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仁为核心:为人处事的根本原则
孔子的思想丰富而深厚,但核心是“仁”。据统计,《论语》中讲“仁”最多,计一百零九次,其次是“礼”,计七十五次。“仁”的核心地位,不仅仅源于孔子的反复论述,更在于它属于孔子的独特创造。“仁”字在今文《尚书》中仅出现一次,即“予仁若考”(《尚书·金滕》),但很可能是不可靠的,因为有学者认为应读为“予佞而巧”(俞樾《群经平议》)。《诗经》没有提及“仁”字。《周易》经传和《老子》三十八章虽然提到了“仁”字,但它们的成书时间尚有疑问,一般认为晚于孔子的时代。无论如何,孔子将“仁”提升到重要的道德范畴并进行反复论述,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仁”的本义是什么?从语源学上来看,“仁”最初的意思是“人”。《说文解字》说“仁,亲也。从人,从二”,清代徐灏《说文解字注笺》说“二有偶义,故引申之有相亲之义”,《中庸》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即人与人相亲爱称“仁”,因此“仁”的本义就是爱人。湖北郭店楚墓出土的竹简《性自命出》也说“唯性爱为近仁”,把“仁”解释为出自人性之爱,正是这个意思。《论语·颜渊》载: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孔子提出的仁者爱人,揭示了“仁”的本义,但孔子对“仁”也进行了重要的发展。孔子的“爱人”,不是爱全部的人,他说“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应是爱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士大夫以上阶层的人。孔子主要致力于规范贵族阶层的政治伦理秩序。孔子的时代,诸侯无道,互相攻伐,礼乐废弃,孔子强调“爱人”为仁的定义,有着现实的时代原因,是一种人道主义的进步主张。值得注意的是,有子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说孝敬父母、敬爱兄长是“仁”的基础,《孟子》说“仁之实,事亲是也”,孟子说“仁”实质上是对待亲人,他们的意思是爱人要从事亲开始,如果连父母兄弟尚且不爱,那么又如何谈得上爱别人。
“仁”是对士大夫自身修养的道德要求。《论语·颜渊》载: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孔子在回答颜渊的问题时,将“克己复礼”作为“仁”的基本含义。所谓“克己复礼”,即约束自己的个人欲望,使自身的思想、语言、行动都符合“礼”的要求。这个“礼”是立身行事078的根本原则。一旦做到了“克己复礼”,天下的人便会称许你是仁人。而实践“仁”的价值关键在于个体本身,而非他人。要达
到“仁”的境界,必须时刻提醒自己,使个体的一切行为都符合“礼”的要求。孔子以“礼”释“仁”,“仁”在现实层面的落079实需要“礼”的支撑。在孔子看来,真正与“仁”同等重要的德行是“礼”。
“仁”是对士大夫处事原则的要求。子张曾问仁于孔子,《论语·阳货》篇载: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子张向孔子请教“仁”的问题,孔子提出了应该践行的五种品德,即恭敬、宽容、忠信、勤敏、慈惠。如果一个人秉持恭敬,那么就不会侮辱他人;做到宽容,就能得到众人的拥戴;做
到忠诚守信,就能受到他人的任用;做到勤快敏捷,就能建立功勋、成就事业;做到慈惠,就可以知人善任、役使他人了。在孔子看来,仁统率恭、宽、信、敏、惠等品质,是一切道德的总绳。
怎样才能在现实生活中实践“仁”呢?孔子从消极和积极两个层面进行了回答。所谓消极,就是实践“仁”所不能做的事情。孔子回答仲弓问“仁”时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论语·颜渊》),说自己不想要的事物,便不要强加给别人,在工作岗位上不对工作有怨恨,不在工作岗位上也没有怨恨。所谓积极,就是实践“仁”所应该做的事情。《论语·雍也》载: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子贡从积极的角度去实践仁道,说广泛地给人民好处,帮助人民过得很好,可以说是仁道了吧。孔子说,何止是仁道,简直是圣道。仁是什么呢?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让别人能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要让别人事事行得通。能够就眼下的事实选择例子一步步去做,可以说是实践仁道的方法了。在实践080仁道的时候,首先是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其次是要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不要将自己的想法、态度强加在他人身上。如果
进一步地让老百姓的生活更加美好,达到尧舜这样的圣人治理的高度,那就是圣道了。很显然,仁道是低于圣道的,但是圣道的081实行主体历史上只有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这样的圣人,他们是难以企及的;仁道的实行主体可以是所有人,是可以通过努力而达成的。
总结起来,实行“仁”最根本的途径是“忠恕”。《论语·里仁》说: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忠恕”是孔子认为自己的学说必须始终贯穿的一个基本观念。郭店楚简《忠信之道》说“忠,仁之实也”,认为忠诚是仁的实行。孔子要求“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论语·公冶长》载子张问孔子,说楚国的令尹(国相)子文三起三落,没有喜怒,每次都毫无保留地把一切政事交代给继任者,他属于怎样的人?孔子回答说他是忠臣,但不能被称为仁人。可知“忠”只是“仁”的表现之一。《论语·卫灵公》载:“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就是“一以贯之”的意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践行的“恕”道,也是孔子对仲弓问“仁”的答复,属于“仁”的实行。“恕”要求以他人优先,以他人为重,从他人的需要和处境出发考虑问
题。“忠道”和“恕道”都是为他人着想,“忠道”难免以自我为中心,而“恕道”强调以他人为中心,难能可贵。
总之,“仁”本来是亲亲相爱,孔子将之推广为士大夫自身修养和处事原则的道德要求,指出实践“仁”的根本途径是“忠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