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认师
燕玉蓁夺冠像长了腿似的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迅速成为人们茶前饭后的谈资。夸赞声中也有几分不认同的声音。
众人皆叹,京中失了个才女林姝意,倒是补上丞相大人的爱女燕玉蓁。
丞相最是欣慰,这几日上朝,总会有人围上来夸赞自己教女有方,也有要向自己讨教经验的。
想起那日与女儿的谈话,丞相更是深感自己支持女儿的决定十分正确。
大理寺不是寻常学堂,入学有一套规矩,只有通过了两轮比试的学子才可以正式入学,饶是皇公贵族也要遵循制度,所以进入大理寺是除科举以外,京中权贵子弟入仕的最佳途径。
入学日子将至,大理寺分发了统一制式的儒生袍服。因着燕玉蓁是女子,小号的袍服也难免大些,府中数位绣娘连夜给小姐改制。
当日天微亮,燕玉蓁便早早装扮上了,又让丫头瑾儿给自己束了一个男发,倒是个唇红齿白的翩翩佳公子模样。
丞相见女儿这幅装扮,立时笑开了眼。
相府唯有燕玉岚一人气的跳脚。论长相,燕玉蓁远在自己之上。这些年好不容易通过才学压了她一头,不道她走了什么运,摔了一下竟通了慧根。
这下不论相府还是京中更没自己的立足之地了,燕玉蓁是嫡长女,自然不用忧虑婚嫁之事,可是自己不一样,倘若嫁不到高门,一生都要低燕玉蓁一头。
偏偏父亲又十足的偏心,不论青红皂白就把自己幽拘了,自己出不得门,只能看着燕玉蓁出尽风头。
思及此燕玉岚越发生气,将房里的瓷器摔了个遍。
丫头们近日见惯了二小姐发疯,也没人敢上前触霉头,都远远躲的远远的,待燕玉岚发泄完,才敢弓着腰进去收拾了残骸。
大理寺门口,徐朝早早在此等候新生。
“燕小姐早。”徐朝看着燕玉蓁的装束倒有些看呆了。燕玉蓁皮肤是少女特有的白嫩,今日穿上了嫩白的学员服,束起男儿发髻,更是别有一番滋味,让人挪不开眼。
“早啊!”燕玉蓁笑着回礼,过去还是林姝意的时候,府中请了众多西席教导,自己还从未正式入过学堂,不免心生激动。
“燕小姐今日这般的装扮虽说简单却英气十足,倒是把大理寺其它的男儿比了下去。”徐朝笑着打趣,自己本不是个话多的人,可遇到燕玉蓁时总忍不住想亲近的心。
“师兄就别打趣我了,叫我燕小姐太见外了。论辈分来说我需得叫你一声师兄,你唤我蓁儿即可。”
燕玉蓁目光清澈坦然,徐朝一时间晃了眼。
痴痴的答了一声好,才发现眼前人已然离去了。
直到燕玉蓁的背影消失,徐朝才转身继续接待他人。
燕玉蓁是天之娇女,自己第一次见她便知道,她以后是会是大周王朝最尊贵的女人,自己与她相识已然是天赐之缘,又怎可肖想更多。
许是开学头一天,大理寺还并未做具体的教学安排,只吩咐了老生领着新进学员们熟悉了环境,燕玉蓁本也想跟着去,却被徐朝单独叫到一边,说是太傅有请。
燕玉蓁并未多想便跟了过去,终试那日太傅对她另眼相看。
燕玉蓁进门时,太傅正背着门在书架上找书,听见问礼声立时转过身。
“蓁儿,怎么样,还习惯吗?”太傅十分和气。
燕玉蓁略显紧张的情绪被太傅的笑意感染,瞬时放松了许多。
“还有些路还记不大清,学生一定尽快熟悉环境。”燕玉蓁坦诚回答,既然决定了为林家翻案,定要在大理寺力争上游,眼下博得太傅的赏识尤为重要。
想来太傅为官多年,资深望重,以后定要多多向他请教。
“那便好。”太傅甚是欣慰,告老之前招到一个满意的关门弟子,毕生绝学定要全传给她。
“蓁儿,老夫瞧你天资聪颖,想将你收为关门弟子。但是此前你要和我讲实话,比试前你是否得到了高人指点?”太傅故作严谨的说道。
终试那天回家,太傅便打听了不少关于燕玉蓁的消息,最后只得一个定论,丞相之女过去确实是个草包,可如何在短时间内变得满腹经纶?
饶是知道众人会对自己夺魁感到惊奇,燕玉蓁还是被太傅的直接发问惊到了。
好在她提前预料到了,早就准备好了一套说辞。
“太傅,哪有什么高人。”燕玉蓁苦笑着辩解,倘若今日太傅接受了自己的说辞,京中他人便都会相信。
燕玉蓁清清嗓子,把心里默念了百遍的说辞顺出口。
“其实蓁儿打小是不爱读书的,父亲请的西席都被蓁儿气跑了,可是前几日,蓁儿不慎从屋顶摔了下来。”
燕玉蓁略停了一下,观察着太傅的反应,见太傅听的认真,燕玉蓁接着说道。
“摔下来后我忘记了许多幼时的事情,唯独记忆力变的特别好,大夫也说不出所以然。那日之后我的身体未有别的不适,我却突然发现自己看书特别快。”
“哦,还有这种奇事。”太傅眯着眼,看不透神情。
世间怪事齐出,自己也见了不少,确实是今日之事过于惊奇,不过,想来丞相那样聪明的人,女儿自然不会太差,不过是开窍晚了几年。
“真是奇遇,当真是妙啊!”太傅禁不住感慨。
燕玉蓁这才松了一口气,显然太傅是信了自己。
“蓁儿也觉得怪异,可能上天觉得蓁儿活的太平庸,所以,暗暗打通了蓁儿的任督二脉。”燕玉蓁自我调笑。
“蓁儿十几年来,糊涂度日,今后一定重新开始,好好修身好好做学。”燕玉蓁对太傅郑重行了一礼。
前世林父曾经说过,大理寺的太傅乃是位正直无私的清官,是大周王朝不可多得的人才,他性情高洁只安心做好分内事,从不参与朝堂斗争。林父过去多次想要和太傅深交未成,今世自己总算是了结了父亲的一桩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