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第十二章 空白绘蓝图

书名:守望光明本章字数:3468

  车子已经进入东莞城区,街道两旁商铺林立,宁静优雅的绿树、草坪随处可见,舒缓着现代高楼带给人的压迫感。

  车内放着轻缓的音乐,黄旭看着驾驶座上的教授说:“辛苦了刘教授,回来让我开车吧。”

  “没关系,这个时候开车,心情很舒爽。”刘教授穿着休闲装,握着方向盘,随时注意着前方和后镜,“葛教授亲自带高徒来医院参观,我岂能不效劳?”

  后座上的葛京教授,一身简洁的蓝色西装,透着一股人文气质,他听到这话,脸上漾开可亲的笑容:“君子有成人之美。难得黄主任有这份梦想,我们应当成全他”。

  2008年农历正月初十星期六,黄旭飞抵广州取经。中山眼科中心巨擘葛京教授,对黄旭有一种英雄惜英雄的关切,他仁义热心地张罗,亲自与刘教授陪同黄旭来这儿考察。

  春节期间路上的车辆比平时少了许多,也不显拥堵,十分顺畅地就到了东莞眼科医院。

  这是一所国家卫生部批准建设的中外合资专科医院,成立于2002年。医院的组织管理理念新颖,意识超前,手段科学,各科室的医疗骨干,都是由中山眼科中心派出的著名专家教授组成的。

  中山眼科中心被誉为“眼科界的黄埔军校”,分科齐全,实力强劲,每个领域的教授都非同凡响,可谓“人人抱荆山之玉,家家握灵蛇之珠”。更难能可贵的是,教授们高风亮节,为青年医生树立仁心仁术的典范。

  为何这两位教授对黄旭青眼有加,原来这里有一段因缘。早在1997年年底,黄旭曾来这里深造,分別在眼整形、白内障、青光眼、角膜病、眼底病各亚专科轮转三个月,打开了更广阔的视角,在理论和技术上有了质的飞跃。

  那是融进他骨子里的一段岁月。在奥妙的显微世界里,他夙兴夜寐,优游涵泳,爬坡攻坚,博采众长。有时,深夜还与同期进修的各地医生切磋、交流,全面提升了对各类型病种的诊治能力。

  在角膜科知名教授、老院长陈家褀办公室的抽屉里,常年躺着百元大钞,那是他发表论文的稿酬及各项奖励所得,用来帮贫困患者交医药费的。追随这些导师,黄旭不仅医术上快步精进,而且在人格锤炼上脱胎换骨。

  作为医生创业的探路者,在东莞眼科医院,黄旭详细了解该院成功的运营模式、管理理念及服务体系等,拷贝回众多的资料。

  将理想付诸实现,追梦者不能单单凭着一腔热忱和盛气作为,尤其是从事科技含量极高的眼科医疗。

  “人知其一,莫知其他。”有很多眼科手术上的难点、疑点难以为医生所掌握和驾驭,黄旭如果没有绝对的实力,他支撑不起一家医院在群众心目中的口碑和品牌。

  既走心又走脑,从一个科室副主任转换成一个开办医院的创业者,当中有很多艰辛的路要走。

  昔时岱江的民营医院,仅有一家办了一年余的口腔医院,因专业迥然不同,没法借鉴。于是,他从东莞考察到的脉络、枝叶和材料中,反复琢磨,更新自己的认知和思维模式,拓展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眼界……

  对于怎么筹建一家医院,他从乱中理出了初步的思路和框架。他约了三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很乐意合伙,商定合股分成比例。

  在商业繁华的大街上,他们找到一栋面积6000平方米的出租楼房,每平方米20元的租金。四人认同后,黄旭拟写申请书,当时恰逢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座谈会,医院获市卫生局批准设置。

  然而,这栋房子的装修图纸报消防部门,审核结果却是消防设计不合格,不许可施工,因而作罢。第二次选址在岱江经济开发区,就是现今五官科医院的院址。

  请专业设计师设计后,黄旭对病房设定、区域设计、消毒设施、污水处理等,一个点一个点“抠”明白,及时提出并商讨修改,力求做细、做实、做到位。

  装修医院的四个月来,他在城市的两头连轴跑,常常下班后骑着自行车,风尘仆仆地赶去现场勘察,然后带着月亮回家,他把新医院当成了自己的即将出生的孩子。

  奔着追求卓越、打造海州眼科行业品牌的宏伟志向,无论是

  硬件和软件,黄旭都要走在同行的前面。四人商议后,黄旭购置了国际巨头德国蔡司生产的手术显微镜、冷超声乳化仪,配备波前像差定位的准分子激光系统等,组成无声的战场。

  大多数三甲医院眼科使用的,也正是这些进口设备。黄旭明白,他不仅要砍掉价格虚高部分,还再三讨价还价,要求经销商达成最低价。

  随着资金和精力的投入由浅入深,越来越多的想法和问题冒出来。按照二级医院资质评定标准,住院床位总数至少设定100张,需配备88名卫生技术人员,40名护士。

  那么招聘人员、人才培养、组织架构、整体管理等,该如何落实?于是聘请了退休院长谷仕胜,由他担任策划顾问。

  费心费力招齐了医护人员,如何把这群水平参差的年轻人打造成为一支精锐部队?谷老院长带着团队不断地培训、考试,黄旭从测眼压、电脑验光等眼科基本操作教起,细致到怎么看各项报告单等。

  他们用时间、精力和爱不断灌溉,期望每一个医技人员、护士、视光师都有一颗充满爱和责任的心,挺直腰杆做有价值的事,培养他们成为懂品牌、懂视光、懂眼科医疗的多面手。

  为了尽量少走弯路,把医院做成不一样的精品,黄旭和谷仕胜一起去了深圳几家高端民营医院考察,总结吸取他们有火花的内在,改进完善再完善,经五人聚首商议,决定将医院定名为“海州五官科医院”。

  成立一家二级医院的初始投入之大,超出大多数人的想象。医疗用房内部的结构改造,一流的设备、手术室条件,医用耗材等配套产品,还有员工工资……所有这些成本都很高昂,将近800万元的天量投资,回本只恐遥遥无期。

  在此期间,在广州办企业的罗同学特意来参观,他对医院的总体设施表示赞赏。黄旭身上有一股对新事业的执着和韧性,他像镜子一样映照出自己当初的那份纯粹。

  这位同窗好友,发自内心的慷慨,凭着对黄旭个人的品质和能力的完全信任,无息借给他100万元,鼎力助他创业。

  2008年8月24日,新医院的整体气象焕然一新,欣欣向荣,环境整洁舒适、温馨幽雅,128名医护人员神采奕奕,各就其职,穿着簇新的印有海州五官科医院院徽字样的工作服,面带笑容积极迎接检阅。

  上午8时30分,市民营医疗机构评审小组一行五人莅临,黄旭向他们介绍医院的基本情况。他们按照评审标准,对医院每一楼层布局、设施设备、各岗位、各角落、制度、流程、药房的药品等开展全覆盖检查。

  一行人庄严地巡察到第七层,手术室布局严格按照标准的“三区三通道”建设,区域内部格局及无菌章程够规范,三个手术间内摆放着崭新锃亮的高端仪器,让所有人眼前一亮。

  “光这些设备花了400万元,因为要保障手术质量,需要高精密仪器在后面支持。这套波前像差激光系统是海州首家引进,是当前治疗效果最好的——”黄旭从旁解说。

  大家的视线落在这些昂贵的设备上,来来回回审度了一会儿,目光里露出几分讶然,似乎对这家医院有了新的认识。

  他们查看了一应俱全、标识明确的手术器械、耗材。接着查看了全身麻醉机,吸痰、吸氧等抢救装置,护士打开发亮的抢救车,里面井然有序地摆放着各种急救药品、物品。

  “怎么没看见麻醉咽喉镜?”细心的领导终于发现了这一缺项。

  “领导,情况是这样的,我们眼科手术使用全麻的非常少——”黄旭解释。

  “即使概率小,也要配备。任何事都要有预案,有了预案,我们才能放心。你想想,假如你们遇到急需抢救的患者怎么办?——你们不但要配备全套的气管插管用的咽喉镜,还要有会熟练操作的医护人员丨”领导五十来岁,给人的感觉很威严。

  黄旭虚心接受,表示立即遵办。结果就因为这个细节,审核不合格。

  跨出的每一步都是难题,执业审批就是最大的难关。出于对公立医院的维护,当地主管部门提高民营医院准入门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树立了民营医院的正面形象。这次的挫折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三个月后,评审小组第二次来考评。由于当时没有专科医院验收标准,他们对照的是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逐条核查评分,并随机考查医护人员,又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他们唯有继续整改,补齐短板再提高。

  又过了三个月,还是那位领导率队,按照严苛的要求再难以挑出刺儿来,但还是模棱两可的态度。

  这可怎么行?这样下去,将要置我们于死地丨审核这一关给我们拖了足足半年丨这意味着什么?建成的医院和人力资源被活活捆绑丨团队工资和各种花费如流水一般出去,黄旭到处借钱发工资,为现金流问题愁到睡不着觉。

  这是在浪费优质医疗资源,这与国家医改政策的导向合拍吗?心底里一股正义之火直往上冲,黄旭竭力压抑着,用平静的语气说:

  “尊敬的领导,请您换位替我们想一想:整整半年,我们付出了双倍的努力,用全部的热情、信心和决心,苦练内功,提升本领,攻克了许多专业难点。望你们对我们团队的业务能力,做出客观的评估和指教。我们的宗旨是老老实实办医院,踏踏实实树品牌,竭诚为老百姓服务丨为梦想做一家医院就难到这种地步吗?”

  听完这番话,所有人陷入短暂的沉默。

  “那你们用实在的行动证明吧,我们都会看到的。”领导脸色肃然地说道。

  2009年2月26日,黄旭终于拿到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院自此获得运营资质。