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苗佥事初访潞王府
苗一剑不想熄灭自己内心正义的火焰,他相信手起刀落杀人如麻并不是锦衣卫的全部。在这个善恶交织的年代,也有忠正之士,立足其中,尽力推动大明王朝的持续前行。
前辈袁彬忠诚陪伴在被俘虏的明英宗身边,鼓励明英宗逐渐坚强起来,保全自己得以回到大明王朝。八年后,明英宗复辟,提拔袁彬为锦衣卫指挥使。在袁彬执掌锦衣卫的这几年,善待群臣,清廉公正,一下子就扭转了锦衣卫声名狼藉的地位。嘉靖年间,因为严嵩专政,残害忠良,锦衣卫沈炼直言不讳,抨击了严嵩一党的所作所为。他上书嘉靖帝,痛斥严嵩父子的罪行,希望嘉靖帝能严惩严嵩,挽救大明江山。可是,这份上书在嘉靖帝眼里,仿佛是在说自己的罪过,盛怒之下,沈炼被革去官职,流放外乡。然而,沈炼并没有退缩,在被流放的时候,仍然不断抨击严嵩祸国。最后,严嵩将沈炼议罪抓捕,残忍杀害。虽然沈炼身死,但是他痛斥严嵩的罪状,也成了严嵩父子的催命符,可以说,沈炼所处的时代,是锦衣卫难得的清廉公正,刚正不阿的时期。
苗一剑不想明哲保身,不想浑浑噩噩,他想了却一桩心愿。事了拂衣去,不留功和名。如果事情不能成功,他也已经厌倦锦衣卫生涯,终将离开皇城重地。
为了这个心愿,去辽东办差前,他去卫辉府求见潞王朱翊镠。
锦衣卫最擅长的就是情报工作,对于潞王,苗一剑掌握了足够全面的信息。
万历朱翊钧和潞王朱翊镠是同父同母的同胞亲兄弟。朱翊镠出生于隆庆二年(1568年),时年五岁的朱翊钧同一年被立为了太子。按照明朝所奉行的“立嫡立长”原则,两人不会有皇位之争。朱翊镠在四岁时,获封潞王。兄弟两人上演了一场“兄慈弟忠”的好戏。
万历和李太后对朱翊镠的极度宠爱。朱翊镠十四岁成婚时,举办了明朝藩王最奢侈的婚礼,户部缺钱,只得挪用了九十多万两军饷,买空了整个京师的珍奇珠宝。
潞王成婚了,大臣们为潞王选了湖广衡州、河南卫辉两个富庶之地。万历定了湖广衡州,朱翊镠上书,希望就近之藩,请求改为卫辉。万历大笔一挥,准了。
潞王府规模之庞大,最终占据了卫辉府城(河南汲县)的整个东半部。潞王府中有一座非常有名的书楼,即崇本书楼,又名望京楼,号称最高的书楼。潞王好文,还收藏刊印了很多古代典籍。
潞王之藩后,山高皇帝远,没有了太后母亲和皇帝哥哥管束,开始更加的肆无忌惮。朱翊镠喜爱酒、色、财,另喜欢游猎。朱翊镠嬉游无度,经常村居夜宿,到哪住哪。当地的百姓还得招待他,奉献美女陪他。
潞王虽然是个妻妾超多还爱吃野食的藩王,但也有深情的一面。尤其对待赵氏。李太后怕潞王在藩王府不习惯特意派自己喜爱的侍女赵氏去照顾。赵妃是个侍女,没有任何名分,但所享受的待遇和妃子是一样的。她比潞王小两岁,聪明、美丽、善良,倍受潞王信任和恩宠。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苗一剑要去求潞王办事,自然需要知道突破口在哪里。能打动潞王的是情,能利用潞王的也是情。
潞王府规模宏大,气势恢宏。除兴建官室、亭、台、楼之外,还在王府正门外,筑白色三拱桥,下挖玉带河与城河东西通, 整个潞王府有屋数百间,规模极其庞大,可以说,进了卫辉府城,就几乎等同于进了潞王府了。
因此人生地不熟的苗一剑,在城里绕了好一会儿,才明白得过了玉带桥,方能找到王府正儿八经的正门。
来到王府正门口, 两扇朱漆镶纵九横七鎏金门钉的厚重大门,顿时令苗一剑恍惚,这是把紫禁城搬来了吗?想想万历对这个亲弟弟的万般宠爱,倒也释然。无论弟弟怎么逾越规矩,皇帝哥哥就是不生气不怪罪。
门口两名身穿甲胄,扛着长戟的王府护卫上前半步喝问道:“做什么的?”
“喔,我是北镇抚司的,来河南办差,途径潞王府,有事想拜访一下潞王爷。”苗一剑取下腰牌亮给两名护卫看。
俗话说宰相门人七品官,潞王的护卫见过的贵胄多了去了,自然也不会太把镇抚司当回事。二人看清腰牌上的字,态度略略缓和了些,道:“王爷每天忙得很,你想进去找他?”
苗一剑明白阎王好见小鬼难缠,给点跑腿费就是了。他掏出二两银子笑道: “有劳两位兄弟,这点小钱不成敬意。”
护卫见苗一剑识相,脸色立马换成了献媚的殷勤,敲了敲大门,冲里面嚷嚷了一声。
被侍女引到会客厅,苗一剑正盯着金碧辉煌的装饰发呆,突然听到浑厚的男声在问:“锦衣卫佥事?找本王爷有何公干?”
苗一剑回过神来,循声望去,只见那人二十六七岁,头上用一个玉麟髻束着,发墨如漆,齐眉勒着碧波玉抹额,身上简简单单的着一件云纹锦袍,面如冠玉,身若长柳,一双眼睛清清澈澈,配上黑亮的髭须,显得英伟不凡。整个人还透出一股书卷气和孩子气。如此人物,难怪李太后和万历特别疼他,确实是没有坏心眼的福祥之人。
苗一剑恭敬道:“下官锦衣卫佥事苗一剑,见过王爷!”
“锦衣卫佥事?来找本王是有何事?说吧。本王帮你,举手之劳。”朱翊镠懒洋洋地往官帽椅上一靠,带着浓浓的优越感。不是吗?平时来求见他的都是有事情需要帮忙。
“下官确有私事劳烦王爷。早听说王爷宅心仁厚,大人大量,诸多人受王爷恩泽,皆感激终生。今日得见王爷,实乃在下福分。”苗一剑的彩虹屁先吹起来。
“好说好说,苗佥事但讲无妨。”千穿万穿,马屁不穿,人性都是相通的。苗一剑以彩虹屁入手,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下官出京前,去探望了随堂曹公公,他甚是挂念王爷和赵夫人,托我带个好。”苗一剑抛出实质性的重磅筹码。
曹公公是看着万历和弟弟长大的身边人,感情自然深厚。朱翊镠听到此话,态度有了180度转变,下意识把苗一剑当成了自己人。
苗一剑所求何事呢?
在倒张运动中,朝中被认为与他有关的大臣如吏部尚书梁梦龙、礼部尚书徐学谟、兵部尚书张学颜、刑部尚书潘季驯、工部尚书曾省吾、蓟镇总兵戚继光、宁远伯李成梁等先后遭到言官的攻击,其中多数不问功过,统统削职得罪。万历正在气头上,哪怕有些事情处置得矫枉过正,也没人敢拂逆鳞。
张居正的门生兼老乡曾省吾,能文能武,为治国安邦之才。张居正对曾省吾之父讲:“确庵(曾省吾)高明沉毅,秀雅而文,他日必为国家柱石。追念平生所选拔,可托之久如却庵者,一人而已。”张居正对曾省吾颇有好感,且评价很高,这为曾省吾走上仕途提供了契机。当时蜀地都掌蛮出现叛乱。朝廷还在为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苦恼的时候,张居正已将曾省吾推到前台来。曾省吾虽然有才华,但是出身下僚,为当时达官显贵所不闻。张居正不以门第为论,积极推荐曾省吾,由他负责解决都掌蛮出现的问题。 到了蜀地后, 曾省吾亲自草拟《平蛮檄》,以激励全军士气。在曾省吾的统筹之下,全军将士士气高昂,一举荡平了阿大和阿苟的叛乱。曾省吾富有远见,不仅取得军事上的胜利,更难能可贵的是稳定四川局势,积极做好善后工作。曾省吾向朝廷上疏《经略平蛮善后疏》,对善后工作作了具体安排,从建城垣、通道路,到分田土、恤民困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曾省吾抚蜀三年,发展生产,重视民生,促进经济,为当地百姓作出了政绩,蜀地百姓“咸感德之”。“娴将略,善治边”的美誉从此传开来。
万历十年,曾省吾被勒令致仕。万历十二年四月,张居正之子被屈打成招,供出向曾省吾家转移财产。曾省吾被法办,削职为民,永不叙用。
苗一剑当然不可能为曾省吾翻案,他要做的事情是解救还在诏狱的曾省吾平定蜀地叛乱的得力干将顾广雄。因为言官们的报复上疏,和张居正关系密切的官员几乎被一锅端。混乱之下,曾省吾的大将也被无辜卷入。顾广雄就是具体执行蜀地平叛的武将而已,对于上层来往的事情压根儿不知情不参与,至今关在诏狱无人问津。如果苗一剑不出手相助,关到老死也不是不可能。
怎么救呢?听完了苗一剑的陈述,潞王也犯了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