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私淑孔子:亚圣孟子的发扬光大
战国时期,将孔子思想发扬光大的最重要的人物是孟子。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东南)人,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孟子一生以学习孔子为己任,说“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他甚至直接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在回顾了从尧舜到汤、再到文王、再到孔子的发展历程后说:“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远也,近圣人之居者若此其甚也,然而无有乎尔,则亦无有乎。”(《孟子·尽心下》)孟子说从孔子到现在,已经过去一百多年,离圣人的时代是这样的不远,距离圣人的家乡是这样的近,在这样的条件下还没有继承的人,那也就不会有继承的人了。孟子经过自己的努力,终于成为继孔子之后的一代儒学大师,后人遂以“孔孟”并称二人。
孟子虽然学习孔子,但具体的师承关系并不清楚,他从来没有提起过自己的老师,只是说“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孟子·离娄上》),意思是自己未能亲受业于孔子之门,但内心敬仰孔子的学问,因此以孔子的学问为师。司马迁说孟子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子思即孔伋,是孔子的孙子,战国初期的著名思想家。《孟子》一书多次称引子思和子思老师曾参的言论,孟子的思想学说受到了子思的深刻影响。战国末期的荀子把子思和孟子列为一派,这就是后世所称的“思孟学派”。
孟子的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即庆父),曾与季孙氏、叔孙氏两家一起瓜分了鲁国公室,后来家道衰微,迁居邹国。关于孟子早年生活的情况史书记载甚少。父亲孟激,字公宜,在孟子幼年时就去世了;母亲仉氏,对其管束严厉、教导有方,有关孟母三迁、杀豚不欺子、断织劝学的故事已为世人熟知,成为千古美谈。
120
章、乐正子、公都子、陈臻等十多人。然而邹鲁是蕞尔小邦,常在大国威胁之下,国君虽然听从建议奋发有为,也难以左右天下121形势。中年开始,孟子带领学生周游列国推行政治主张。孟子最早来到毗邻的齐国,齐威王通过改革富国强兵,图谋争霸中原,对仁政并没有兴趣;又去了宋国,宋君偃虽然推行仁政,但在关键问题上大打折扣,孟子愤然辞别;孟子离开宋国后,在薛国前往邹国的路上,一度绝粮,差点饿死;滕文公敬服孟子的学说,即位后奉他为上宾,实行仁政,对他言听计从,孟子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政治主张,但滕是小国,处于齐、楚两个大国之间,稍有风吹草动就惶惶不可终日,孟子要推广仁政,还得寄希望于大国提供的平台;当时魏国接连战败、丧地辱国,魏惠王痛定思痛,于是招贤纳士以图富国强兵,然而孟子反对求利而答以仁政,惠王以为孟子的主张“迂远而阔于事情”,并不准备实施,不久惠王去世,襄王即位,孟子对他印象素来不好,决意重返齐国;当时齐国国力强盛,齐宣王想称霸中原,设立稷下学宫广揽人才、待以殊礼,孟子一心想辅佐齐宣王称王天下,宣王也服膺孟子的学说而授予客卿的高官,然而宣王并不能实施仁政主张,在伐燕之事上双方矛盾激化,孟子以政见不合辞去高官厚禄回到家乡。在四处碰壁、美志不遂后,孟子时已七十多岁,只好退居乡里,与万章、公孙丑等弟子们一起讲学论道、著书立说。
《孟子》全书七篇二百六十二章,其中有三十七篇记载了孔子的事迹或言论。孟子不仅多角度地展现了孔子的政治理想、道德修养和日常生活等内容,而且融入了自己对孔子思想的理解,他对孔子的学术发展是有重要贡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