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重见天日:海昏侯墓《齐论语》探密
2011年,江西省考古队在南昌附近发现了一个汉代大型墓葬,经过学界的研究,最终确认该墓葬的主人是汉废帝海昏侯刘贺。江西西汉海昏侯墓的出现,是近年考古学的重大发现。海昏侯刘贺是汉武帝的孙子,曾短暂做过皇帝,后遭霍光废黜,被发放到封地海昏。海昏侯墓最重要的发现之一是《齐论语》。《齐论语》到底蕴藏着怎样的奥秘,为什么会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呢?
海昏侯为什么要将《论语》带进墓里?这与《论语》在西汉的重要性有关。汉代经书分为经、传,经书是“五经”,传记是《论语》《孝经》等。孝文帝时,《论语》《孝经》《孟子》《尔雅》皆置博士官专门教授;武帝建元五年(前136年)罢去传记博士,唯立五经博士。汉代的时候,《论语》和《孝经》属于小学,是学子刚入学的必读书,只有读了这两部书,才能进入大学,进而学习《易》《书》《诗》《礼》《春秋》“五经”。东汉甚至有人将《论语》的地位提高到《五经》之上。赵岐《孟子章句》是《孟子》的第一个注释著作。赵岐在《孟子章句·题辞》说:“《论语》者,五经之
辖,六艺之喉衿也。”
辖,122指车上控制毂的零件,引申为关键。喉衿是纲领、要领。“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六艺”在“五经”基
123
础上加《乐》,意思是《论语》是五经或“六艺”的纲领和枢纽。
海昏侯墓出土的《论语》是怎么被确定为《齐论语》的呢?在汉代以前,《论语》已经分为齐、鲁两派,因为班固《汉书·艺文志》说《论语》“汉兴,有《齐》《鲁》之说”,可见有关《论语》的传授在汉代以前已经形成。汉代《论语》有三个版本,一是在鲁地海昏侯墓出土《齐论语》简(江流行的《鲁论语》二十篇;一是在西省博物馆:《惊世大发现—南
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齐地流行的《齐论语》二十二篇,江西美术出版社,2018.7)比《鲁论语》多了《问王》《知道》两篇;一是景帝末年在孔子旧宅墙壁发现的《古论语》二十一篇,将《尧曰》中的《子张》另分为一篇,因此《古论语》有两个《子张篇》。海昏侯刘贺的墓中发现的《论语》有《知道》篇,故而据此断定其属于《齐论语》。海昏侯墓出土的《齐论语》为什么非常重要?西汉传授《论语》的有《齐论语》《鲁论语》和《古论语》三派,现在保存的《论语》是《鲁论语》,其他两派早已湮灭,因此《齐论语》的发现十分振奋人心。汉代经学有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的分别,《齐论语》和《鲁
论语》属于今文经,《古论语》属于古文经。今文和古文的区分,最早是根据文字的差异。今文就是隶书,是汉代通行的文字。古文就是战国文字,汉代已不通行,当时人已多不认识。今文经学,本来是经师口耳相传的,汉代才有文字记录,传承有序,因此地位尊崇。古文经学,或者是鲁恭王扩建宫室破坏孔府老屋的墙壁才被发现,或者由民间献上,来源不明,长期以来得不到重视。今文经学重视阐释经书的微言大义,意在申述和发挥圣人的观点,颇多附会之处。古文经学把经书当作历史著作看,按字义解经,训诂简明,迷信成分较少。汉代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竞争激烈,都想争得统治地位,但汉代官方承认的学问只有今文经学,而古文经学直到魏代才被官方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