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第26章 天降奇缘

书名:空难诡事本章字数:2412

第二十六章 天降奇缘

昭明太子从小受父亲影响崇尚佛教,是个虔诚孝顺又谦卑柔和的人,在梁武帝的带动下,全国上下皆信仰佛教,并将佛教立为国教。

梁武帝还命太子各处选址大力兴建寺庙,据统计其真实数量在全国共建有2864座。

因武帝贵为皇帝,不适合去香山观音禅寺礼佛拜佛,遂派昭明太子萧统代父出家,去香山寺为国家祈福,正好离慧娘的书香茶楼只有一步之遥。

出宫入寺的日子里,萧统可以在清幽宁静的环境中静心著书、诵经礼佛,偶有闲暇萧统也会下山散心、私服出游,大多时候都是来在慧娘的书香茶楼帮忙,有时也参加些文人们的活动。

这天,在慧娘的书香茶楼,萧统刚在楼上刚帮忙照顾完孤儿及老人们吃完中饭,就到楼下来坐下喝茶随手拿起一本被他分成三十二则后的《金刚经》。突然发现在正前方的桌边,端坐一位带发修行的素衣女尼,她恬静淡雅、气质出尘,正在专心读《涅槃经》。太子是个对佛教经典有极深造诣的人,《涅槃经》非一般人可读懂,这令萧统甚为好奇,也出于对三宝的尊敬和对出家人的敬仰,萧统便主动上前向女尼深施一礼,女尼随即起身还礼,自称是附近尼姑庵里的出家人,法号慧茹。

于是两人谈论起佛法经典与修行戒律,相互被彼此的渊博学识和挚真修为所深深折服。

由于两人返程同向便相约同行,一路上二人谈论佛门典籍例律,太子发现女尼慧茹学问深厚才思敏捷,虽然早已归心佛门,但其卓尔不凡的智慧和对佛法的理解及悟性却是相当的难得和与众不同。

如此的萍水相逢使素来不念女色的萧统竟深深地折服和敬佩这位女尼慧茹,她对佛法的修行能如此大智大慧、大彻大悟实为罕见。毕竟观音禅寺与书香茶楼仅为隔壁路途太短,临分别时双方皆感意犹未尽,慧茹便约太子第二天来她所在修行的草堂尼姑庵见面继续探讨切磋。

第二天一大早,太子萧统就按约定,早早来到了慧茹所在的草堂尼姑庵。交谈中昭明太子诚恳地承认自己就是当朝太子。慧茹惊诧得瞪大眼睛怯怯的问道:“您真的就是将佛教大乘经典《金刚经》做「三十二分则」的编辑者、当朝的太子萧统?”

“是的,本人是萧统,至于将《金刚经》分成三十二分品,并且把每一品前面做了个总结的初衷,只是希望母亲诵经时更加方便阅读而已。献丑了,还请师父多多指教。”

“真的很了不起,这需要对经文和义理特别明了才能做的事。原本长篇连贯的经文,经过您这样一整理,更加方便阅读容易传诵了。您还将理解后的三十二品,各段浓缩精要补充了清晰明了的副标题,这无论是对初学者还是老修行来说都很方便,这是件功德无量的事呢!早就听说太子您少时即有才气,且深通礼仪,性情纯孝仁厚。”

接着他们又谈起太子正在编辑已近30卷的《文选》,慧茹敬佩萧统对文学方面的深入研究和造诣,也为太子招集文人学士,广集古今书籍将东宫变成了藏书楼藏书三万卷的壮举赞叹不已。

慧茹说:我敢肯定《文选》将是文学之盛,是晋宋以来未曾有的,也是中国第一部最全面最优秀的选集作品。

“承蒙师父夸奖,能不能成为古今第一文选我不知道,但我只是选编了先秦至梁以前的各种文体有价值的代表性作品,我想我们该对后世子孙负责,要做对今后有价值有较大影响力的作品。”

的确,在南北朝以后读书人都有“《文选》烂,秀才半”的说法。

“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的选文准则,为后世推崇。可惜,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昭明太子集》。

“慧茹早已听闻太子从小就博览群书,学贯古今。还招贤纳士,赏爱无倦。您的身边团结了一大批有学识的知识分子,经常在一起“恒自讨论‘坟’、‘籍’,或与学士商榷古今。帮助圣上开办五经学堂,学习和教学之余从事文章著述。您治学严谨学术刻苦,无论冬夏,笔耕不辍。”

“惭愧!惭愧!师父过奖了,萧统只不过是遵循父皇五经堂招收贫家子弟,推波助澜罢了。”

慧茹称赞萧统有如此高的文学才华和鉴赏能力:“能著有《文集》20卷,典诰类的《正序》10卷,五言诗《英华集》20卷,编选历代诗文而成的总集《文选》已将近30卷不是只有学识与决心就可以成就的。这需要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来到这世界一遭总要留下点什么。”

“慧茹知道太子从小就非常聪明,酷爱看书。据说您5岁就读遍儒家的经典,对于书上的文字,可以一目数行。然后还能把书上的内容背诵得一清二楚一字不差。写得一手好文章。还因此结交了不少和您一样聪慧、有才华、有见识、博览群书的知识才子。形成了一个以您为主的名才云集的文学中心。一大批“才学之士”出入于您的东宫,漫游在书海之中。”

慧茹叹了口气接着说:“慧茹羡慕他们能和您谈论探讨古今书籍文化,艺术佛法。可怜慧茹一介女流无缘与太子在这样一个良好的环境中,与众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们面对古代典籍繁多、后人难以尽读的问题,实为遗憾!”

“师父不要遗憾伤感,今后我会多多邀请师父参与我们的编辑。也好集思广益编出更好更多高质量的著作来。”

“真的可以吗?”

“当然可以!”

“我要焚香祈福,但愿梦想早日成真!”

于是,二人焚香对坐,深感相见恨晚。

昭明太子:“我一直在思考《文选》中究竟该选什么,不选什么。真的是动了一番脑筋的。说实话我注意到文学作品与其他类型著作的区别。因此,为了保护圣贤书不被篡改,因此我决定首先:宣传道德的圣贤经书不选;以思辨为核心的诸子哲学著作不选;对于以纪事为主的史书,则只略选其中颇有文学辞藻和风采的论赞部分,其余有关史事因果的描述,都不选入。文章应该“丽而不浮,典而不野”。所选作品都应是“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也就是经过作者的深思熟虑而又文辞华美的作品,才能够被辑入《文选》。”

“太子所言极是,《文选》即该注重内容,又该要求形式,是文质并重的。

由于《文选》注意文采,所以流传后世,不少优秀诗文都因为《文选》的生命力而得以流传、保存到了今天,所以说,《文选》是研究梁以前文学的重要参考资料。较有见地的是,对于当时盛行内容空虚的华文艳诗,《文选》却一概不选。当然,有些好的诗文,由于缺乏《文选》所强调的骈倔、华藻而未能被收进《文选》,这是当时文坛的风气乃至《文选》风格所决定的,使不少后来的学人感到有点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