的人跟着他,渐渐闯出了名堂,成为著名的捻军。到了道光三十年,淮北一带的村落已经是“村村有捻,庄庄有捻”了,各省各州府都有捻党,这其中,以张洛行一部最为活跃。随后,张洛行和龚得树等人,率众捻党聚集在一起,攻破清廷在河南永城的一个粮仓,正式举起了起义的大旗。
捻军起义之后,清政府赶忙派遣前漕运总督周天爵、工部侍郎吕贤基和给事中袁甲三赶赴皖地镇压捻党。这时,清廷政府的主力军正与太平天国激烈交战,无暇顾及到周边。因此,各地的农民起义如雨后春笋般崛起,清廷政府虽然到处招募士兵来镇压这些起义,但是由于缺少民心,实在是难以扑灭全国各地的革命之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各地的起义军纷纷响应捻军,不久,捻军就成为了继太平天国之后的第二支农民队伍,而此时,清廷政府也已经无力镇压,周天爵在宿州被吓死,吕贤基被太平军击毙于桐城,只有一个袁甲三保全性命,不敢再与捻军正面交锋。
咸丰五年,各路捻军聚集在山西的雉河集,举行了十分具有历史意义的“雉河集会议”。会议决定:各路捻军统一编制,以张洛行领黄旗,龚得树领白旗,韩奇峰领蓝旗,苏添福领黑旗,侯士伟领红旗,是为捻军的五大旗。张洛行被推选为盟主,建立国号为“大汉”。
咸丰七年,太平天国在杨秀清韦昌辉事变之后,渐渐走向衰落了,洪秀全为了平息众怒,将韦昌辉处死,石达开把安徽战场上的精兵都带走了,这直接导致陈德才和张朝爵被困于安庆、李秀成被困桐城。这时的太平天国已经不复往日的繁盛了。所以清廷有时间和精力来处理捻军了,河南巡抚英桂和袁甲三率清军从河南归德向南进攻,一度两次占领雉河集,这让张洛行不得不率领部队往南迁移,一直走到河南与安徽的交界处,才安顿下来,
本来,太平军与捻军各自为战,互不干扰,但是战事的溃败,让两支队伍都感到了疲乏,在势单力薄、难以独自抵抗清廷进攻的情形下,天王洪秀全决定改变策略,主动联合捻军。他找到李秀成,希望李秀成能够通过与捻军有过交情的李昭寿去与捻军谈判。张洛行也看到了局势的变化,他欣然同意与太平军联合作战。四月初,捻军与太平军在一座小城内,悄悄地会面了,捻军部队正式改易旗帜,接受了太平军的领导和封号。捻军领袖张洛行被封为征北主将,苏添福被封为立天侯,张龙被封为钟天福,张宗禹被封为石天燕。捻军的一切封号都与太平军看齐。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心甘情愿的服从太平军的领导,他们希望自己能够有独立的实权。这一年的冬天,捻军部队发生了内讧,绰号为饿狼的刘永敬和绰号为白龙的刘天台,带领着他们的蓝旗部队,坚决反对与太平军联合。他们认为自己的部队实力非常勇猛,根本不用对太平军低三下四,他们也不想服从张洛行的统一指挥,于是,他们二人威胁张洛行想要从太平军中分裂出来,否则就率领士兵们出走。局势剑拔弩张,士兵们都有些难以接受,这样一来,捻军内部的团结被打破了。一支军队,最重要的就是人心,如果人们的团队精神被打破,很难在短暂时间恢复。但是,张洛行认为,一定要与太平军联合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他以反叛的罪名将刘永敬和刘天台处死,但是蓝旗的士兵们十分不服,刘天福和刘天祥等率部北归。从此,捻军就分裂为淮北和淮南两个部分!淮北捻军独立作战,淮南捻军联合太平军。
咸丰八年,胜保率领清军大举进攻捻军部队,六安失守,张洛行带领部队北上,占领怀远、凤阳府县二城和临淮等地,建立基地。在这里,捻军与太平军继续抵抗清军。
咸丰十年,捻军李大喜和张宗禹一部一举攻克并占领了苏北重镇清江浦,这一次的“打清江、破淮城”十分的成功,士气大为鼓舞。战后,太平天国首领洪秀全还把张洛行由征北主将晋封为沃王。
咸丰十一年,安庆失守,让曾国藩带领的湘军士气大涨,清军来势凶猛,猛烈地进攻太平军的后方,淮南的各个州县也被清廷占领,安徽地区的太平军与天京失去联系,捻军也被困在了定远和庐州,一时动弹不得。万般无奈之下,张洛行和陈玉成用计迷惑清军,北征中原。但是,不久之后,陈玉成被叛变的下属出卖,在寿州被清廷俘虏,淮北地区的战势开始恶化,整个长江沿岸,只有张洛行勉强支撑,成为了雉河集地区仅有的一块农民“根据地”。
同治二年年初,清廷派遣僧格林沁率领他的蒙古马队,从河南进攻,全力歼灭捻军。张洛行想要在敌人采取行动之前,率军远征,但是还没等动身,就被清军包围了。极端愤怒的他,毅然决然的带领众人与行军展开了激烈的交锋,但是,寡不敌众的捻军大败,张洛行被清军捕杀于亳州义门集附近的周长营,其他重要的将领如苏添福、赵浩然和刘学渊等,也都是被俘的被俘,战死的战死,捻军主力就这样覆没了,他们的基地雉河集和尹家沟也失守了。这标志着捻军的前期抗争,就这样惨烈的以失败告终了。
前期捻军战争的惨败,使僧格林沁的军队兽性大发,他在村庄中大肆烧杀抢掠,将手无寸铁的的百姓当成是自己的死敌,见一个杀一个。仅仅以张洛行的故乡张老家村而论,张洛行的上一辈老人、同辈兄弟和晚辈子侄,整整三代,很多人家被杀得断门绝户。由于这一场农民起义的失败,淮北人民遭到了残酷的屠杀,付出了沉重的血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