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第5章 既来之,则安之

书名:浮萍乱世本章字数:2999

既来之,则安之。

结果无法改变。那就勇敢的面对。

以后就以周二的身份重活一世了。

发泄完了的“周二”慢慢的冷静了下来。只是想到还要重新去读书!

周二刚冷静的心。又不淡定了,心里又是纠结了起来。

读书就读书吧!还是四书五经。那就很头疼了。

好在原来的周二是有读书的底子在。记忆里四书五经不说倒背如流。却都是滚瓜烂熟的,只是经义包含的不太了解,只会死记硬背。

这也不能怪他,没有名师指点传道授业,母亲教授的那些知识只是孩童时候的启蒙。真要是经义母亲都能教授的话,母亲也能考个女秀才了。

周大是长子,原来家庭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李清莲还想着儿子高中进士做一个官老爷,实现自己算命道士说的富贵命,可惜事与愿违,周大启蒙的时候还好些,再大一些的时候,脑子再也不开窍了,读书别说理解含义了,就是死记硬背也做不到,书读着记着,记着又忘着。简直是颗榆木脑袋,

周二就不一样了,打小就聪明,读书简直是手到擒来,过目不忘,读两遍虽然不解其义,却已经做到一字不差的背诵下来。

族长也说这孩子是个神童,这也是母亲李清莲格外疼爱周二的原因,周家的希望在二郎身上,从来不让他下地干活,家里有好吃好喝的都是留给他吃。

有一次妹妹偷吃了留给周二的鸡蛋,母亲下地回来就抓着妹妹打一顿,说是给哥哥补脑子吃的,她不能吃,因为穷,所以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六七岁的孩子正是爱吃的年纪,从那以后妹妹再也没有吃过鸡蛋。

有时候周二偷偷的给三妹吃,三妹只是连连摇头,把手背到身后说不要,懂事的让人心疼,哥哥周大跟着父亲做工,农忙下地干一天活回来也是没鸡蛋吃的,而且大郎和父亲都是吃粗粮,只有周二和弟弟妹妹吃细粮.

有一次,周二问周大下地干一天活累吗?

周大憨厚笑着说:累点怕啥,力气又用不完,睡一觉明天又有了,,,,

周二沉默了!

周二妹妹下面还有一个幺弟才六岁。

周二想着的时候已经快到午时,为了不让李清莲担心,他决定回去。

走在回去的路上,周二心里计划着,首先要了解现在什么朝代,谁是皇帝,了解朝廷的制度,尤其科举制度,读书肯定要读的,不管什么朝代,不管什么时候,读书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

对平民百姓来说更是如此,即使自己不喜欢读书,可是这条路不走不行,除非像周大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土坷垃里刨食吃,朝廷征兵的时候,拿命换前程。

是周大不愿意读书吗?

可能是,也可能不是。

对于周大来说,父母要养活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实在是不容易,长大了总是要替父母分担的,要替父母考虑的。

多少人的人生都是如此,也有很多人本来都可以过得更好,只是来自父母的平庸,起点太低,没有人帮助,一辈子没有崛起来,困死在一方天地里。

周二回到村子里,快到家门口的时候,母亲正焦急的在大门口左顾右盼,等看到二郎回来,明显是松了一口气。

刚想要上前吵几句,可对上二郎灵动的眸子时,又不忍心责怪。

十四岁的年纪已经比自己稍稍高出半头,已经长成大小伙子了.这里是在家大门口,责怪又怕邻居看到影响不好,不知道怎么李清莲感觉今天的二郎变的不一样了。

外貌还是那个二郎,可给人就是形容不上来的感觉,尤其对上二郎的眼睛时,感觉欲法强烈,那一双眼睛眸子黑的发亮,如果非要找到一个词,那就是秀气,不是人秀气,是眼睛秀气.秀气灵动的眸子让整一个人的气质散发出来,给人的感觉有点仙,这是来自一位母亲的直觉。

这不再是一个小孩子了,已经不知不觉长成大人了。虽然还未成年,丈夫和大郎不在家,二郎就成了家庭的主心骨,自己不能再像以前教育小孩子一样,要给予尊重,李清莲这样想着。

周二吃过午饭并没有去读书,不是不愿意去读,只是下午有要事做,要去村东头的族长家,详细打听一下这个朝代,以及官府的事,有时候一些货郎进村,也会带来外面的消息。

族长家的大槐树下,每当货郎来的时候就成了一个小集市一般,村民都会过去换一些需要的生活必须品,也会带来外面的消息与故事,每次听了多了,族长也就成了懂得最多的人。

周二快到大槐树的时候,周村族长正躺在大槐树下,快五月天的时候的风,吹得人心旷神怡,让人昏昏入睡,周族长就躺在躺椅上半眯着眼,周二上前见礼。

听到动静的族长睁开了眼,见到是二郎就提了提身子,并未起来,因为他有这个资格。

别说眼前的孩子是个读书人,那是对别人而言,就算眼前的人读书读到两榜进士,就算读到内阁大学士,自己依然是他的族长,见到自己照样行礼,也算是倚老卖老了,提提身子也只是让自己躺的舒服些,因为他知道对方找自己有话说。

便道:二郎来了啊自己找地方坐。

二郎瞅瞅周围并未有椅子之类的,并没有坐的地方。

便笑道:在你老面前哪有我做的份,年轻人站会又不累,读书读得头有点昏昏的,出来吹吹风来听你讲古阳。

讲古阳意思是讲故事。

周老笑着说:那都是村里的顽童要听的,读书人要听这个吗?

周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你老吃的盐比我吃的米还多,多听你的话总会错不了。

周老笑的更开心了;摸着山羊胡子道:你这孩子打小就聪明,也是个读书的种子,你这一辈也就你将来有出息,说吧你想听什么。

周二:咱这山沟沟消息闭塞,那些游方的货郎都是带来的什么消息,东宋,南唐那边的。

东宋是指宋,因为在齐国东边齐国百姓都称东宋,唐在南边称南唐,至于大齐的事周二没问。因为怕问错或者关于皇帝与朝廷的事会引起周族长的怀疑。

周族长道:三年前赵家在东边做了龙庭,欺负人家孤儿寡母的,这世道,,,,

周二心想:赵匡胤在后汉时投奔枢密使郭威,致身行伍,并于后周世宗柴荣在位时随征北汉、南唐,战功卓著。柴荣病重时,升为殿前都点检。显德七年960年,受命抵御北方突厥。旋即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为帝,并回京逼迫后周恭帝禅位。同年,赵匡胤登基为帝,改元建隆,国号“宋”建都开封。那么现在是963年了.

南唐那边南吴睿帝加封徐知诰为齐王,并将升州、润州等十州之地划归齐国,同年十月,徐知诰受禅称帝,国号“齐”,改元升元;升元三年(939年)徐知诰恢复李姓,改名为昪,自称是唐宪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孙,又改国号为“唐”建都金陵。

中兴元年(958年)李璟继位,现在应该是中兴五年了,西蜀那边,算了它自己关门过日子.从齐太祖黄巢起义把李家赶出长安.唐僖宗带着少量部队逃亡四川.已经一百二十年.也不知道是唐僖宗后人第几代做主。

大齐这边原来的周二倒是知道,齐太祖黄巢出身盐商家庭,善于骑射,喜任侠,粗通笔墨,少有诗才。成年之后,没有通过科举考试。关东大旱时,积极收拢难民。乾符二年(875年)六月,响应王仙芝起义。次年,在蕲州阻止王仙芝降唐,与仙芝分兵,独立作战。

乾符四年(877年),攻陷郓州,杀死天平节度使薛崇。乾符五年(878年),王仙芝战死后,成为起义军领袖,号称“冲天大将军”,年号“王霸”。置官属,众至十余万。北攻中原不利,遂南渡长江,经江西、浙西、浙东,开山路七百里,进入福建。乾符六年(879年),围攻广州。广明元年(880年),进入洛阳,突破潼关,进入长安,即位于含元殿,国号“大齐。

历史走向了偏差,黄巢并没有兵败,而是在长安定都,建立了王朝,在位十年,公元900年去世.享年71岁.死后传位儿子黄浩,黄浩在位21年传位孙子黄明赫。

黄明赫在位18年传位当今圣上永昌帝.当今圣上五十六岁.二十二继位.如今在位二十四年.永昌二十四年也就是公元963年.

周二通过和周族长的聊天,加上原主的记忆终于搞清楚了现在的年份,和周边其他国家的割据,只是历史走向了偏差,黄巢起义并没有失败,不仅没失败而且还历经了四代帝王了,历史已经弯曲了走向,周二也迷茫了,那我该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