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六节 营州之乱
第六节营州之乱
溪居
唐代:柳宗元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营州之乱稀里糊涂的让契丹成了大唐王朝的功臣,把本来岌岌可危的李唐王朝重新挽救回来。但是后来发生的安史之乱是契丹族献给大唐王朝的又一份大礼。
安史之乱的主人公之一安禄山原本只是一个小混混,他就是靠着契丹人才平步青云的。
当年可突于杀死了可汗李邵固,李邵固的老婆东华公主逃回唐朝,向唐玄宗请求救兵。唐玄宗派出大将张守珪前往讨伐可突于,张守珪在幽州紧急招募熟悉其单情况的当地人入伍。很多人慕名而来,安禄山也是其中一员。
没有任何背景的安禄山,凭借自己的骁勇善战立下了不少战功。得到了张守珪的赏识,将他收为养子。
真正让安禄山成名的是在一次战斗中,唐军中了契丹人的埋伏,全军覆没。只有安禄山一人死里逃生。张守珪下令要处斩安禄山,安禄山死前大喊,男子汉大丈夫,谁不想灭掉奚人和契丹?为什么要杀我!
张守珪仔细一想,安禄山的确是个人才,杀了有点可惜。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好主意。把安禄山押到长安,让皇帝亲自处置。唐玄宗下令赦免了安禄山。安禄山因祸得福,在皇帝面前露了脸。
安禄山回到幽州以后,更加受到赏识。而且他生性圆滑,善揣人意,又懂得谄媚奉承。每次从长安来的官员都被他哄得开开心心,回到长安后纷纷夸他。
唐玄宗本来对他的印象就不错,再加上官员们的添油加醋,很快安禄山就被封为平卢节度使。
阻午可汗是个喜欢和平的可汗,他一心一意带着族人谋发展,完全没有考虑战争的事情。但这可急坏了安禄山,这样一来它就没有了建功立业的机会。
但这并没有难倒他,他决定人为的激发契丹对唐王朝的不满。安禄山不断派兵侵扰契丹,契丹人逐渐对唐王朝产生不满。但是这还不够,安禄山摆下了鸿门宴,请来了契丹和奚族的首领和将士,把他们灌醉后,将他们统统杀掉,拿着他们的头颅向朝廷报功。
唐玄宗给了他大量赏赐,安禄山用这些赏赐不断扩充自己的力量。契丹族终于忍无可忍,他们杀掉了唐朝的公主,转而投奔了回纥。安禄山是一个不安分的人,他在范阳起兵,发动叛乱,安史之乱爆发了,这次暴乱给唐王朝带来了莫大的灾难,使唐王朝从此由盛转衰。
生活感悟:人生难免遇到不如意的事情。许多人遇到不如意的事时常常会生气:生怨气、生闲气、生闲气、生怒气。殊不知,生气,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伤害感情,弄僵关系,使本来不如意的事更加不如意,犹如雪上加霜。更严重的是,生气极有害于身心健康,简直是自己“摧残”自己。
德国学者康德说:“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古希腊学者伊索说:“人需要平和,不要过度地生气,因为从愤怒中常会产生出对于易怒的人的重大灾祸来。”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说:“愤怒使别人遭殃,但受害最大的却是自己。”清末文人阎景铭先生写过一-首《不气歌》,颇为幽默风趣:
他人气我我不气,我本无心他来气。倘若生气中他计,气出病来无人替。请来医生将病治,反说气病治非易。气之危害太可惧,诚恐因气将命废。我今尝过气中味,不气不气真不气!
美国生理学家爱尔马为研究生气对人健康的影响,进行了一个很简单的实验:把支威确试管插在有水的容器里,然后收果人们在不时防结状去下冷族的“气水”,结果发现:即使是问一个人,当时的“气水”特的收阳时,所时出的气变成水后,清澈透明,一二无杂色,总是有白色沉旋物:梅恨时有谈绿色沉淀物,生气时则有保斯化四公物爱尔马把人生飞时的气水注射在大白联身上不科只过了几分钟。大白鼠就死了。这位专家进而分析:如果一个人生气10分钟,其所耗费的精力,不亚于参加次3000米的赛跑:人生气时,体内会合成一些有毒性的分泌物。经常生气的人无法保持心理平衡,自然难以健康长寿,活活气死人的现象也并不罕见。另一位美国心理学家斯通博士,经过实验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遇上高兴的事,其后两天内,他的免疫能力会明显增强;如果一个人遇到了生气的事,其免疫功能则会明显降低。
生气既然不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也极有害于自己的身心健康,那么,我们就应当学会控制自己,尽量做到不生气,万一碰上生气的事,要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自己给自己“消气”。要学会息怒,要“提醒”和“警告”自己“万万不可生气”,“这事不值得生气”,使情绪得到缓冲,心理得到放松。
应把生气消灭在萌芽状态。要认识到容易生气是自己很大的不足和弱点,千万不可认为生气是“正直”“坦率”的表现,甚至是值得炫耀的“豪放”。那样就会放纵自己,真有生不完的气,害人害己,遗患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